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春女子眼中的舞者—读《邶风·简兮》

1、原文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注释

邶(bèi):周代诸侯国名,大致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简:一说鼓声,一说形容舞师武勇之貌;朱熹注为“简易不恭之意”。

方将:正要,将要。

万舞:舞名。古代在朝廷、宗庙或各种祭祀仪式上跳的舞蹈,由文舞与武舞两部分组成。

方中:正好中午。

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头。

硕人:身材高大的人。俣(yǔ)俣:魁梧健美的样子。

公庭:公爵的庭堂。

辔(pèi):马缰绳。组:丝织的宽带子。

龠(yuè):古乐器,指三孔笛。

秉:持。翟(dí):野鸡的尾羽。

赫:红色。渥(wò):厚。赭(zhě):赤褐色,赭石。

锡:赐。爵:青铜制酒器,用以温酒和盛酒。

榛(zhēn):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隰(xí):低下的湿地。苓(líng):一说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

西方:西周地区,卫国在西周的东面。

美人:指舞师。


3、翻译

公庭鼓声震天,即将表演万舞。红日高照,那人站在队伍前方上方。

硕人健壮英武,公庭上演万舞。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似丝组。

左手拿着龠管,右手持野鸡翎。红光满面像涂了赭色,公连说赐酒。

山上有榛树,洼地有甘草。(你)在思念谁呢?思念西方的美人。那英俊男子,来自西方!


4、解读

《邶风·简兮》主旨,《毛诗序》认为:“《简兮》,刺不用贤也。卫之贤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侍王者也。”认为此诗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队伍进行歌舞表演,深感其耻,故思念西方周室的君子。朱熹《诗集传》也认为:“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以美人指代周室之君子。方玉润《诗经原始》、吴闿生《诗义会通》等均持此说。

这种解说,比较牵强,主要还是因为不能脱开政治说教来解诗的传统。一场宫廷舞蹈表演,如何就看出了贤者在抱怨?或许是《离骚》多以美人喻君主,故在此也附会穿凿了。

现代以来,学者们摆脱政治说教的束缚,纷纷以新的视角解诗。有的以民俗解诗,或者以歌谣解诗,一定程度上恢复《诗经》的本来面貌。

今人通常认为,此诗所写,不过是卫国宫廷里的一位女子,在观看盛大的“万舞”表演时,领队舞师高大威武英俊的形象引起了她的爱慕,于是就产生了这首赞美的诗篇。

朱熹指出,前三章是“赋”,依次描写了这次宫廷舞蹈的场景:日当中午,舞蹈演员们在公爵庭内摆好万舞队列,那个领舞的人就在最显眼位置上;开始表演了,那个人身材魁梧,动作有力如猛虎,引人注目;表演结束,那个人面色红润如涂了赭色,公爵很欣赏他,喊过来赐酒。

最后一章,朱熹认为是“兴”,由“山上有榛树,洼地有甘草”起兴,过渡到“问”一位女子:你在想谁呢?在想念那个来自西方的美男子啊!

如果没有最后一章,此诗就是一场纯粹的乐舞表演记录。有了最后一章,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一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语句与其它三句不同,文学手法也不同,导致全诗旨趣难以揣测(笔者怀疑是错简窜入,——当然没有证据,猜测而已)。

看作爱情诗,那么我们前面看到的,其实都是一位怀春少女(少妇)所见到的,整篇文字一下子都鲜活、温情、有灵气起来。此前重心在那个舞者,现在则在舞者之侧立了一位少女;此前只是场景,现在则是一个故事的开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怀春女子眼中的舞者—读《邶风·简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