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连山镇——永远也回不去的过去

新修建的连山镇综合市场

         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心偏北地区有一个四县交界的大镇——广汉市连山镇,这个镇东临中江县的古店镇,南接金堂县官仓镇,西与广汉市金鱼乡接壤,北与德阳市八角镇紧邻。小时候听婆婆说,当年红军北上抗日,曾经从连山镇经过,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行走了很长时间才消失在视野中。到底是哪一路红军,我没有看到过相关记载,因年代久远现在也没法考证。

         文革时期连山场镇的赶集日为每周星期日,改革开放后,政府把赶集日定为每个月的双号日。连山场镇的赶集日,真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从方圆几十公里外的各地乡民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地汇聚到连山场镇,其中大部分都是售卖自家种植的土特产的村民。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小时候,从金堂、中江山里面出来卖木头、山草(注:山上自然生长的一种野草,是盖茅草屋的一种上等材料。相比小麦秸秆和稻草,山草的隔音和避雨效果更好)的乡民特别多。那时候,几乎每家住户都还住着茅草屋,只有极个别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住户住的是红砖墙小青瓦房。茅草屋和砖瓦房对木头的需求量都比较大,而山里面的木头、山草满山遍野都是。在大集体时代,生产队和上级政府对山上野生的草木也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所以当地乡民只需花点力气,又不需要出本钱,带上镰刀斧头,随便去山上跑一趟,就能挑上一大担山草或者肩膀上扛上一两根木头,送到集镇后保准能很快卖出去。

连山回锅肉

         连山场镇最出名的美食当然属连山代木儿回锅肉,想必大家即使没有品尝过,也至少听说过。代木儿回锅肉很出名,主要是因为顾客的口碑好,相互推广的因素占多。其做法非常简单,出名也只是偶然。

         话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个年代,几个从城里来支援连山农村建设的年轻人深夜汇聚到代木儿家里打扑克牌,到后半夜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特别饿。正好代木儿家里还存有一块煮熟的猪臀肉,代木儿随即安排妻子以最快的速度将煮熟的肉切好,再倒进锅里重新回了一下锅。由于当时代木儿家里没有什么蔬菜和调味品,催妻子尽快把肉弄来吃又催得急,代木儿的妻子把肉切得很薄,但是很宽大,每块肉切得有手掌那么宽,在锅里熬得差不多的时候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点豆豉也倒进锅里和着肉一起搅拌了几下就起锅。几个年轻人吃得赞不绝口,都说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肉。这一晚吃回锅肉的情景就永远扎根在了代木儿夫妻和几个年轻人的心里。

         后来改革开放,代木儿夫妻开了一家很小的餐馆,由于怀念许多年前那一晚打扑克牌吃回锅肉的情景,他们夫妻俩特别向顾客推出“连山代木儿回锅肉”。经过多年更新和改良后的代木儿回锅肉,选材更加精细,工序也稍微复杂,在回锅熬制过程中,除了保留加入豆豉外,还增加了适量的老姜、豆瓣、甜酱、鸡精、芝麻和花椒颗粒。随着回锅肉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日渐火爆,餐馆的规模也越做越大。目前代木儿回锅肉主要品种有青椒回锅、蒜苗回锅、芹菜回锅、仔姜回锅等。其特点也以宽大、肥而不腻而蜚声省内外。国内许多地方都有假冒或者模仿代木儿回锅肉的餐馆,但那些餐馆推出的回锅肉,其肉质、火侯、味道以及颜色永远也没法和正宗的连山代木儿回锅肉相比。

手工扯成的面粉坨

         其实连山镇还有一样传统美食是大家闻所未闻的,而且年代更久远,更让当地百姓所喜爱,那就是连山圈圈面。听父亲曾经说,连山街上的圈圈面,在解放前生意就特别红火。相比于其他饭馆,圈圈面的价格相对低廉,又贴近平民生活,所以更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听父亲说解放前连山镇上的老字号圈圈面馆每天都是宾客满座,几个店小二来回穿梭就像赛跑一样,吆喝声不绝于耳。

         连山圈圈面与国内其他地方的面食相比,主要区别是制作工艺与口感、味道完全不一样。圈圈面的做法是和面师傅首先把面粉揉好,然后用手工在大面粉团上扯出一小坨一小坨的面粉,有一两的,二两的,三两的……,份量准不准确就全凭扯面师傅的手上功夫了。圈圈面都是现擀现下锅,随顾客喜好,顾客点一两、二两、三两的面,擀面师傅问过顾客喜欢吃宽点还是细点,随后就会马上拿取一两、二两、三两的面粉坨,三两下就在案板上把面粉坨擀成一块圆形的薄面皮,再按照顾客要求的宽细程度快刀咔、咔、咔几下就把面皮切成面条,整块面皮切成的面条全部须连接在一起,没有一根面条断开,圈圈面也由此而得名。

         面条下到开水锅里翻腾几下就可以起锅,起锅前必须向锅里倒一两瓢冷水(这是连山圈圈面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起锅后的面条,加上地方特产熟油辣子、芝麻油、猪油、花椒面、酱油、醋。还附带有时令蔬菜,一般是豆芽、菠菜、豌豆尖之类,随季节变换而增加不同的蔬菜。臊子种类也很多,有牛肉、肥肠、红烧肉、排骨、海带、雪山大豆等等。当然也有不吃辛辣、只点清汤面的顾客,清汤圈圈面只是不加熟油辣子和花椒面。连山圈圈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嚼劲,在咀嚼的过程中那种原汁原味的乡土浓香味沁人肺腑,回味无穷。

手工擀成的薄面皮

         有许多生意人都想把连山圈圈面这种传统美食推广到其他各地。我所知道的,在距离连山镇最近的广汉、德阳、中江、金堂、绵阳城区,都曾经有人相继开过这种面馆,但都是轰轰烈烈的开张,悄无声息的关闭。究其原因,主要是水质问题。连山场镇的地势很低,我的老家整个村每一户人家都有那种简易的钢管压水井,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12m不会超过两米的位置,打井取水都非常方便。连山的地下水含钙量很重,不管是用铁锅还是水壶烧水,水开后底部就会留下很厚的一层钙化固体物。也正是这种水质煮的面,且在面条起锅前用冷水一淋,刚好造就了连山圈圈面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那种嚼劲。另外,气候变化、水土污染、蔬菜种子畸形变种,现在土地里长出的辣椒、花椒、葱花再也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那种味道。所以离了连山本地,这种圈圈面永远也无法在别的地方发扬光大。

         现目前连山镇上好几家面馆生意一样火爆,镇上所有面馆每天只卖早上和中午,过了中午1点左右,就基本上吃不到连山圈圈面了,再想吃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我也经常带上一家人赶回老家专门去品偿儿时家乡的味道。现在除了面条形状不再有传统圈圈面的形状外,其色、香、味和那种独特的嚼劲,一样是儿时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变。

         全国许多地方非常出名的面条我都品偿过,包括四川中江的空心面、四川武胜猪肝面、四川温江渣渣面、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吉林冷面、镇江锅盖面、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陕西biangbiang……,或许是四川人与生俱来口味的原因,吃外地的面条,总是感觉比不上家乡面的味道。

         弹指一挥间,离开老家已经有三十年,但老家那一望无际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穗、河滩地上成排的甘蔗林,还有回锅肉、圈圈面、凉拌三丝、荷包蛋、玻璃烧麦、麻辣春卷……,这些儿时的回忆无时不刻不在脑海深处萦绕,在记忆里闪现,久久不会散去。

 

                                     【个人创作,禁止抄袭,禁止搬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连山镇——永远也回不去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