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彫”,同凋,凋零,落叶。孔子说,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春夏和暖季节,万物茂盛,百花盛开,松柏也不过如此,甚至并不起眼,毫无突出,从未与百花争艳。而到了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季节,唯有松柏挺然苍秀,支持危局,以待天时,迎接下一个春天。正如治平之世,人人相安无事,尽显风流,小人君子无异,看不出谁比谁坚强。只有到了遇事变,临利害,则有人或因困穷而屈身,或因祸患而变节。而另一些人,挺然自持,不变其旧,威武不能动其志,死生不能动其心,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钱穆说,中华文化之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在国难之时,总有那松柏之士,支持文化之危局,延续文明之香火,再迎接下一个春天。
赋能王张胜萍解读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大家早上好啊!
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
第九篇《子罕篇》第27章。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给大家做个名词解释。第一个“衣”(四声),就是穿衣服的意思,动名词;“缊”,是旧棉絮;“袍”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长款羽绒服;“狐貉”,就是狐皮貉皮裘衣,指的是非常高档的衣服,贵重的衣服,标识人的身份。
“不耻者”,就是不以为耻,没有因为跟他们在一起而觉得自己羞愧难当,看不起自己,觉得别人很高大,自己很渺小。
整句的意思是,孔子夸子路即便是穿得很破旧,大家记住,这里的破旧不是指的脏。脏,是个人不注意卫生,不讲究。破旧,是因为身上没钱,这是两个概念。
他穿着很简陋,与锦衣华服的人在一起,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低人一等,而是神态自若,完全置身物外。这是非常难得的,也就只有子路吧!表达对子路的赞美。
并且孔子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话来给他来赞美他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就是对人家好的,不羡慕嫉妒恨,不贪求别人的东西,简直是太棒了!子路听了以后,就特别开心,特别高兴。就一直念叨着这首诗,一直在说这个事,老师夸奖我了,是怎么来表扬我的。
孔子听了以后,就批评他:是这个道理,但是你犯不着整天挂在嘴上。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刻意做出来的事,这说明你心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如果说你刻意强调,我是不羡慕他怎么样,说明你心中还是有,还是着相了。
其实这也是说人的境界,真正做到高境界了,就不管外面的物质怎么样,我都不动心了,都不起心动念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羞愧不羞愧之说了。而只是装出来,表示的不在意,说明我们还是有距离的。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新的内容。这个也是非常非常的关键。第九篇《子罕篇》的第28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首先给大家做一个名词解释,“岁”就是一年的意思,每一年。“寒”是指得冷的时候,天最冷的时候,小寒大寒,比如我们说的冬至,天就到最冷的时候了。
松和柏,松树和柏树,简称松柏。两个树差不多,它们都是在冬天依然保持茂盛,保持翠绿。可以说是四季常青。
“彫”,同凋,凋零,掉落的意思。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松柏是凋零还是不凋零呢?还是后凋零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这个“后”通“不”,意思就是松柏是不凋零的,它也会新陈代谢,旧的叶子落下,新的叶子出来,但它是同时进行,进行新陈代谢的,我们看不出来。这里面大家注意,重点不在于凋谢,而是时间。
也就是说,在春夏和暖的季节,万物茂盛,百花盛开,松柏在其中其实是不显眼的,你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同来。其他像桃树、杏树、梨树、橘子树、茶树、杨柳树,一个个都茂盛碧绿,有的很多开的花,百花争艳。
可以说根本就不起眼,不突出,不与百花争艳,或者说在百花争艳面前自己显得很一般。
那到了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季节,只有唯有松柏挺然苍秀,支持危局,以待天时,迎接下一个春天。
就是到了天冷的时候,百花都凋零了,树叶也落了,光秃秃的。只有松柏,当然了,还有梅花了,就说这个事儿。它依然能够傲然挺立,这个时候你就看出来它的与众不同了。
孔子说这句话,一个是表达的是自然现象,在自然界确实如此。意思就是说百花不好嘛,不是的!而是以此来比喻人所处的这个时代,出现乱局,危局的时候,人的表现。
自然界它就是如此嘛,该落叶就落叶,该发芽的发芽,四时变化,应运而生。
但对于人来讲,对于时局来讲,用它来比喻君子。就是说治平之世,好的时候,天下太平之时,人人相安无事,尽显风流,这个时候小人跟君子,其实你这看不出来的,大家都很平和的生活,各自安居乐业,看不出什么一二三来。
到了关键时候,遇到大事啦,面临利害关系啦,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有的人或因困穷而屈身,或因祸患而变节。而另一些人,挺然自持,不变其旧,威武不能动其志,死生不能动其心,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一个意思。
荀子曾经这么说过:“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之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就是君子穷困而不丧失志气,劳累而不苟且偷安,面临祸患而不背弃平时坐席上说的话。岁月不寒冷就无从知道松柏的坚毅挺拔,事情不危难就无从知道君子的志向远大。说的就是这句话的引申含义。
《淮南子》也有这样的说法:“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啊!只有大寒到的时候,天最冷的时候,霜雪已经降下来了,这个时候你才知道松柏的茂盛,依然俊秀,在整个寒冷的冬天,给这个时候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困难的时候,在危险的时候,当面临着厉害抉择的时候,这时候才知道圣人,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志向不动摇,而一般人要么被摧毁了,要么就变节了,投降了。
