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如何面对慌张的“间隔年”

张老师辞职几个月了,昨天来找我一起吃午饭。他描述了他辞职前的坚定的态度,也坦率地告诉我他辞职后六神无主的状态。我这才发现,我并不孤独,和我一样在“间隔年”手足无措的打工人很多。七年前,我失业了。在之后近一年的时间,我称之为“间隔年”。那些日子如深渊一样暗黑,绝望的感觉至今还在,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些的方法和工具,安全地、健康地、成果丰富地度过了“间隔年”。

失业一个月的时候,我魂不守舍,我甚至无法面对小区的保安,我怕别人问我怎么这么晚才去上班,我害怕人知道我失业了。没有按时间去上班,我不知道去哪里,去咖啡馆都要犹豫,是否可以心安理得地消费。时间原本是个财富,原来上一天班,下了班我享受闲暇,现在那个“班”没有了,下了班原本的闲暇也不存在了。最可怕的是,我不敢想象,我会不会就这样失业下去了。

我经济上不算困难,失业不会给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问题复杂在心理层面,比如正常工作期间,我活在一个稳定的习惯里,我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出现在一个具体的地点,我从精神到身体已经适应了那个节奏。每天9点钟我去上班,每天6点钟,我会回家。每周一的早上,我必然焦虑,每周五我就放松。失业了,这个框架没有了,我不知道在每个时间点,我应该去做什么。

正常工作期间,我有归属感。我在正常的社交状态,每天遇到上下左右的同事,我们有各种调侃,鄙视,诋毁,和关爱,有具体人给我清晰的评价和反馈,这些反馈让我有个自己的定位;没工作了,我突然收不到反馈了,我才发现,原来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我几乎不知道我是谁,我无法对自己做出准确的评价。

正常上班时,我对工作不满意,对生活水平也不满足,我希望得到更多。失业了,我发现情况更加糟糕了,如果整个社会经济是一列火车,失业意味着我“下车”了,金钱停止积累了,工作经验也不增长了。

工作原本对我就是一切,失业意味着我失去了意义感,原本的工作决定了我是谁,我对这个社会的意义,尽管我不觉得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有具体的意义,事情的结果给我了一定的意义感。现在失业了,我没有了意义感我在内心深处清清楚楚地知道,我没有理由慌张,我的经济没有问题,我的家人也不存在问题,但是我就是慌张。非常幸运,我逐渐找到了方法来抑制或者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几个月后,我走出了这种慌张的紊乱的状态。

比如,习惯的问题,原本的习惯是按时上下班,现在外界的压力没有了,自己要想办法找到一个习惯的感觉。我的办法是,既然上班不慌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出现在具体的地点,那么我也可以模拟它,我规定了上午一定要早起,在午饭前必须在图书馆读两小时的书,下午也要有一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读够时间才可以回家。果然这个习惯很有效果,因为我要求自己步行去图书馆,这个习惯还顺便让我实现了一天一万步,我的体重也减轻了,然后又带来了更好的睡眠质量。这个是后面会展开具体说。

针对获得反馈的问题,我会面对面找人去交流,就像现在张老师找我吃饭一样。我不像现在的他那么有勇气,我找人倾诉时,心里也会打鼓,别人会如何看待我这个失业的人。我的经验是,最好的倾诉对象,是自己的长辈,但是碍于自尊,我找父母不多,其次好的对象是平辈的朋友。最好的方式是一对一地闲谈,人越多效果越不好,至于同学聚会,那个简直会有负面影响。

有个难点需要注意,一个人太容易评价他人,也就时刻处于对自己的评价当中。失业了,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多了起来,就等于一个对自己很了解的朋友在身边,这个朋友如果是爱评价别人的人,那你就要小心了。所以,尽可能不评价他人,也就是在低谷时期放自己一马。这个功夫要从形势好的时候就练起来,不要等到陷入低谷才想起来。

