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平淡语言中表达出来的诗意和情味,感悟作者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导入
朱自清的《春》里我们学习了细密如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我们也认识春夏秋冬变幻多姿的雨的形态。昆明的雨又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的《昆明的雨》。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江苏省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三、预习检测
鲜腴( )篱笆( ) 鸡 ( )
吆喝( ) 缅甸( ) 扳尖( )
菌子( ) 釉( ) 密匝匝( )
黄焖鸡( ) 草茎( )
活动一整体感知 初感情味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直接描写昆明的雨的段落,并概括昆明雨季特点的词。
2.围绕昆明的雨,作者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人、事?
山之精神写不出,一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我们可以说:与之精神写不出,以(景、物、人、事)而写之。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汪曾祺
本文正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
活动二:品读语言 体悟情味
1、从文中找出体现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的句子或段落,做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提示:口语化、标点、用词……做旁批
要求:1.分工 1-2景物的美 3-5 滋味的美
6-8人情的美 9-10氛围的美
2.先独立旁批,再小组交流。
3.回答时先分析,再朗读。朗读形式不限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顾盼有情——形散神不散
2、作者对昆明有着怎样的的情?
“我在昆明呆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汪曾祺在昆明读名师云集的西南联大,在那里遇见影响他一生的恩师沈从文、挚友朱德熙,后来还在那里结识了伴侣施松卿。昆明给了他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也用文字记下了昆明生活的点点滴滴,更记下了他对昆明往事的怀念之情。
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40年前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作者背井离乡在战乱中来到南迁的西南联大。据作者回忆,当时的生活穷困潦倒到了极点,但他看到的是昆明雨季如此的明亮,如此的美,看来明亮的不只是昆明的雨季、昆明的生活,更是作者在恶劣环境中拥有的恬淡美好的心灵,以及诗意的情怀。
人,是美的,是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以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兴致盎然地生活。
——汪曾祺 《慢煮生活》
作业:
汪曾祺的文章,无不向每一个抱怨生活的人发出呼吁:慢点走,其实你的生活也很美。
请你用富有情味的语言,用热爱生活的态度,慢慢说,描绘一下冬季校园的美,300字左右的片段。
推荐阅读:
《人间草木》《老头儿汪曾祺》《慢煮生活》
反思:一篇很有味的文章,需要慢慢地、静静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