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耿向顺”开通以来的第237篇原创文章,关于【LGBT,性别多元】。
1
前不久,一个提倡性别多元公益机构的朋友在群里吐槽,说他们最近做活动的时候,总是被一个恐同的大妈举报,带来了许多的阻碍与困扰。
而举报的理由并不是因为这个朋友他们机构做的活动有什么过分的内容、行为,而仅仅可能是因为她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见不得人、是可怕的。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关于#517不再恐同日#的微博,在这条微博之下,不少人在支持同性恋,也有不少人在对同性恋破口大骂。后来有个网友给我留言:
“我高中时代就发现了自己是同性恋,但我一直不敢说出来。因为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的人,男人和女人会相爱、结婚、生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我发现我居然喜欢男人,内心羞愧又紧张,很怕被人发现,我怕被当成异类而被别人孤立,怕被歧视,怕被嘲笑,我怕别人骂我是变态,只敢把这个秘密埋在心里。
后到大城市读大学,直到了解到我并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找到了他们,进入了一个群体,有了归属感,才感觉好一些了,但对家人和身边的人,依然不敢说出这个秘密,很纠结很痛苦,我到底该不该和家人朋友公开我是同性恋这件事?”
我没敢回复他,因为我并不是他,我也不是GAY,所以并不能感同身受,也不是专业的人士,不敢乱给建议,只给他推荐了了一些做性别议题的公益项目,让他去求助。
我想,和这个网友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因为从小的缺少性教育或受到传统的性教育,社会环境对性少数群体的不友好,让他们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双性恋,或被人发现了以后,被嘲笑、孤立、歧视甚至被攻击,于是从青春期时期开始,就在羞愧、矛盾、忧惧中成长,在青少年时代有了许多的阴影。
2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热门话题,叫做“我儿子得了同性恋这种心理疾病,怎么才能治愈吗?”居然有几十万人观看,还有人建言献策,这其实反映出一个现状: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
翻开关于同性恋的资料可以查到:
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有性冲动、性幻想并且表现出对同性伴侣的依恋的,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的差异是在性取向上。
性取向是由基因和成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同性恋的成因与激素水平、大脑结构、荷尔蒙等先天生理因素;童年经历、青春期经历、家庭环境等后天心理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中国有3900万-5300万同性恋,占总人口的3%~4%,全世界加起来应该超过两亿,而且不仅现在有,而且从古至今都有,不仅人类有,其他种类的生物也有。
按这个定义来说,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的,都是自然、合理又正常的存在。
可怎么就变成了【变态】和【心理疾病】了呢?
曾看过一部非常荒诞却发人深省的动画电影《无头城少年丹尼》:有一个男孩丹尼,有着和我们正常人一样的身体,再正常不过了,可是他生活的城市里,除了小男孩丹尼之外,所有人的人都没有头,过着没有头的生活。人们已经把【正常人是没有头的】当做了所有人都公认的真理。
当小男孩被人们发现长有头之后,就被人们当成怪物,排斥、歧视、驱赶,丹尼为了融入城市的生活,获得恋人的认可,自己制作了闸刀把自己的头砍了,和其他人一样成了无头人,最终才被这个社会接纳了。
其实,性少数群体,和小男孩一样,是自然而正常的存在,但是因为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不符合主流的价值、文化理念,只因为大多数认为【正常的性别取向就是异性恋】,所以就有了罪、有了病,成了怪物和变态。
人们会想方设法来“纠正”这个不“正常”的错误。无数的人们,只有站在大多数人都支持的、被全社会都认为是正确的一方来批判只有少数人支持和认可的一方,才能显示自己的英明睿智和三观正确,才能让自己处在有利、安全的位置。
3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该鼓励大家都去做同性恋,不是要鼓励性open,更不是推崇同性恋爱比异性恋爱更高级、更时髦、更纯洁。
而是想表达,我们应该创造对性少数群体更包容、性别更多元的社会,应当承认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的存在,是正常的、合理的,不是变态,也不是疾病。
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love is love,每一场爱情,都值得被尊重和祝福,爱情那么好,不需要分性别。你可以选择不认可、不祝福,但至少不要恐同,更不要恶意嘲讽、造谣中伤、攻击和伤害。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谈同性恋群体受到不公平公正对待的问题,也要看到客观存在事实:同性恋群体被贴上艾滋病的标签,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CDC的研究表明,近几年艾滋病的传染率最高的群体,确实是同性恋群体,特别是男同群体更容易传染艾滋病。同性之间相爱、性爱都是大家的自由,但是也要做好保护措施,不然害人害己。
国内对待同性恋的包容、友善程度,相比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善。同性恋等性少数群体,难以被社会接纳、难以被公平公正对待的原因很复杂,受到政治、文化、宗教、习俗、道德观念等方方面面,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善和磨合,不能急,也急不来,距离真正的性别多元、平等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有一天,社会上不再有“谈同色变”的现象,不再有性少数群体被当成异类、贴上变态等负面标签而被歧视、孤立和攻击,也希望每一对相爱的人,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恋,都能被尊重和祝福。
作者&编辑:
耿向顺
青年公益人,知名教育/公益/职场领域自媒体作者,2019年十大影响力职场大V,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从事乡村教育发展、品牌传播、青年发展领域的工作,累计撰写各类稿件稿上百万字。
实习生:徐颖,就读于天津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