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之古诗之旅 ---------香积寺中学之行

2019年6月10日,市级课题组成员走进香积寺中学,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酷暑挡不住课题组成员的热情,我们深入课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提升农村初中生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一个环节,我们听取了白红英老师一节有关古诗的常态课——游山西村。白老师是市级教学能手,她的课堂井井有条,体现了优秀教师的风采。

课堂主要流程有:一、作者、背景、文体的学习。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说,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

二、诗歌内容学习分为:我会读,我会说,我会唱,我会背诵等几个步骤,全方位引导学生学习诗歌。

三、课堂拓展环节:教师能选择合适的诗歌,从课内到课外,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诗歌积累,有助于培养农村学生诗歌阅读能力。

第二个环节,做了评课、议课。课题组成员都能认真进行评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教师古诗文教学素养的提升。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朗读,符合古诗文教学的特点;注释抓的好,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尤其是学困生;采用吟唱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兴趣;随文学生生字词等。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教师要少说话,主要引导学生多说,他们在碰撞中会自己修正对诗歌的认识;抓好关键句,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炼字方面的赏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不可以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句表达,而不是机械的翻译。

王海凤老师亦是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整合环节,不要割裂,应该是融合的关系;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一课一得,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调动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对学习诗歌至关重要;能不能引导学生写,而不仅仅是口头表达,注意课堂生成等。

薛向利老师则提出困惑,课题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诗意的理解,怎么解决时间问题;二是关于唱古诗,放在导入还是课后?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开阔了课题组人员的认识。

第三项分享了我的研究成果《关于运用白话诗解释古体诗的一点思考》。主要做法是先让学生先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可以像翻译课文一样的解释。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借助于修辞,运用优美语言,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关联白话诗歌的特点,用白话诗歌呈现内容。再次引导学生抓好意象,运用联想、想象,让诗解内容更为充实。把押韵列入训练之中,让学生根据内容,调整词语次序或者换用词语,尽量做到押韵。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白话诗歌的特点,并在练习中强化。

第四项安排期末课题组人员的工作,希望大家能抓紧时间做好本学期的总结工作。

课题研究,我们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用我们对语文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的热诚,书写着属于我们的芳华。

我不知道最后的研究成果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团队一定会有适合学情的研究出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题研究之古诗之旅 ---------香积寺中学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