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需深度引领

       近来我又参加了一次名师工作室课例赏析与研讨会,以课例研究的侧面洞察到研讨活动的深度,明白了人的引领至关重要。

       活动流程解释明白(看明白)。在六节课的研讨过程结束后,我发现他们都默默形成了课例研讨的基本流程,即:

       1.组长主持整个活动,并简介本组磨课的过程。

       2.执教者进行详细地说课,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问题与策略、智力支持、反思回顾等环节。

       3.组员解读磨课中的相关问题及商讨研究的历程,尤其是分别陈述重点疑难问题的突破方法。

       4.与现场教师互动交流,及时解答生成的各种问题或疑惑点。

       5.听从工作室及市教研员的引领指导。

       其实,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研讨中也完全可以参考的,因为都不外乎这些环节,只不过研讨的层次和深度不同罢了。坚持多问、多想、多说,相信会慢慢提高的。必须承认的是,通过兼职教研员赴学科基地上实践课活动,在逼迫自己现场发言这一动力的促使下,我对课例研讨的深度有了深刻地认识。

       课例解析思考明白(透明白)。本次课例的研讨,哪怕课例呈现的一般般,但研讨中却渗透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相关知识和教法学法要讲解透彻、思考全面,绝不仅停留在粗浅的水平上,完全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

       第一节由S老师执教《动物的皮肤》,有三点新颖别致之处:第一,在水槽里观察鱼的皮肤颜色,由于水浅导致观察角度不对其效果亦不同,而孙老师却在水槽底部加了一块平面镜帮助学生观察鱼腹部颜色,在与背部颜色形成对比中凸显构思巧妙;第二,把板书设计在课件中呈现出来,这是从没有过的新鲜事务,想不到效果却很好;第三,拓展部分以海兔(第一种皮肤可生成植物色素的动物)、章鱼(皮肤具有视觉作用)等动物的特异功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效果明显。不过,也发现了她的课出现三点不足:给学生一个思考、把个人想法表达清楚的时间;动物皮肤是感知并适应环境而非感知功能、适应环境,因为感知是基础,适应是条件,务必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上的核心概念;把鱼的种类要多一些,比如咸鱼、鱼标本等,以增强科学性。

       第二节由L老师执教《植物的根》,我很关注,源于自己近期打算开展走进植物系列科学实践活动,植物根就是其中一部分。整节课突出在如实把一周前准备好的绿色植物根装置拿到现场,增进学生们的认知;红薯(地瓜)是侧根膨大而形成的,属于块根;但深奥的非重点的知识可通过视频简单展出即可。

       第三节由M老师执教《土壤的成分》,指导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中静待学生的成功;实验探究指导规范、科学,如把甩灭的火柴梗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废料回收盘里,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们随手乱扔现象的发生;在总结阶段采用微视频解说的方式进行科学总结,高效、形象、有趣。但整节课下来显得没有生机,关键在于教师的温柔导致课堂激情不足;土壤水分层不明显,不仅因为探究时间短,主要是想象的很好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所以要精选土壤标本是关键所在。

       第四节由C老师执教《固体液体和气体》,坦然从容、淡定自如、游刃有余中呈现出物体三种形态的特点,很接地气;特别是开辟倾斜的U型管领着学生探究“水平面”,使他们轻松掌握科学概念。但在研讨中却发现科学术语的把握不够精准(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固体、能流动的物体叫流体,往下流动的物体叫液体,往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叫气体),放慢快步领学生走的节奏、别框住学生的思维,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避免拘泥于编个号分个类,给学生下定论时得有个看得见的事实为证(烟尘到底是气体还是固体?流沙到底是液体还是固体?)。

       第五节由R老师执教《海洋和陆地》,年轻有活力,也爱钻研和探究,尤其是与任教的数学课紧密结合去阐释3/10和7/10,以整体为基准点把标准量定好后转化出来,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不过,纵观整节课却发现了多处遗憾,第一,课堂中得选择适合自己个人发挥的场景,而非强加给自己一些别人的影子,如课中有意加了3个小互动则显得很不自然;第二,科学课中适当渗透数学教法是可以的,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也很不错,但前提是以科学教学为主,不可偏颇;第三,从教材设计的主要内容上来看,有关地球仪的知识显得稍多了,因为课题题目是“海洋和陆地”,重点应该放在“海洋和陆地”上(在地球上,不被水淹没的就是陆地,被水盖过的就是水;地球上的水不仅包括海洋,还应该有河流、湖泊等);第四,在单元解读里凸显了“地球上的水”,即为水圈,应该包括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固态的冰川雪层;第五,器材只要拿来了就得充分利用好,不能只让学生找“四大洋”,却忘记了找找“海洋”二字中的“海”,比如地中海、里海、渤海等,其实被大陆包围的水叫海、濒临或远离大陆的水叫洋。

       第六节由Z老师执教《量筒》,依旧是年轻的教师上台展示,却发现课例研究得不年轻,反而很深刻成熟,因为该想到的基本上都想到了。以小博士的微视频介绍逐步引领学生慢慢走进探究中,这份构思很巧妙;结尾处采用“创意设计”新型量筒的方式很实用,也很新颖,更紧跟创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过,打包式的给学生赠送知识的方式不可取,在学生静心探究实践中却放音乐则不妥,因为科学探究体验课不同于语文的美文赏析课。正所谓不同的风格,不停地品味,不尽的享受。   

       互动交流表达明白(说明白)。现场的互动,是一次十足的“头脑风暴”,很挑战个人认知。但要想在市小学科学精英面前说句话、露个脸,那可得准备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要精准,不可随意或率性而为。借鉴前几次“总觉得自己没有彻底表达清楚,其他人也可能没有完全听明白我所说内容”的经验,我接连2次发言,因为只有多锻炼,我们的思维高度、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坚实。针对L老师执教的《植物的根》一课,我提出了“基于植物根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伟大意义,可结合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沟壑纵横、西北荒漠地区的干旱少雨等情况下植物根努力生长的情景,激发学生防止沙漠化、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培养他们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针对M老师执教的《土壤的成分》一课,我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经验和反思的需求,及时提出“在加热土壤探究其含有腐殖质的过程中,我们不妨采用燃烧钳夹住一块玻璃片放置在被加热的土壤上面,在有白气冒出过程中则很快发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生成,即为土壤里含有水分,这样一来显得更加科学、形象,比起单纯的说教强”。现场也曾引起共鸣,但我总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学科带头人X在进行会议总结时提到了“两重感触、一点不足、一分期望”:感触于团队的力量,融入团队、抱团发展才是正途;感触于工作室成员教材研读、教学设计、自制教具的用心;不足在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与吃透吃细上仍存在些许偏差;期望大家研读新课标,找到新教材中的落脚点,对于新教材中增加的科学方法,务必重视思维的过程。

        的确,要想万紫千红,就要负重前行,因为一个人走得快,一组人走得稳,一群人走得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例研讨需深度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