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和眼见为实造成的偏差

多莉阅读笔记第285/ 365天

今日阅读《思考,快与慢》

[美]丹尼尔·卡曼尼 著

              胡晓娇  李爱民  向梦莹译

第1部分:系统1,系统2

第7章:字母“B”与数字“13”

一、我们会无意识的做出确切的选择。

同一个形状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被看作不同的东西。例如 B和13,其实是相同的形状。如果在数字环境下就容易被看作数数字,如果在字母环境下就被容易看做是字母。

不仅形状会发生歧义,字词、句子也会产生歧义。在没有清晰的情况下,系统1会自行建造一个可能的情形。当我们对答案不确定时,系统1就根据过往经历去赌一个答案,如果脑海中没有闪现出任何最近发生的事,那更为遥远的记忆便会呈现出来。

关键是:我们做出了一个确切的选择,而我们自己有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了。系统1不会记得自己放弃的几个选项,甚至都不记得曾经有过多种选择。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海中记住多种互不相容的解释,需要付出努力,而这不是系统1的长项,易变和怀疑是系统2的职责范围。

二、是什么让你相信了这些荒谬之词?

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提出了一个关于信任与不信任的理论,他提出:在理解一个陈述之前,一定会先试图相信他它:如果这个陈述正确的话,你必须先了解他的观点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有这样,你才能决定“是否”怀疑它。

最初你产生相信某种观点的想法,是因为系统1的自主运作。这种运作包括构建这一情况下可能性最大的解释。例如看到“白鱼吃糖果”,你有可能意识到一个关于鱼和糖果的模糊印象,这个印象的产生过程,就是联想记忆自动搜索“鱼”和“糖果”这两个概念之间各种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使得这种荒唐的说法看起来竟有些道理了。系统1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所以即使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陈述,也会唤起人们最初的信任。

系统2的工作就是不信任/质疑。但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所以有系统2参与时,我们几乎会相信所有事情。已有证据显示,当人们劳累或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三、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1.光环效应。

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很好的诠释了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在我们塑造对人与环境的看法时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在没有真正证据情况下,会仅凭自己对他人的情感回应做出猜测,用猜测弥补证据的缺失。例如,我们如果认为王女士既漂亮又善谈,当我们想到王女士时,那种喜爱的感觉会再次涌上心头,我们自己慷慨,也喜欢慷慨的人,通过联想,我们会预先倾向于相信王女士是慷慨的。而实际上善于社交与慷慨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觉,会影响你对事物的解读。对一个人性格特征的观察顺序是随机的,然而顺序的确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

2.如何避免光环效应。

避免光环效应要遵循一个普遍原则:消除错误的关联。

例如:让大量观察者,估计一个玻璃瓶中硬币的数量,当一个人单独完成这个任务的效果并不理想,但一群人共同作出判断时,准确率就很高。因为对所有人估算得出的平均值会趋近于准确值。所以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我们应该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

例如:某个案件有多个目击证人,在录口供之前,这些证人是不能获准讨论案件的。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防止不怀好意的证人相互串通,还避免了没有偏见的证人的相互影响。

在企业高管主持会议时,为了获得群体的智慧,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能很好的利用小组里不同知识和见解的价值。以避免开放性讨论这一常规做法总会注重那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意见。将独立判断原则(及解除错误关联)应用到工作中。

我想到:

1.光环效应容易让我们产生以偏代全的偏见。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会认为他做什么都是对的,而忘记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像很多粉丝因为喜欢自己的偶像就认同偶像的一切,模仿偶像的一切,任何人如果对自己的偶像提出批评都会遭到他们的攻击。

2.在生活中学会避免光环效应,对人要全面了解,不要通过一两点就给别人贴标签,下定义。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也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

四、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但他不会(也不能)提取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衡量系统1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他所创造的情境是否具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信息匮乏是常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系统1则会仓促作出结论。

例如,当你听到“王涛会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吗?他聪明又坚强……”你的脑海中一定会马上闪现出一个答案——“当然会”。你根据非常有限的信息选择了一个最佳答案,但你却行动过早,如果紧随其后的两个形容词是“腐败”和“严酷”,你该怎么办?系统1在第一个形容词出现后就开始自主运作了:聪明是好的,既聪明又坚强就更好了,系统1非常轻松的生成了这种想法。如果有新信息出现(例如王涛思想腐败),这个故事就会被改写了,但是系统1并不会等待,也不会出现主观上的不适,对于第一印象的偏好依然存在。

我们总是进行直觉性思考,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过早下结论。认为眼见即为事实。系统1基本上对引起印象和直觉的信息数量和质量都不敏感。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而不是其完整性。我们常常会发现知道的少反而可以把已知的所有事物都囊括进来。

眼见即为事实的理念有助于达成连贯性和认知的放松状态,从而使我们相信某个陈述是真实的。很多时候我们拼凑出的连贯情节与事实是无限接近的,完全可以用来支持理性活动,但是运用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会对判断和选择造成以下偏见:

(1)过于自信:我们经常考虑不到自己有可能尚未掌握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份证据,却总是认为眼见即为事实。

(2)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感情。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的说法,比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更令人安心。

(3)比率忽略。忽略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比率。比如你清楚的知道男性农民比男性图书管理员多,但是当你在看到“王刚本性懦弱,做事井井有条。”这个描述时常常会认为王刚是图书管理员。

我想到:

1.现在很多骗子利用我们眼见为实造成的判断决策偏见,骗取我们的信任和钱财。

例如:我们看见穿白大褂的就认为是医生,如果他给我们讲一些养生知识,我们就会轻易相信。

我们要牢记在生活中即使是眼见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要警惕,不要让骗子钻了空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光环效应和眼见为实造成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