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酸菜
余华先生的《活着》久负盛名,懒惰如我,直到步入大学才有所涉猎,尽管只是走马观花般地读了个梗概,但每读到一个截点都会让我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我读的书不多,但却深刻的感受到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有其确切原因的。此书以悲喜剧式的寓言形式让人在片刻的欢笑中陷入沉重的悲哀,活着苦难不断,而活着的意志却未曾断绝。
《活着》一书的主人公福贵少时是个富家公子哥儿,其纨籍子弟吃喝嫖赌的劣根性深入骨髓,那时的他可以说是“恶行累累”。福贵说“一旦沾上了嫖就避免不了赌”,那么一旦沾上了赌就免不了倾家荡产。
终于,福贵败掉了他爹没败完的一百多亩地,由地主沦落为佃户,至此,他安逸的生活到了尽头,这种安逸享乐的生活不只是对那一代富家子弟的反映,或许不少读者也能从中窥见自己,十几二十载春秋已过,不仅一事无成,反而日益颓废。贪图享乐者活着的样子便是如此了。
曾经那个走路都要仆人背着的徐家少爷形象淹没在消逝的岁月中,从今往后,只有一个不得不耕田犁地、养家糊口的下层农民福贵。
此后,福贵的人生越来越灰暗,他爹,他娘,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二三十年的光阴里,一家老小陆续先他而去。正是在这生命的一次次逝去中,那个曾经娇贵的纨籍子弟,成长为一个穷困潦倒而内心强大的真正的穷苦农民。
在与家人的一次次生离死别之中,他的痛苦越积越厚、从来不曾减少,一次又一次地使他陷入新的绝望。令人惊叹的是,在接踵而至的打击中,他没有一句怨天尤人,也没有一丝消沉颓靡,原以为他是被生活折磨得麻木了,其实是他找到了活着该有的样子,他活着的意志愈来愈强烈了。
除了家道中落的凄凉和与亲人们的死别之殇,福贵还有一段不幸的经历:他在进城给他娘抓药的途中被抓去当了兵。整天忍饥挨冻、枪林弹雨,看着身边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地死去,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但他绝不愿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不知名的死去,他代表了和他一样有着相同命运的壮丁,竭尽所能地赖活着,也和许多有着相同命运的壮丁不一样,显示出他向死而生的“负隅顽抗”。
过了大半年终于回到家,他终究没见到他娘的最后一面。在他死里逃生后,我以为、我希望他的悲惨人生可以就此停止,可是生活要继续,故事也要继续,只要是活着便不能停止。
其实书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样子。在儿子有庆意外死亡和女儿凤霞难产死后,福贵开始都选择了隐瞒,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但他的妻子家珍早已明白了一切。他妻子在患病时,仍然坚持干活,不想变成无用的废人,这位可怜的女性以其柔弱的力量展现出面对困苦生活的坚强。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曾经的战友、大跃进时期的县长春生被整成了走资派,福贵除了劝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逼迫而死。这是另一些人活着的样子,熬不过厄运的打击,放弃了最后的抗争,在他们看来,死去就是活着最好的样子。
每一个悲剧都是痛苦、沉重的,但偶尔也有轻松的、优美的时刻。比如,福贵在女儿结婚后享受到短暂的天伦之乐,在和外孙相依为命的须臾之间,都向读者传递出活着的样子不只是悲哀与艰辛,也有欢乐和轻松。
《活着》的尾声是出乎意料、震撼人心的。福贵买了一头“年纪比他爹还大”的老牛,并给它取名叫“福贵”,同它相依为命,他还假设出有许多头和“福贵”一样的牛,给它们取名为失去的亲人的名字,云淡风轻地叫着那些名字,丝毫看不出他经历过何种惨淡的人生。
他早已安排好了身后事,从容地迎接那一天的到来,而在此期间,活着的意志依旧是他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福贵口述着他的一生,由开始的享受与自满到后来的悲哀与不幸,都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显示出活着该有的样子。但在这平缓的语调中,也能感受到福贵对命运的屈服,他和千千万万个不幸的穷人一样,只能将活着作为唯一的生活目标。由此可以观之,坚强与屈服都是活着所有的样子,屈服是熬不过命运的打击的,而在挣扎中生存才能称之为活着。
由《活着》看活着的样子,大概就是,向死而生!去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