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到炎帝的演变与蝎子王统一上下埃及

时间:公元前3100年前后

何为“三皇五帝”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一句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谚语,浓缩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三”和“五”分别是两个虚数,“三皇五帝”指的是一个在不同领域为中华文明形成做出标志性成就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不同的神灵对于中华文明都有着自己专属的贡献。如伏羲教会人类结绳为网、捕鱼、打猎、驯养动物,燧人氏教会人类“钻木取火”,巢氏教会人类构木为巢以避野兽等等。因此,各类史书典籍在对“三”和“五”的刻意追求中,对于“三皇五帝”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神农的特殊地位

“三皇”到“五帝”是抽象虚幻神灵向具体实在人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中,神灵逐渐有了愈加清晰人的形象。在所有神灵中,神农氏是最特殊的一位,在各类关于“三皇”和“五帝”的提法中都曾出现过。这与他曾经“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有极大关系。毕竟,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前提。虽然农业绝对不会是某个神灵(神农氏)发明的,但某个远古部族(神农部落)曾经掌握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却是极有可能的。这时,原本作为神灵的“神农”就具化成了这个(神农)部族的首领,并成为可代代相传的寄名称谓。

众王之王的神农

事实上,诸多古代典籍中都提到,因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神农部落逐渐繁荣强大起来,及至号令周边其他部族。传说神农氏曾因掌握先进石质工具生产技术的“斧”和“遂”两个部落“不供”,“乃伐”,而“万国定”,由此成为中华文明最早的部落联盟首领,如果按照西方史书中常用的说法,也可称作“众王之王”。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内外翻译家们对此的有意或无意忽视,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们文化上的自卑。因为,在所有对西方文明的译著中,几乎没有像中华文明中这种“部落联盟”的谦逊提法,都翻译成“王”或“众王之王”。而在人们的理解中,“王”相对于“部落首领”不仅高几个层级,而且代表了文明水平的不同。

神农与炎帝的关系

关于神农部落与炎帝部落的关系,存在以下两种可能:一种是当一个懂得用火的人后来直接成为了神农部落的首领,人们便逐渐用“炎帝”取代了神农氏的称谓;一种是炎帝部落原本是神农部落的一支,同样由于擅长用火而逐渐发展强大,继承神农部落的“众王之王”地位。无论如何,在炎帝这个称谓出现后,人们已经开始将其与神农氏混称了。在这里,“炎帝”和“神农氏”都只指的是一种身份,而非专指某个人。

神农部落在哪里

关于神农部落的具体活动地点,各类典籍和传说中提到的很少。但关于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却有六种说法之多,包括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中南民族大学周倩在其《炎帝出生地及其部落迁徙初探》(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年4期)中认为,炎帝部落发祥于陕西宝鸡,可能因族人人口日趋增多、生存空间狭小、自然灾害严重等方面的原因,炎帝及其一些支族,或向东北方的山西晋东南地区、或向东方的河北、河南中部,或向东南方的湖北、湖南等地区进行长达数百年的迁徙活动。尤其是今山西高平、长治二市为中心的晋东南地区(又称古上党地区),山势高大蜿蜒,危峰秀拔,沟壑纵横,树草繁茂,气势宏伟,是先民理想的聚居地。其中,高平市神农镇是炎帝遗址、遗迹群落的集中地。这里有炎帝陵、炎帝庙(神农庙)、炎帝行宫、神农镇。其中,神农庙又有炎帝上庙、炎帝中庙和炎帝下庙之分。神家镇北的羊头山和长治市的百谷山、黎城县也有神农庙、神农城、神农井以及炎帝与其一家的活动遗迹。还有两块值得注意的碑文:一块是炎帝中庙的碑文,其中说,此庙“奉敕建立其来远矣,而创兴之始查不可考。重修则于(元朝世祖)至元之年……”。说明炎帝中庙至迟“奉敕建立”于宋代,在全国十分罕见。

神农部落的衰落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早在轩辕(黄帝)部落崛起之前,中华文明已经是部落林立了,而神农部落逐渐走向衰落。昔日的众王之王神农氏(此时已是炎帝)面对部落之间的相互讨伐和侵害百姓已经无能为力了。关于中华文明当时已经存在很多部落这一点,大量被发现的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 “城市”(遗址),可以提供佐证。

从神农到炎帝演变,实质是一个农业文明发展的缩影,因此,炎帝也最终具化头长牛角的人的形象。炎帝(神农)部落的衰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而此时的尼罗河文明也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迎来了第一次统一。

