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A02】从事了14年新闻工作的老记者,为何报名写作营,重学写作?

前几天朋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说报了一个写作营。

她惊得睁大眼睛:忻姐,你有没搞错?!

我理解她的错愕。是啊,这周五我还要去外地给一个单位培训新闻写作。

只是,新闻写作或许我了如指掌,但我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很擅长这个时代的写作。

新闻写作更多是一种强势的输出,在我看来,时代已经变了。

怎么变的?我不再赘述,大家都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深刻感受。

我不认为十几年文字工作的打磨,自己就具备了迎接这个时代的力透纸背的表达力。用户视角、故事思维、文案能力等等都需要学习。

一段时间以来,我默默地关注着一批在写作上比我厉害很多的年轻人,婉君、鱼哥、威达、燕妮等等。

他们让我知道写作的四个层次、写作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学习写作勇气的重要性等。

后生可畏!我想倒空自己,就像一个不曾提笔的人,跟着他们学习。

36岁的我,经历着自己的转型,也陪伴支持着身边的中年人转型。我知道,这个年龄,积累了这些年,一切安稳,但每个人内心都有着各自的挣扎和要面对的功课。是逃走还是迎上去,决定着这个中年人是走向油腻,还是走向新生。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需要一些可迁移的通用能力。要转型,这些能力就要精进。而写作,一定排在前列。

一个人的语言,就是他本身。

看上去人人都会说中文,会写汉字,但事实上,会用中文问路还是做演讲,会用汉字聊微信还是写文章,这有着天壤之别。

早有调查表明,事业发展、幸福指数与一个人的词汇量有着正相关。当今各方学派千万遍地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用以怡情的艺术活动。口头表述及书面表达,是每一个人日常都会用到的一项技能。

可不是,给合作单位发一段微信文字,向用人单位介绍你自己,给孩子的老师写一段寒假情况汇报,对帮助过你的人表达谢意……如果你“的、地、得”不分,标点符号乱用,想说别人优点很多,却用“罄竹难书”形容;如果你纠结于“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如果你不会用词,语句苍白生硬……

有的人认为他的生活不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写作,但一个人存活于世,孩提时要面对“想看电视说服父母”,长大了要处理“租个房子与房东谈判”,年老可能还会遇到“向年轻人请教怎么玩微信”等等的琐碎。

若没有清晰到位的表达能力,有可能无法抓住交谈双方共通的“词义”,在谈话中找不着北,四处碰壁。

上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同学作文写得很好,他们分享的秘诀是:找一些范文,把套路背下来,然后照着模范去填充就好。

长大后,我们常常发现写出这样“优秀作文”的学生成年后在写作和语言表达上变得平庸。

其实,真正的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流露。一个人里面装满了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情感,自然而然地表达。

但这种“自然而然”里是有方法的,是需要训练的。

语言,从来不是困在笼子里的驯兽,语言充满了野性、灵气,有专属于你的真味。

我想找到这真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2组A02】从事了14年新闻工作的老记者,为何报名写作营,重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