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寻找,寻找那曾经在房前屋后,端着盆钵就可以得到的美食;寻找那曾经在林间树下,挎着篮筐就可以摘到的美食。然而,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也随着人类对大自然态度的改变,它们再难觅见。
小时候家的附近有一个木材加工厂,那里新旧更替、常年堆积着大量的原木。由于山上采伐下来的树木不能马上进行加工,必须放置一段时间,达到适宜的含水率才能加工。它们被整齐的码放在露天场地上,然而,这里不仅是木材堆场,也成了美食生产厂。
雨就是生产这些美食的催化剂,只要是雨后第二天,你只需带着盆钵去就行了,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在一根根原木的空隙间可以找到很多菌类植物,如:木耳、冬菇、黄蘑等。还有一种貌似倒锥形生长在木头上的菌类,一丛丛、一簇簇,颜色有的黝黑、有的棕黄,学名胶陀螺。由于它的外形又有点像猪的鼻翼,我们也叫它“猪拱蘑”。它适合凉拌,入口湿滑、肉质肥嫩、味道鲜美。但如果你洗的不干净,或一次吃的太多就会造成面部过敏、甚至发热。因此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贪多,过犹不及。
这里最多的要数黑木耳,它们生长在原木的表皮之上。有的触手可及,有的生在缝隙深处要钻进去才能采到。有的缝隙太小无法钻入,只能望着眼前的美味徒生叹息。
木耳因其味道鲜美,又被称为树鸡,由于貌似层云,又被称为云耳。它的营养价值也极高,有润肠润肺、养血活血的作用。它的价值在古时就被认识到了,并被广泛称颂。韩愈的《答道士寄树鸡》中云:“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来。”将木耳誉做龙耳,可见其在当时食材中的地位。陆游也有赞颂木耳的诗句:“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这也是极高的赞誉。古人尚且青睐这美食,我们当然不可辜负这身边的美味。
这里采的木耳出自天然,更加新鲜肥嫩、晶莹剔透,不管是凉拌还是热炒都鲜香无比,而尤以凉拌为佳。取葱蒜碎屑少许,倒入适量的酱油和醋,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盐或糖,拌好后搁置片刻即可食用。
当我们盆满钵满的回到家里,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妈妈了。妈妈也总能烹饪出美食来慰劳我们,好东西随便怎么做都好吃。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到山里面采集美味,如:蘑菇、山野菜,还有药材,如:天麻、川贝、五味子等。选个好天气,约上几个好朋友,备好工具说走就走了。
我们小孩子上山只能选择近处,不敢到深山老林。一怕迷路,就此迷失无归;二怕遇上山猫野兽,这些有的是大人吓唬我们的,有的却是真实存在的。
我就曾经有过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那大概是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大人们要上山挖天麻,我也缠着要去。他们去的自然是路远林深处,这样的地方才有更多的机会,发现好货的机会。
进山前他们交代我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太远,由于林深树密相互间看不到 ,还要时不时的大声吆喝一下附近的人,以确保不掉队、不超前。进了山以后,我自己羞于大喊大叫,只是听着别人的声音来控制自己的行进速度。可当我发现了天麻后就开心的闷头挖了起来,也不顾及其它人的喊叫了。不一会儿我发觉自己掉队了,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了人声。
开始我也并没有着急,还在按自己的节奏行进,也小有收获。但渐渐地心里有些发急了,弱弱地喊了几声也没有回应,就赶紧加快了步伐四处寻找。
此时,另一群人已经炸开锅了,他们也发现我“失联”了。一个人回家找帮手了,其余的人就连喊带叫地找开了。此时的我还在漫无目的地游走,心中却已经“长草”了。
幸运的是我走着走着竟然听到附近有人语声,循着声音走去,原来是另外一群采山货的人。他们已经知道有人走失了,当我找到他们时立刻被要求原地等待。当我的姨父找来了帮手时,我已经恢复联系在等候他们了。
虽然他们没有责备我,但我第二天却再不愿跟他们一起去了。一是自责,二是心虚。我的第一次“放山”经历虽谈不上成功,但也足以让我终身难忘。难忘那首次、也是末次走入深山的经历,更难忘那些淳朴的家乡人。
我更多的回忆是在近山的林间,在那些倒木旁,在那些老树之下,美味往往就隐藏在这里。但要找到它们并不容易,山里没有现成的路,行走比较困难。而倒木也并不好找,即便找到了也不一定有“货”。生在树下的蘑菇也不容易发现,它们也许藏在厚厚的落叶下面,也许伪装成落叶的样子让你视而难见。
要找到这些食材或药材,不仅需要耐心,还要有披荆斩棘的吃苦精神。当你满载而归时,比起收获的快感,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当你享用这些美味时,这又是大自然额外的恩赏与补偿。
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享用过很多当地的美食,也包括其它山里的野味,但感觉总不及家乡长白山里曾经的味道。不是其它地方的食材不够鲜美,也不是烹饪的水平不够,只是缺少一种情怀,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深入骨髓的情怀。
在享用那些黑土地浸润过的美食时,从头到脚都能感觉到那和风吹过、山泉流过的舒爽,从舌尖到心头都能体会到那绵延群山、蜿蜒大河所赐予的柔情。
因此我要重新寻找家乡的美食,以赤子之心来反哺它们,以信徒般的虔诚来供养它们。我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它们。
这就是我从舌尖到心头所能给予你的全部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