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为人师,慎重造就“格里沙”般的孩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从教二十多年来,自认为一向爱读书,对于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我有一套,但是真正读进去的却寥寥无几,今天捧读《名师的秘密书架》专题三《教育名著助获取教育启迪》第53页的出自苏霍姆林斯基校长之手的一则教育故事引起我内心强烈的触动,令我唏嘘不已:

  “帕夫雷什学校的一年级新生格里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由于父母工作忙,耳朵没有洗干净。在第一节课上,女老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卫生。女教师的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给格里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感到抬不起头来。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教师所教的阅读和算术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有察觉。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学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结果格里沙的数学和阅读只得了“2”分。格丽沙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流着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同意将格丽沙调到其他班级,后来这位被女教师认为学习不好的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能。”

    故事后面的评论触目惊心:“面对学生的问题,这位女教师不是循循善诱,利用榜样来正面教育孩子,关爱孩子,而是不顾学生的自尊心和感受来“示众”“出丑“的方式用来警示其他学生。这种行为对格里沙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组织了孩子的智力发展。”

    回想我教书育人这么多年,自认为在初中、高中,小学都有在教学一线奋战的经历。我反复读了这两段话,内心感到汗颜和自责,全身上下不舒服。曾几时何,我也像故事中的女教师一样,不经意间以爱的名义不讲方法,不分场合,不了解实情,自以为是地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清楚地记得,2005年,在高中任教时,一天晚自习,男生松跟一个女生说话,我没有调查清楚就口不择言问了一句:“你们俩在搞什么?”全班孩子都笑了。当下我也没有多想什么,因为初中时,体育老师也这样笑着说过一男生这句话,但是,同学们笑了笑就过去了。可是,松却没有我们当初那样单纯,很明显,他一节课都很有情绪的样子。课下,我把他单独叫到会议室,他不服气地说:“我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受气的。”我当着他的面马上给他道歉,他的口气立刻就松软起来了。我心里也顿时感到了轻松。还好及时化解了矛盾,否则,他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与我为敌。

  2015年,我接手一年级,入学第一天开家长会,女生馨的母亲会后对我说,孩子的父亲在门头沟煤炭工作,一年前发生了事故,被砸伤在井底。因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女儿,补偿了一百多万,馨是小女儿,让我多照顾着点。

        看着家长噙着泪花,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心里就很关注学生馨,她个子很高,但是就是特别坐不住,不是趴着桌子,就是浑身上下乱动,行为习惯很不好。开学后前两个月重点进行的是养成教育,几乎每节课我都要说她,一点都不自律。学习上调儿啷当,写的字像数不出的虫子缠在一起都看不出来,学习成绩自然是女生中的倒数第一。

      有一个学期,我真有点“恨铁不成钢”,常常为馨着急上火,觉得这孩子失去了父亲,自己的母亲在超市工作,在蔬菜区,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没时间管馨学习,她爷爷前两年患了癌症做了手术,感觉这孩子太不懂事,太不争气了,真不懂得心疼大人,自己好好学习。我不止一次在课上课下批评馨,有一次,馨上课实在坐不住,就会让她站一会儿,她却不管不顾地撩起衣服左右挠痒痒,课下也苦口婆心的给她讲道理,但都是无用功,馨不良习惯根本都不改,二年级时数学还好一点,语文尽管没有多大起色。

    他读完“格里沙”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自责,觉得有时候对“馨们”太苛刻,太过分了。最让我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我带了馨两年,去年升入三年级我就不教她们哪个班了,但是感觉她们那帮孩子却特别有人情味,重感情,每次在校园了见到我都会很欢快,很兴奋地跟我打招呼,每次只要我上她们二楼去,孩子们把我团团围住,互相报喜“王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馨也在其中,好像完全不记得我曾经那样对待她。我不知道当时“过度的关爱”是否伤害过馨,也不知道她们是因为本性善良,还是因为尊重我,才不跟我记仇的?

      如此看来,我感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就是我们成人的老师,虽然我们身为教师,头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但有的时候,我们却不如孩子那样宽容大度,不计前嫌.

  我慎重的提醒自己:身为人师,慎重造就“格里沙”般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身为人师,慎重造就“格里沙”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