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读非暴力沟通第一二节有感:

我们都是带着天生的联结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需要群体,也需要支持,我们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同情心。然而,当我们的需要无法得到尊重的时候,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公司,这些天性就会黯然失色,我们会转用高压的手段,比如命令,惩罚和其他一些暴力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更糟糕的是,我们甚至会完全忘记自己的基本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在同孩子沟通时,我们通常想的是怎么样才是对孩子好,想要孩子听我们的,认同我们,而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要的不是认同,也不是通知,而是商量!拿手机为例,孩子想玩手机,我们其实是知道的,但我们所想的是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而孩子明确知道我们的目的,所以就像两边相关方向的马匹,无论如何也无法把车拉走一样!但我还没找到如何一致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当您说,你想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更多的尊重时,你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想让他们更愿意听你的话,跟你学习更多的东西吗?还是想让他们更多地从你的立场和需要来理解你?是不是希望争执能变得少一些?想让孩子认同你的观点?你希望得到孩子的赞赏和高度认可?或者,就是想让孩 子们照你说的去做,而不要问为什么?或许,你的意思是指上面提到的所有?有这么多的角度来理解 尊重,你是否想过,请求尊重和得到尊重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尊重几乎是一个被寄予了全部希冀的词汇,它包含了很多的想法,感觉和需要。

    这一点我深刻反省,当我想从孩子那得到更多的尊重时,真的是想孩子愿意听我的话,能学习更多的东西,同时能认同我的立场能理解我的苦心;并让孩子乐意接受我的建议,照我说的去做,这是我的需要,但我却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孩子也不愿意把需要讲出来,或许讲出来我也不敢接受,怕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或不良的后果。

  现在我才明白,亲子教育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发生的,真诚的相处和生活在一起所带来的活力和喜悦,而不是灌输、说教和命令的方式所无法带来的。但目前我的行为确是停留在灌输、说教、命令、提醒、惩罚等方面,我无法做到通过家庭成员的互动来解决问题。

  尊重他们就是看他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尤其是带着尊重去看他们当下的感受和需要。你从哪个角度出发,所说出来的话,就是奔着哪去的?如果你担心儿子的学业,那么你就会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你就无法上高中,这样对方的感受是非常糟糕的,也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学会倾听,感受对方的感受及需要,比如一位孩子放学回来,说自己太胖啦,而家长这个时候选择闭嘴而不是说教, 而是听着孩子把话说完,其实孩子是知道产生肥胖的原因的,等孩子说完,家长要共情孩子的感觉,是现在对这种情况有点不知所措,有点没办法是吗?其实你也想改变生活习惯,想变瘦变健康,只是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孩子的感觉得到理解,也就更愿意听你的建议和想法。

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必须去做我们想要孩子成为的那个人!

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自己留意一下,有多少时间是你在说,有多少时间是你在听,找时间做更多的倾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