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么时候最纠结?
一无所有的时候没啥好想的,还不到纠结的时候,富甲一方啥都不缺的时候,也不用纠结,大不了全部拿下,只有手握些许资本,在众多选项中需要选出一二的时候,此时最纠结。
买房就是一个很让人纠结的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在一个城市买房依然是一个比较吃力的事情,凑一凑在市区或许买得起,但肯定也仅此一套,短期内也无法再筹集大笔资金再次买房。
所以当手持着数额巨大的现金,面对着各有优劣价格迥异的楼盘时,如何选择就是一个非常烧脑的事。
我就根据这大半年来的跑盘经验和心得体会,来谈一谈买房中那些纠结的事。
对于房子来说,我觉得可以简化为3个要素来考虑,价格,地段,品质。
价格是购房成本,地段是小区外的配套,品质是小区内的舒适度。
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市中心,配套的交通,医疗,娱乐,学区等资源都会更好,所以越靠近市中心,楼盘的地段一般越好。
而小区品质,跟住户和物业有关,如果住户都是花钱买房进来的,物业也是品牌开发商,那么小区品质一般不错,如果住户有很多安置户,物业也是乱七八糟的小公司,那么小区品质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安置户多了以后,小区品质之所以很难保证,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买房子,既可以看成是人筛选房子,也可以看成是房子在筛选人,买在同一个小区的人基本上家庭经济条件会比较类似,认知水平也会比较接近,后续面临小区管理时也会比较有共同观点,而安置户并不是购买房子进来的,所以在经济条件和认知水平上会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②在于管理上的难题,物业面对着一大群同村带有血缘关系或者原先同一单位互相认识的住户,很难具有威信力,如果后期在小区管理上与部分住户有矛盾,很难最终达成共识。
从价格,地段,品质这三个维度来看,再结合最近福州为推进市区三年旧改而创造性发明的安置型商品房,目前在福州买房最大的纠结就是差不多价格下,地段与品质之争。
安置型商品房就是以商品房的模式开运作安置房,拍地时就明确了小区内的安置房比例,安置房和商品房分布通过摇号来随机确定,拆迁人员可以拿着政府的赔偿款以比较低的价格去买里面的安置房,而商品房也是可以销售给具备非拆迁人员,价格也比拆迁人员购买的资格高。
安置型商品房主要是应对城区旧改而推出的,所以地段一般都非常好,大多在二环内。同时由于近年来拍的地都是安置型商品房,所以目前还剩余的纯商品房已经去比较少了,并且位置一般没有安置型商品房好。
这种情况下,到底是选择地段更好的安置型商品房还是品质更好的商品房,就会让人很纠结。
这时候,其实可以换个思路。
地段和品质,是房子的两个正反面,没法衡量哪个更重要,所以此时可以去观察一个新的维度,就是房子的保值增值性,也就是房子未来价格会涨还是跌。
大部分人投资会有一种心态,就是不能亏本卖,至少是明面上不能亏,这样就会导致当自己的成本比较高时,自己是不愿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去卖的。
这种不愿意亏本卖或者说不愿意止损的心态在股市中非常明显,在房市中也是如此。
当购房成本低时,未来就更容易低价卖出,反正这样也赚钱。
当购房成本高时,未来就倾向于高价卖,保证自己明面上不亏钱。
对于安置型商品房来说,拆迁户的得房成本是比较低的,一旦产权证下来可以大规模上市交易后,很难保证卖出价格可以依然坚挺。
而对于纯商品房来说,因为大家的得房成本一样高,那么未来在二级市场交易时谁也没有低成本优势,那么谁也不吃亏。
所以从这个维度看,还是纯商品房更胜一筹。
至于买房子中其他纠结的事,后面有机会再一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