有个获得反馈办法是记日记。日记可以记自己的所思所想,你会发现,当把事情写在了纸上,似乎就完成了一次倾诉,即便是说给自己听的。回头再看前面的日记,似乎又是另外一个人在和你说话,事实上也确实是另一个时空的自我在和你对话。读书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是作者在 把他或她的结构性的想法告诉你。我谨慎地使用看电影和电视剧等方式,这些活动派遣寂寞,算不上反馈。从健康的角度,不太推荐,它们就像奶茶,想喝的时候就喝吧,但是我很清楚它的成瘾性。

有节制地打游戏是一种获得反馈的方式。你需要和游戏里的队友及敌人交流,但也是危险的方法。现在的游戏设计太厉害了,成瘾性极强。最善于操纵人心的职位莫过于设计游戏的工程师了,控制用户心智的方式方法还在不断地快速迭代。游戏设计唯一的目的就是就是把你留在游戏里。这个造成最可怕的结果,原来游戏只是一个替代性的娱乐,但是如果你成瘾了,无法自拔了,它就变成了你的“第二人生”,原本你是想去哪里找到一些反馈,让自己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结果你在游戏里找到舒适区,现实就变得无法忍受了,结果很可能你就留在那里。失业本身不可怕,去找工作就是了,适度的“慌张”有助于你找到工作,但是当你在游戏里找到舒适区,失业本身也许就不是个事儿了,这个焦虑的缺位,可能导致你在现实世界的沉沦。

面对职场的“下车”问题,我通过和人交流,发现职场里各种主动的,被动的“间隔年”比比皆是,其实没有经历过间隔年的人反而是少数,所以,“下车”不是个大问题,调整一下,及时上车就好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事实也很直白,但是人心是脆弱的,你有可能随时被情绪拉回到一个状态,继续为“下车”而焦虑。所以你必须非常警醒,一旦回到这个状态,要留意让自己清醒地回顾原本已经认定的道理和事实。

意义感的缺失,是难点的。我通过大量的阅读,逐步发现了几个心法是可以“管理”意义感。第一,跳出眼下的状况看自己,你会发现,你不光是一个“打工人”,你也是某个人的孩子,某个人的爱人,甚至某个人的爸爸或妈妈,这些都是意义。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父母,爱人,或朋友,你能找出几部作品是讲老板,上级,或同事的?这就说明一点,长远来看,对于一个人最有意义的关系其实是亲人和朋友,而不是雇佣关系。一旦拉开时间的尺度看问题,眼前职业发展的停顿就不在那么可怕了。而且,时间难得,你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耐心理顺一下和家人的关系,未来几年你可能会有收获。

第二,仔细看一个企业的架构,没有谁是不能少的。这个位置上的人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谁都可以被替代,那么职位本身的意义就要打个问号了,企业不恨你,也不爱你,企业是个天生感情中立的实体,它并没有赋予任何具体打工人意义。正如游戏的设计一样,企业和社会的设计也常常是不顾个体的,设计的目的就是不在乎具体个体,而只在乎整体的竞争力,越是社会人,越是被暗示,甚至明示你要忽略自身的感受,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利益而献身。换句话说,上班的意义感本身是打工人自己赋予的,在一个公司里,上下左右的同事一起互相影响,又强化了这个感觉而已。那么既然上班的意义是你自己给的,你暂时收回一下,雪藏一下整个“意义”又怕什么呢,这个事儿是你做主,你就不慌了。

对工作的思考落到最底层,我就发现,凡事都没有什么严肃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也是自己要去赋予的。这个很关键,生命的意义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不是高考告诉你的目标,不是职场告诉你的前途,甚至不是社会告诉你的成功术,而是你自己要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工作的时候,你可以赋予工作意义,在“间隔年”,你可以赋予“间隔年”独特的意义。

除了这些心理层面的方法,我还有在生理化学层面的方案,比如健身和饮食,这个有点儿生化黑客,是从身体机能底层来劫持和破解自己负面情绪,这里不展开,未来独立成篇地阐述。

走出了慌张的状态之后,我有计划地读书和创作,大约半年候,我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新的工作。“间隔年”中用到的很多心法和工具,我现在也在用。除了“间隔年”,生活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间隔”,把人突然推出原来的轨道,让人惊慌失措,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深吸一口气,定定神,逐渐把握住自己,然后事情会悄悄地像好的方向变化。

10月30日于平行宇宙A4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工人如何面对慌张的“间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