纳尔迈石板

1898年,考古学家在埃及南部的希拉孔波利斯遗址中发掘出大量古埃及文明发祥时期的文物,包括一块“纳尔迈石板”、一个“蝎王权标头”(刻有蝎子的法老权杖)和一个刻有图案的石罐。

“纳尔迈石板”是一块盾形石刻,因其上的所谓“王宫大门”里刻有一只粘鱼和一个凿子,通常被合在一起念做“纳尔迈”而得名。“纳尔迈石板”存在的年代被专家鉴定为公元前3100年左右。石板正面的中央雕刻着一位戴高帽子的人,正在敲打一位戴矮帽子的人。人们认为其代表上埃及对下埃及的征服。正面的右上角是一只鹰或隼,代表法老的保护神荷鲁斯。他右脚提着一个人的脑袋,左脚则踩在六根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上。正面的最上方有两个人面牛头的图形,中间是所谓的王公宫室。正面的最下方则描述了两个人逃走的情形,隐喻下埃及人战败逃跑。石板的反面有一头牛正在冲撞一面城墙,中间部分描述一场交战的情景,上方右侧有两排仰卧的人群,代表被杀死的下埃及人,一位王者站立于左上方注视这一情景。

何谓上下埃及

尼罗河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她发源于西非埃塞尔比亚高原、全长6671公里,自南向北、奔流而下,贯穿埃及全境。尼罗河上游在沙漠中穿行,两岸是悬崖峭壁;下游是地势平坦三角洲,水草丰美。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定居下来,进行原始的农业耕种。周期泛滥的尼罗河,使土地变得非常肥沃。为排涝和引水,人们逐渐聚居形成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尼罗河上下游各出现一个王国,即上下埃及。南方的上埃及以蜜蜂为国徽,国王戴圆锥形的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北方的下埃及以纸莎草为图腾崇拜,国王头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守护神。

长期以来,“纳尔迈石板”一直被视为上下埃及统一的证据。又由于在埃及正式历史记载中,美尼斯是第一位统一埃及的法老,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纳尔迈石板”记载的是美尼斯统一埃及的过程。

蝎子王现身

直到1986年,人们在底比斯以南的阿黛玛村发现了一座早于希拉孔波利斯的坟墓群遗址,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在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绘有猎鹰的陶片,雕刻着公牛及持刀的人、小船或奔跑的瞪羚的陶罐,以及一只玛瑙雕成的蝎子。有专家根据其中的猎鹰和蝎子的形象大胆推断这是蝎子王的坟墓。而同时被发现的三个一头大一头小的短棒,则极有可能是法老权杖的雏形。这时人们才想起与“纳尔迈石板”一起被发现的“蝎王权标头”以及绘有4个隼鹰和3个蝎子的石罐。根据同样的理由,人们推断 “纳尔迈”并不是美尼斯而是蝎子王。而那支刻有一只蝎子和玫瑰花的“蝎王权标头”则应当是他的权杖。由于在埃及北部的开罗等地也曾发现了蝎子王标志的文物,人们猜测正是蝎子王曾经进行过北伐,并已经或正在试图统一埃及。

现代人的演绎

以上述考古发现为依据,美国人在“木乃伊”系列电影中对蝎子王进行了大胆的演绎。很久以前,一位部落王子被一位邪恶的国王用被蝎毒浸的刀刺伤后,变成了人首蝎身的魔蝎王。蝎子王后来发动了一场征服世界的战争,但却最终被打败。他的军队也被赶到阿姆荒漠里。酷暑和伤痛夺走了他所有士兵的生命,惟有魔蝎王一息尚存。他向死亡之神“阿努比斯”请求,愿舍弃自己的灵魂,请死神帮助他击败敌人。死神阿努比斯接受了请求,赐给他一支由野兽和半人半兽组成的不死之军。蝎子王自己也经常会变成一只巨大的蝎子参加战斗。依靠这种神奇能力和魔兽组成的大军,蝎子王杀回了埃及,重新夺回了他王位。而他的灵魂也在胜利后被死神带走。他的魔力则溶入所谓的魔蝎之灵中,等待被未来的主人再次唤醒,征服世界。

人类古代文明的起源虽然不同,但无不以神话故事作为开端,无不与农业发展相关。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神也从完全的凭空想象,逐渐拥有了人的特征。在这个过渡过程中,随着半人半神或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人类文明进入了神魔时代。

《世界历史六千年》获评今年5月十大“中国好书”;此外篇《对表中华文明的世界》组稿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农到炎帝的演变与蝎子王统一上下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