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说,“过生日”成了一件麻烦事。
隐晦地暗示别人自己的生日,总有期待别人记住之嫌;但自己要是听到别人过生日的消息,也少不了盘算下交情深浅,碰上组团庆祝的阵仗,心底隐约还是有丝抗拒。
有人得出这样的悲观主义结论,“生日嘛,除了证明自己又多活一年,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这个承载着自我存在和印记的特别日期,渐渐变成了引发不安的导火索和社交圈里的眼中钉,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
对不起
我真的讨厌过生日
前两日偶然听朋友的朋友抱怨,下个月初正逢老板过30岁生日,他那跟员工们素未谋面的妻子,却远程指挥大家集体为老板写生日贺卡,拍摄祝福视频。
本是一场二人世界里情真意切的筹划,却牵扯进一群“无辜”的员工强行送祝福,“绑架”出一场看似真切与热闹的大场面,令那位“被借花献佛”的朋友心烦不已。
虽说大家可能很难遇上类似的极端操作,但是每每碰上老板家的孩子或者部门的领导过生日,私下里总免不了一番斟酌与较量。
祝福时用什么文案才不显掉价;挑什么礼物既能彰显自己的品位,又不和别人重复;如何筹办才能得体且有创意,而且还不能显出刻意讨好的意图,这些问题难倒了大批职场人。
作家卡贾·米莱(Katja Millay)就在自己的《静海》(The Sea of Tranquility)中吐槽过这件事,“那些到处宣传自己生日的人都是混蛋!”
下了班想赶紧逃回自己的小世界,也不是那么容易,躲过了职场尬聊的同事,生活中的社交小圈子还等着你一往情深。
好久不联系的塑料姐妹花突然发消息给你,想要周末请你去庆生,餐馆订好,人也叫齐,就差你带着礼物现身。
去,不过是生日合影里的背景陪衬,感情没多深,撑完全场还需要耐力;不去,又好像有点不合群,小圈子里就缺自己,显得有点冷血又无趣。
不过,最头疼的恐怕不是塑料姐妹重聚江湖,而是各大社交平台把大家死死捆绑在一起,即使现实生活中早已失联或根本不想联系的对象,都能拐弯抹角地,闪现在手机屏幕前刺痛你。
办派对只是入门级,有朋友生日去蹦极,组团出国游,百般花样让你自惭形秽,感慨自己没钱没朋友,但这也还算容易消化。
要是不小心刷到前任帮现任大张旗鼓庆生的照片,那才是真的五味陈杂,柠檬精上身,被打脸后仔细一想,“哦,我们才在一起几个月,都没到我生日”。
在这种焦虑情绪的蔓延下,社交场里越来越多的人反感“过生日”,对自己过生日的热情也是不比当年。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也一样令人头疼。
办不办聚会,请谁不请谁,如何协调自己不同的朋友圈子,以及面对别人真诚问出“想要什么生日礼物”问题时究竟如何回答,都让我们对自己出生的这个日子不再狂热。
但同时,大家似乎也不想完全无视自己的生日,到了那天来临,还是希望能有几位知己前来祝福,在乎的人可以主动提起。
这种有点拧巴的心态就像美国记者萨利沃兹尼克(Sara WoznickiJ)所描述的那样:
“我希望人们祝我生日快乐,但不要用令人讨厌的方式。我希望这个日子被认可,希望在那天感到特别,但我讨厌成为浓度爆炸的注意力中心。”
实际上,这些焦虑也好,纠结也罢,并非病态情绪,它们的出处全都有迹可循。
喜欢过生日的理由大多相似,日复一日的工作也好,两点一线的生活也罢,一年365天里,似乎只有生日这天专属于自己。
鲜花、气球、蛋糕,再配上亲朋好友的祝福,难得可以“理直气壮”地让身边的小世界围着自己旋转,这份甜腻感很难让人讨厌。
可或许正是这套盛大的流程,让有些人感到不适。
对于不喜欢过生日的人来说,这天就好似一场酷刑。从清晨一睁眼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分外苛刻,然后开始毫无缘由地情绪低落。一年中最特殊的那一天,却恨不得自己从未存在过。
其实这种看似不合群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则有专门的解释术语——生日忧郁( Birthday Blues )。
城市词典(Urban Dictionary)对此的定义是:一个人在他(或她)的生日当天或前后感到情绪低落,这个词用来描述那些讨厌重要庆祝,或是对这些活动感到沮丧的人群。
这种忧郁究竟缘何而来呢?
