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学定省] 学:影响一生的四大观念

文│奇点  [原创] 


学习的关键就是观念! 它将影响人的一生。

哲学家尼采说:“让一个人站起来的不是身体,而是观念”。拿破仑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武器,第一种武器是刀枪;第二种武器就是观念,但最终刀枪一定被观念所取代”。

那什么是观念?

观:又见,就是反复看见;

念:今心,就是今天的心得。

这两个字就道出了学习的真谛:重复(方法)+心得(成果)



一、为啥学?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参加了香港本地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

按节目的要求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环卫工收入低,只能租到价格最便宜的房子,也就是所谓的“笼屋”。按节目组的设计,田北辰也要睡这里。

当田北辰看到那些月租从600-1500港币不等、仅仅能放下一张床、没有热水、连洗手间上面都要睡人的“笼屋”时。

当他筋疲力尽地扫完一天大街,却发现自己辛苦一天挣来的钱刚好够吃两个最便宜的便当,还要加班才够钱坐地铁时。这位成功创立了G2000和U2两个服装品牌、毕业于哈佛大学管理系,身家不知多少个亿的富豪不禁感叹万分地说: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那个年代的人。可能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不允许他们读书。但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有好的读书环境了,但是也仍然有很多人不读书。甚至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认为从学校里毕业了,终于可以不读书了,其实大错特错,工作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

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像说教了,会讨人厌。反正一句话:读书有用

曾经网上有一个段子很火。这个段子生动形象地解释了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差别。

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是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结果到张飞了,张飞来了一句:俺也一样!

关羽:关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又到张飞了:俺也一样!

关羽: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张飞:俺也一样!

网友:社会我飞哥,人狠话不多!

这只是个搞笑的段子而已,其实历史上的张飞并非电视剧中这样,恰恰相反,历史上的张飞可比关羽英俊多了,书香门第,精通军事、画画,人称:人中张飞,马中玉追。

读书和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读书的人说话时尽量考虑对方感受,会顾及对方面子和心里弱点!不读书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大多捡那些刺激别人的话来说,还美其名曰“直性子”!



二、学什么?

先凿井,再拉磨。

先凿井指的是围绕自己的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再拉磨指的是以自己的专业为圆心,进行知识延展,但是延展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丰富或者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以期借鉴周边领域的思维再来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

最后,我们要建立的就是圆锥体的知识系统模型。


三、怎么学?

影响我学习的有四大观念:谦学定省。也是我的“座右铭”,分享出来,与君共勉!

图片发自App


观念一:谦

01.空杯心态

南隐是一位老禅师。一天,一位学者来向他问禅,但自己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客人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客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成见。如果你不先把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永远都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02.空钵理论

还是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终于,小徒弟对老禅师说:“师傅,我这么劳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

小徒弟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老禅师问小徒弟:“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放不了了,这碗眼看已经满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现在满了。”“你再去取些水来。”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少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傅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东西。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小徒弟似有所悟。

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老禅师缓缓地操作,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小徒弟这次才彻底明白了。

学习如此钵,如果我们先搭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再根据这个体系,逐步补充和深化细节的知识,这样就不会自满,而且会感觉自己未知的领域太多,反过来还会更加谦虚地去学习。

学习亦如此钵,如果我们学了一些碎片化的知识并且还不梳理,不懂得搭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就会看似学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在于,知识没有转化成价值。没有体系,没有理论高度的知识很难指导实践,很难形成专家的品牌认知,那么你的知识就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散落在你脑海的各个角落,弃之可惜,拾来无用。

观念二: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一对连体婴儿,必须相伴相生,否则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01.学习要懂系统深挖——方法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说过一串数据: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万年间,一共创造了5艾字节的信息,这个存储量相当于50亿部1G电影。而到了2010年,人类每两天就会创造5艾字节。再到了2013年,人类每10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再到今天,人类每1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不管你如何没日没夜的学习,你都赶不上知识的增长速度。

所以,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时代,最有效的学习并不是碎片化学习。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拿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纯粹就是一个大傻逼。

如今社会早已分工得极其精细,并且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所以,最好的学习不是追求成为一部百科全书,而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喜欢“有话植说”的一句话:“一味贪多求全的学习,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会让你更加焦虑。真正成功的那些人,都是在自己行业里专注只做好自己的事,经过多年沉淀,这才一鸣惊人。所以,不用羡慕那些成功的人,他只是比我们更早地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已。”

治疗知识焦虑的最佳方式,就是你能在某个领域上达到专业水平。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02.学习要有致用出口——成果

先讲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每天看到报纸印出来的时候,他就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就好了。”

他是行动派,想到了就做。他是怎么做的呢?

