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Ⅱ晚年的依靠

“我有一个儿子去了国外定居,女儿也远嫁了,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有五个,老伴已经走了二年了。”

“以前儿女们在家,都说我做的饭好吃。可现在就我一个人,做什么也不好吃,也不愿意做,每餐都是随便应付一下。”

“一个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孤单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家里都没有人气,冷冷清清的。”

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家,录小视频哭诉着自己的孤独。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年轻人外出,老人家独守故居,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

很多人说,老人家可以跟着儿女们一起生活啊!可现实却是各有各的难处,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的。

老人家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人情事故,那里有他的念想,都说落叶归根,你说离开就离开也不容易。

再者,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与老人家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长久相处,总会存在一些矛盾。如果天天过得不顺心,那还不如不要住在一起。

有些人也说,送到养老院啊!说实话,养老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有些老人家就是觉得有儿有女的,住养老院总觉着不太适合,内心也有点抗拒。再一个就是住养老院费用也不少,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所以晚年的依靠在哪里呢?

父母养儿小,儿养父母老,天经地义的事。一个母亲可以养大十个儿女,可十个儿女却养不了一个母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前阵子,奶奶(老公的奶奶)打电话告诉她的儿女们,说现在腿发软无力,走路怕摔倒,需要有人来服侍,让他们商量看看怎么安排。

还好有个女儿离得近,立马就过去照顾了,还带着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好像是急性脑梗,医生让住院,但老人家不愿意,只拿了一点药就回家了。

奶奶今年91岁,身体还算健康,能自己做饭吃,饮食起居都能搞定。爷爷已去世好几年了,现如今一人独居。

每次打电话回去,听她说得最多的也是无聊、孤单呀!说天黑等天亮,白天等黑夜。吃饭等睡觉,可老人家觉少,又睡不了多久,就这样躺着等天亮。

腿脚又不便,不能走太远的路,就只能在自家房间里面走一走,不能邻里间串门,自然就没几个说话的人。

平时就是这个房间坐坐,那个房间坐坐,就这么等着时间溜走。一个人的饭菜也不好做,也没什么味口,有时随便应付一下,能填饱肚子就好。

奶奶也从来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字,更不用谈有什么兴趣爱好了。所以每天的日子,就这么枯燥无味。

还说如今大好的日子,真心不舍得死,所以有点病痛就看医生,不愿受折磨也不愿拖累后人。

听着就很心酸,儿女们为了生计都在外奔波,就算有心想留守在老人家身边,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上次聊过之后,我就给她老人家买了一个老年人专用的收音机,还让妹妹买了点吃的顺带过去送给她。

房间里有了声音也就有了人气,不会让人觉得死气沉沉了。

奶奶说非常简单好用,很容易就学会了,还说买给她的饼也非常合口味。我说合适就好,不用想着花了多少钱。

老人家就是这样,生怕别人破费了,又怕受了人情没法还。我说有您让我们来孝顺,其实是我们的福气,应该要感恩您让我们来行孝积福才是。

想想以后我们晚年的依靠又在哪里呢?也这么孤单寂寞吗?是不是现在就要好好规划一下了。

依靠子女,也得靠缘分,到时是什么情况,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那现在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健康排第一。

好好运动,保养好身体,有了健康的资本,其他的也就好办了。

多多学习,充实的人生才不无聊。

多点兴趣爱好,晚年约上三二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娱乐,修养身心,也就没那么无聊了。

趁年轻多赚点钱,要有点抵抗风险的能力,那样才不会孤独无助。

到时候是去养老院、组团养老还是与儿女们一起生活,都得看自己的情况而定,所以别想那么远了,活好当下,做你该做的事,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该有的总会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语Ⅱ晚年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