“我不喜欢庆祝,然而人们总是大惊小怪。”
英剧《公园与游憩》中的罗恩 · 斯旺森(Ron Swanson)就十分讨厌生日派对,“我不喜欢那种热闹,人们总是各种大惊小怪。我尤其不喜欢,人们不过是知道了我的这一点私人信息,就要跟着我一起庆祝。”
罗恩甚至说:“生日就是贺曼公司(Hallmark)为了出售贺卡而发明的。”
社交媒体的出现也加剧了一些人对生日的恐惧。墨尔本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布洛克·巴斯蒂安(Brock Bastian)指出:“社交媒体使事情恶化,把生日变得更加公开。”这虽有提醒的作用,但你可能会担心自己无法像其他人一样,为生日做好近乎完美无瑕的准备。
社交网站上时不时出现的庆生文案,派对合影,以及摞成堆的闪闪发亮的生日礼物,溢出屏幕的节日感都在无形之中给人压力:这天你需要别人的宠爱必须被人簇拥着;即使不办派对,也至少得让这天和往常所有区别。
巴斯蒂安教授认为,对庆祝生日的压力感很容易让人失望。
“我们对生日当天的期望值很高,认为这将是美妙的一天。没有人会说‘我希望你有一个普通的生日’。因此,如果生日那天并不美好,那我们就会认为,实际体验和理想模型之间的差距相当令人心酸。”
心仪的男孩没能应邀前来,聚会当天朋友的漫不经心,或是有人意外喧宾夺主,带走了“寿星”光芒......在生日社交的压力迫使下,有很多人表示更希望能够在那天独处,尽量避免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迪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葛伦·梅尔文( Glenn Melvin)说: “对有些人来说,他们不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喜欢收到礼物,更不喜欢大惊小怪,这会引发一种社交焦虑。”
麦觉理大学情绪健康中心主任哈德森教授(Jennie Hudson )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日是最糟糕的,它真的会引起焦虑。好比,当他们收到的礼物远低于自己的期待值时,情绪就会低落,并质疑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出现问题。”
“伴随着欢乐和笑声,让苍老的皱纹来临。”
这份突如其来的悲伤感引起了专家的好奇,有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社交焦虑感外,每年一次的生日,在很多人眼中像是“年龄备忘录”般的存在,每隔一年就跑出来提醒你:“青春的小鸟早就飞走了。”
“伴随着欢乐和笑声,让苍老的皱纹来临。(With mirth and laughter let old wrinkles come.)”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借角色之口,说出了他对生日的理解。
我们总是一边庆祝它,一边变老。它象征着你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节点,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迈进成人世界,开始担负责任,适时兑现诺言。
任何一个年龄,背后都有个潜在的“社会时钟”,它数字化了我们的身份或特征,不但提醒你即将迎来新的一岁,还将年龄背后的社会期许强加给你。
学业是否有成,是否已经婚嫁,有没有财务自由,算不算事业有成,几乎都是“大事纪里程碑”的存在。
“在这个充满雄心壮志的时代,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哈德森教授在解释时提到,生日会带来自我反省,让人把注意力集中个人成就或是人生进程上,然后,无形中再次给自己施压。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生日就变成了审视自我的时机,毕竟,没有比这个时间点更适合总结得与失的时刻了。一年过去了,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如果我不再是20多岁,而是30岁了,这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仅是难过胶原蛋白的流逝,倒也好自我安慰:“没关系,我只是获得了时间的礼物,阅历和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但根据研究报告显示,有关年龄的危机感,很容易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对曾经经历的失望,或者是对死亡的畏惧。
“生日出现悲剧的情况,比预想的要更多。”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Sheldon)就有着典型的“生日恐惧症”。在第九季时,他告诉潘妮(Penny)和艾米(Amy),自己之所有讨厌包括生日在内的一切聚会,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生日体验很糟。