钱穆老先生这么说的:中华文化之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在国难亡国亡文化之时,总有那松柏之士,支持文化之危局,延续文明之香火,再迎接下一个春天。
也就是说,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说都像百花一样都凋零啦,见不着影啦,那么谁支撑下去迎来春天呢?因为大家知道四时变化,物极必反,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其实希望已经来了。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你能不能熬得过呢?谁能熬得过呢?当一个民族,当一种文化遇到这种困难的时候,能不能熬过去,能不能挺过去,至关重要。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大家特别熟悉。谁呢?南宋时的丞相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个状元,特别有才华,在皇帝殿试他的时候,洋洋洒洒万言,文不加点,当场挥毫而就,一万字!相当于我们现在讲话得讲一个多小时,而过去的文言文的字精炼,大家可想而知,非常有才华。但是同时他没有事的时候是一个浪荡公子,好像是啥都干吧,但是当国家危难的时候,他起兵擒王,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兵败被俘。
以前我们讲过,大元的皇帝忽必烈对于文天祥非常的器重,就想招降文天祥,把丞相的位置就悬了好几年。就是只要是你文天祥答应我,这个位置就是你的,你就是我们大元朝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文天祥说:忠臣不事二主,你是外族人,我不可能跟着你!最后文天祥请死,忽必烈看着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把文天祥杀掉,成全了文天祥的一世英名。
像清末的时候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首的,被慈禧太后斩杀于菜市口。
当时谭嗣同是有机会逃跑的,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呢?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说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我要保全我的气节,为国家、为民族而死,死得其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依然保持他的那一抹亮色,不改其志。
在这里岁寒,比喻的是乱世危局的时候,是时势艰难的时候,是利益诱惑的时候。松柏之高洁,自古文人墨客咏叹多矣,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那切己体察就是切合自己,我们好好的体会,好好的察觉。从这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华杉总结出了三条觉得非常有意思,给大家一一说一下。
就是,首先我们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松柏啊?也就是说,在危难面前,在利益面前,能不能不改其志,坚持原则。
那松柏靠的是什么呀?主要是志向,有志向,如前文所言,三军可以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生不可夺其志,死不可夺其名,志向是一切人格力量之本。在这里的志向,我更愿意解释成信仰,当一个人有信仰的时候是无敌的,什么也改变不了。
再说一下,像江姐,刘胡兰,她们之所以不屈服,英勇就义,就是因为她们有信仰,她们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她为了祖国的未来,能够摆脱那种恶劣的环境,甘愿做牺牲。
像吉鸿昌,没有投降日本,最后被杀害。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无数仁人志士都是死而后已,毫不变节。
那你看汪精卫,在当时他是和周总理其名的呀,其才具、才学,各方面都很厉害,但是他变节投降,建立了伪政府,就走向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平时的时候他比谁都牛,关键时候变节了,他就不是松柏啊!
我们自问自己是不是松柏呢?如果碰到事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原则呢?
第二,就是假定我是松柏,春天的时候能不能耐得住寂寞,不与百花争艳。
人生都有好几十上百次岁寒之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说明一切。
这里面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要不要与百花争艳?这一点,我不是持很赞同的意见,我觉得他这里说的意思是,我们不必说在这个时候非得要刻意表现自己,吹自己有多牛、多厉害,而是要扎扎实实做学问,扎扎实实的去提升自己。
当你实力足够的时候,如锥处囊中啊,肯定是要出头的。不一定非得藏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要不好好出来做一番事业,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志向呢?
第三,就是去观察别人谁是百花,谁是松柏啊?在春天就搞清楚,别到了冬天才恍然大悟,托错了人。
说这个事,真的是有点难,春天能搞清楚吗?很难讲,没有经历过困苦的人,只凭想象,只凭嘴上说是说不出来的,只能是通过小事来看。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就是用小事来体会,这个人他到底会怎么样?从日常生活中你就能够观察得到。如果他只是贪小利,很浮华,那么等到关键时候,他肯定是难以有什么真正的气节的。
以小见大,比如说一个人大事上能不能帮你,就看小事儿他能不能帮。小事他都不帮你,大事他更不可能帮你。
总而言之,我们要经得起考验。到了困难的时候,到了艰难的时候依然要有自己的信仰,要能保持自己的志向,不改其志,这才是君子所为。
当然了,这里面指的是大是大非,不是说我们就不能随机应变,这是两个概念。原则立场不能失,应对还是要有的。比如说冬天,我们该穿棉袄保暖,这不是应该的嘛!
好了,我们今天就解读到这里了,那明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这一章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了。如果说佛家讲究“佛法僧”三宝,道家讲究“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那我们儒家就讲“智、仁、勇”。
看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具体怎么解释呢?我们明天早晨六点半准时相约和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提升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