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写作培训班,于是,他把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剪下来,再一句一句抄写在一张张纸条上。抄完之后,把原文放在一边,然后再把这些纸条全部打乱,让自己把这些话按照顺序排列下来,很多次排列之后,他就弄懂了文章的结构。

然后,他又把难度提高一个档次,让自己把文章一句一句默写下来,很多次默写之后,他就懂得了如何运用文字。

终于有一天,他的文章出现在了报纸上。文章见报后,更加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于是他天天奋笔不休,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当你系统地学习一个知识后,你必须为这个知识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只有让知识频繁地得到“致用的锻炼”,知识才能真正地转化成为长在你身上的本事。

为什么有些人学了很多知识毫无用处?就是因为他没有找到稳定的输出系统。比如,把你建构的知识体系写出来放到“”上,跟简友分享,这也是致用的一个出口。

观念三:定

01.神奇数字

1.01的365次方=37.78343433289 >>>1;

1的365次方=1;

0.99的365次方= 0.02551796445229 <<<1;

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01表示每天多做0.01,0.99代表每天少做0.01,你看差别太大了,365天后,一个增长到了37.8,一个减少到0.03!

1.01=1+0.01,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1.01的365次方也就是说你每天进步一点,一年以后,你将进步很大,远远大于“1”;

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以后你还是原地踏步,还是那个“1”;

0.99=1-0.01,也就是说你每天退步一点点,你将在一年以后,远远小于“1”,远远被人抛在后面,将会是“1”事无成。

02.意志坚定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坚持需要定力。没有定力的坚持只能是空喊口号。

那么如何能抵挡住诱惑而专心地学习呢?这里的抵挡不是让你放弃,而是说该学习的时间就要学习,而不是刷屏、追剧、娱乐。

那么定力该怎么培养呢?没有定力的人都是自制力不强的人,所以,就需要公众监督或者激励机制。比如参加“”的日更活动,就会牵引你每天不间断地更新,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则不再需要外力的牵引,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一种乐趣,你已经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而乐在其中了。

观念四: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过来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看来,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自古有之。这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所谓“温故知新”。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也说:“重复是学习之母。”

清代蘅塘退士孙洙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古今中外的名人其实就说了一个词——重复。重复是记忆之母,也是学习之母。所以,我常自我反省,书房里的图书上千册,哪一本是我真正精读超过三遍的呢?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竟连三遍还没有读过,可想而知,学到的东西肯定也都是模棱两可的。另外,上千册图书横跨战略、商模、品牌、产品、营销、管理等六七个领域,虽然都是跟工作相关,但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他老人家说的大傻逼好像就是我呀。

反省十年来的学习成果,也的确如此。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没有一个领域是自己真正精通的。

所以,接下来我就要把“稀松”变成“精通”。为此,今年我会给自己制订一个读书计划,把六个领域的各七本经典书目,共计42本旧书(到目前已经上市的),每本读够三遍,并做读书笔记,分享在上,和各位简友共享。

然后再选择六个领域的有价值的新书各两本,共计12本,各阅读一遍。其他随心随性阅读,不限领域,不限内容。

旧书读经典,构建知识体系。新书读趋势,迭代旧有知识。

以上就是影响我学习的四大观念:谦学定省,与君共勉!



我是认知体系架构师——奇点!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个喜欢和关注!

如果你想建构自己的商学认知体系,请点击我的文集《奇点·原创连载——三分钟商学院》。感谢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谦学定省] 学:影响一生的四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