他六岁生日时,被前来参加的女孩们捉弄,女孩们骗他蝙蝠侠会来给他庆祝,兴冲冲的谢尔顿站在门口空等了好几个小时,不仅没等来蝙蝠侠,最怕鸟的他在门口撞到了直飞进屋的知更鸟。一连串的倒霉事。
打那之后,生日聚会对他来说,就宛如酷刑一般,带着创伤性的回忆,年复一年地提醒:没人喜欢你,你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
谢尔顿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会因为过去的消极或有压力的经历而对生日产生抗拒。梅尔文教授说,“也许因为父母分居,或者其他情况导致她们在过去的生日中曾处于非常尴尬或创伤性的境地。因此,随后的每一个生日都会触发这些感觉或记忆。”
类似的创伤体验也出现在电影《房间》里,女主角乔伊 Ma 被人拐骗囚禁长达七年之久,对于她来说,26岁生日就像是痛苦的提醒,强迫她记住自己被虐待了多长时间。
苏黎世大学的弗拉德塔·阿吉达西克-格罗斯(Vladeta Ajdacic-Gross)博士则说:“生日出现悲剧的情况要比预想得更多。”
《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曾总结了日本在1974年至2014年间,大约一百万个人的死亡记录。发现,人们倾向于在生日,这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里自杀。另外,整十倍数,好比四十、六十等年龄,“生日忧郁”的感觉会更强,自杀率也更高。
对此,哈德森教授解释说:“生日可以触及了人们担心的事情,包括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就,或是对健康和死亡的焦虑感,尤其当他接近自己父母去世的年龄。”
“我们思考的方式会影响着我们的感受。” 教授补充道:“如果你有这些的想法:‘我一生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我还没有达到我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我老了’、‘我离死亡更近了’ ,你就会感到悲伤或紧张。”
所以很多人宁愿在一天低调一点,不搞派对,不张罗其他活动,最好就独身一人,静静度过。
他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担心有人会议论自己的“凄凉”处境,对于他们来说,生日就像任何其他普通日子,不值得费神劳心地庆祝,美好的日子不止这天,甚至也不必是生日这天。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把生日看得那么重,相比之下,一切从简的想法倒也显得经济实效,省下了置办聚会的费用,还免于社交的尴尬。
但是真能这般“无畏”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纠结线上挣扎。
虽然生日这件事让人有些害羞,也叫人想把祝福电话挂掉,假装这一天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抛开庆生与否不说,谁不想知道自己是被爱被重视的呢?
或许这也是生日存在的意义,给习惯忙碌的摩登市民一个表达爱意的时刻,谢谢彼此的陪伴。
那要怎样放下包袱,享受生日,同时也放过自己呢?
过不过生日
倒也不必太焦虑
“与其完全回避承认这一天,孤立自己,不如逐渐和你信任的人一起面对你的生日。这样做可以帮助你学会自我接纳,或者渐渐习惯成为焦点。”哈德森教授给出了她的建议。
她说:“生日一年只有一次,对很多人来说,这天是他们成为关注焦点的唯一练习。如果每天都有人唱生日歌给你,你就能应付得来。”
把自己的生日当做为他人做事的机会也是个好办法,试着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生日聚会不一定意味着劳烦别人,它也可以只是简单的交友机会,叙旧契机。
抑或翻阅相册,重温过去,想想你已经做了什么,给自己做些积极的暗示,而不是去想那些你失去的或是没有得到的。
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也没关系,这天也可以变成你的“未来规划日”。一个人静下心来盘算将来,设定短期目标,整理好心情继续人生的下一阶段。
就像作家阿米特·卡兰特里(Amit Kalantri)在《语言的财富》说:“生日在提醒你去庆祝的同时,也提醒你要去更新你的生活。”
如果你不想大张旗鼓地庆祝又害怕没人祝福自己,记得给自己买些像样的礼物。《超越生日抑郁症》的作者凯瑟琳·马格里(Catherine Magree)告诉她的读者们,“做你自己的白马王子!”
或许无论别人怎样建议,你还是逃离不了生日期间这些莫名其妙的低落情绪。但请不要担心,你并不是一个人。
这是你自己的生日,你当然可以选择独自享受这一特殊时刻。
就像海子在他的《生日颂》中写的那样,“即使我们一生不幸,这生日也是我们最好的最好的补偿 ,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既使我们一生不幸,这生命本身的诞生永远值得我们歌唱 。”
无论如何,生命本身的诞生永远值得我们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