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笔记1:《他乡的童年》之芬兰篇

        这几天看了小君君制作的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可以说有几集非常震撼,对我心里触动很大。

        芬兰篇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集,也是感触最多的一集,那种教育环境和理念的自由、恬静和美好,真的可以说是理想国了。

        现实问题:一直以来就对芬兰有无限的幻想和期待,去趟拉普兰的圣诞老人村也一直是童年的梦想。开篇介绍小学老师拉妮天还没亮就需要坐火车上班倒是让我着实一惊,在这种位于极地的苦寒之地,上班要起早做火车好辛苦啊,与世界上最幸福国度的印象有一点点反差。看到老师很平静地说,因为首都赫尔辛基的房价太贵的时候,心理出现了一丝丝慰藉,想着为房价所苦的人又哪分国界?但老师的平静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苦”,那一瞬间似乎教会了我什么,坦然面对生活?哪怕不尽人意。

        现象教育课:联系实际让孩子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联想认识新的知识、概念,形式似乎并不陌生,理念是:学到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个人学习,搭档学习和小组学习,以及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

        积极教育:即使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或者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墙壁上贴满了人生的大词:为人正直、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以及最重要的“love爱”。

        森林课堂:这个课堂太芬兰了,真不是哪个地方都能照搬的。孩子们通过寻找不同颜色的东西来认识大自然丰富的颜色,去寻找不同的气味,哪怕是恶心的气味,这真是在亲身体会大自然本身存在的奥妙,也让孩子学会爱惜、保护自然。太神奇的课堂,羡慕的要死。小时候对于童话的幻想总是跟森林有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如此羡慕那些奔跑在大自然美景中的小孩子们的缘故吧。一直希望孩子从小能尽可能多地接触大自然,可惜种种原因,机会不多。


        宽容儿童:芬兰这个安静的社会却认为孩子本就应该是吵闹的,并且大家也包容这样的吵闹。这与我们网络上对“熊孩子”的零容忍和各种恶语相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也认同很多中国家长,包括自己,在如何教导孩子方面确实需要学习,但是我们社会中对儿童是否应该多一些保护和宽容呢?

        西苏精神:校长提到从前芬兰人在恶劣自然环境中抗争的西苏sisu精神,倒是真的引发了对于目前芬兰教育过于去竞争化的反思,校长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太容易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

        文化冲突:华人爸爸由于弹孩子脑门儿被儿童保护部门多次长时间谈话,可见整个社会对儿童保护的重视。而这家人的三个孩子,个个腼腆内向到对着镜头似乎一句话都没有。对于我们中国家长,我们会让镜头去真实地记录那么不擅长表达自己的孩子吗?我们会强迫孩子提前想好哪怕几句在镜头前说说呢?这件事让我很触动,芬兰家长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如此这般,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对孩子性格方面的粗暴干预?

        富二代:家里精致华丽,孩子想要一双乔丹球鞋却需要自己去麦当劳、星巴克打工,去送报纸。然而让孩子体会挣钱不易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让孩子在面对不同打工环境,不同老板时,引发除了“如何制作一个汉堡”之外的思考,比如:当你抱怨一个老板不好的时候,换做你来经营这个公司,你要怎么做呢?这位富人爸爸还提到发现中国的年轻人很努力,也能吃苦,但是对于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似乎缺失了很关键的中间环节。期间,还蜻蜓点水地提到芬兰非常重视的常识教育,但没有展开,有点小遗憾。

        父母朋友:父母可以是孩子的朋友,但可能不会是孩子最好的朋友,需要建立规矩和边界,父母是帮助孩子成长以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应该让孩子随意打破边界,但可以与孩子讨论边界在哪里,为什么要有这些边界。

        创造性:孩子们的一项课余活动是自己动手为岛上的飞机幸存者制造避难所。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用材料去完成搭建,并学会欣赏建筑,懂得一些基本的建筑原理。对于我们功课繁重,日程安排满满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手工是否太过“浪费时间”呢,毕竟网课老师几句话就能把建筑原理告诉你了吧!惊人的是老师最后却用孔子的话解释这节课的初衷“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么讽刺,我们是不是太多地剥夺了孩子想要去学习的这种能力和初衷呢?

        老师的竞争:不存在,随着工龄增长,工资会涨,而且大家都一样。但节目中的老师出于自发的自我提升愿意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并回馈给学生,而学校也充分相信老师的能力,给予老师很多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学,不设置课程标准,不设置报告审核。老师们需要面对的没有职场的繁文缛节,而仅仅是她们所要负责的孩子们。最后那句“如果我去跟别人竞争,即便当我很努力,仍然只能做第二名的话,我会怎么想”,值得深思。在此记录一个不错的弹幕:过度竞争导致人格扭曲、自大、攀比、嫉妒、孤独、无法回归平凡。

        小君君哭了:孩子们来到老年人康复中心,让孩子们理解年龄和时间。老师让孩子们拿起画笔画一张脸,小君君没画之前很中国式的反应太过真实“我不太会画画”,自己画完后生怕画的不好的一点羞怯和努力与被画的小孩努力解释自己对于自己画作的理解,以及很中国式的问另一位老人“你学过画画吗”?孩子连他的画都没看,就淡定地帮助小君君解释她的画与别人的画是不同的角度,而那位老人也十分淡定说没有学过,但我喜欢画画。对于芬兰人而言,画画不在于你如何画它,而是在于你看的方式,以及如何表达自己。所画之画并不是用来竞争的,不是用来与别人比较的,重点是你可以在纸上自由的表达自己。这时候,小君君哭了,我也哭了。因为我们中国人总是被别人告诉,你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不可能做到这个或那个,我们从未了解,有一项爱好可以让你自己善于独处不再孤单是多么宝贵,以及“为了生活而学习”的真谛。

        无论有多少理由认为,我们无法照搬这样的教育方式,甚至芬兰的教育者自己也在反思这样的教育有怎样的弊端,但是作为家长,在看完这集之后,慢慢学会明白: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一个样子,而孩子未来的幸福,可能并不是考上让你值得炫耀的好大学,也并非找到一个赚钱多的好工作,而是孩子为了生活而乐于学习,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实践自己所学,过自己想要的、为自己负责的人生。

        详细记录下来,是为了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扼杀了孩子的学习乐趣,自己的言语是否在孩子身上起的是反作用,这都是时时需要警惕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望子成龙的传统理念和解,毕竟,孩子要过的,是他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笔记1:《他乡的童年》之芬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