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背的书,还是要背

自从现代教育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死记硬背就被推上了“批斗台”,扣上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大敌人”的帽子。从此,凡是要求学生背诵记忆的老师,都被贴上非“与时俱进”的标签,只知道用科举时代的套路误人子弟。

01

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在某次分享会被问道:很多人诟病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您怎么看?黄老师作了一翻解释之后,给出了他的答案:“该背的书,还是要背的”。

在强调素质化教育的今天,这样的回答是倍受挑战的。许多人相信,人的大脑即使储存了再多知识,也敌不过一个最小型的图书馆,更何况有了电脑和网络。

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无论是书本上的还是网络上的,都是死的,即使它们会随着时间推移更新,但于人来讲,它们都不具备“即取即用”的功能。大家可能会质疑说,现在网络多方便呀,怎么就不能随时取用了呢?

这就像要一个穷人想象富人生活场景一样,其实为难之处不是想象,而是想象什么。你随便叫个人来做满汉全席,也许他能上网搜到相关知识,而怎么做呢,则需要对这些知识了如指掌,才能至少做得出来。

简单来讲,存在于书里或者电脑里的,根本不是知识。只有当它被人的大脑吸收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人的记忆是思考的产物,所有的记忆都并不只是信息的机械堆放,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再创造之后的结果。为什么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是因为不同的大脑,结构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02

记忆这个工具用得好,学习能事半功倍。

网传美国高中生绝大部分不会背乘法口诀,用到的时候要借助计算器,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数学应用领域的发挥和表现。相比之下,中国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却在应用方面缺乏该有的灵活机变。无数专家对比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教育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追求死记硬背,高分低能。

这种结论,让背诵成为众矢之的。人们不自觉地认为应试教育坏在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就是要摒弃死记硬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国人善于归因,也擅长以“竖立敌人”的方法改正错误,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也不奇怪。纠正这种奇怪的逻辑也很简单,我们只需多问一句即可:独立思考所需要的素材从哪里来?比如,二战起因。如果一个学生连二战发生的时间、涉及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一概无知,他该如何独立思考这个问题。

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如果不是了然于胸,又怎么能做到独立思考。若是去翻书或是查阅电脑,我想除了一小部分是历史的客观记载以外,很多都来自于别人的思考结果。即使我们能从别人的思考里得到启发,那也是建立在掌握这些知识以后才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对已有信息的掌握程序,决定了我们独立思考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就好比写文章,得有中心在心中,才能行文流畅,才能以此为出发点,找到素材。倘若不然,就无从下笔,即使身在图书馆,手抱联结全世界的电脑,也找不到检索关键词。真正能帮助我们的,一定是记忆里的东西。和记住一个词的寓意,才能用得准确和恰当一样,记住必要的知识点,才能在此之上,获取更多的知识。

03

思考基于认知,认知来源于记忆,记忆又是思考的产物,这似乎是一个闭环,但每个层次所记忆、认知、思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明白这个规律,就不必再在死记硬背和素质教育上纠结。素质教育倡导独立思考,与死记硬背某些知识点,其实并不冲突。人们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多数是因为读书累,付出努力收效甚微而已。

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不擅长思考,而是擅长想方设法避免思考。比如,人们习惯用“做准备”来概括正式开始从事某事之前的准备工作,而不具体列出其中的步骤,就是大脑长期努力之后,达到“避免思考”这个状态的表现之一。

人们这个结论真令人沮丧,人们都不擅长思考,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学生不喜欢上学学习需要思考的知识,再正常不过了。然而,那为什么人类社会又不停地因为思考而进步呢?研究证实,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令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保持热情。正是因为思考很难,所以好奇心才更加可贵。也就是说,好奇心(即学习的欲望)与生俱来,但它很脆弱。

神经学家已经现,对于学习系统和大脑奖励系统都很重要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存在于大脑中,尽管具体的神经化学原理还未被充分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让人获得愉悦感,进而更加愿意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这个结论:想要一个学生喜欢上学,就要创造条件让他记住基本知识点,然后提出适当难度的问题,让解决的过程充满愉悦感,然后以这种愉悦感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和学习,以期得到更多知识,解决更难的问题。至于如何创造条件,书中已有详述,这里不作讨论。总之,学习这件事,“该背的书,还是要背的”。

�7VM�kh

你可能感兴趣的:(该背的书,还是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