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假期,这个假期心态很舒适,要知道从18年至今绝大多数假期我都是焦虑与失意。18-21年实在是很坎坷,工作压力大、收入低、做着没有产出的工作,一个人在无亲无故的北京看不到任何未来,有很多次想着回老家找个工作就算了。
但近1-2年各方面情况有了快速的好转,且出了一些小的成绩,分析原因是在于我已经初步摸索出了如何越走越顺的指导原则,且这条路我也相信会越走越宽,因此总结一下过往,也给未来一个指导。
核心的思路是:从4年的历史经验中,发现哪些因素是具有长期价值的,即便在逆势很大的情况下也应持续坚持下来,最终能逐步赢得优势,并继续指导后续发展。
一、树立“正”的人生观
- 我自己的观点是:“”做有价值的人,产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很多年之后,有人若能在某个犄角旮旯的角落翻出一本落满尘灰书时,能在某一页能看到关于我的一笔痕迹,那我也算不枉这世上走一遭。
推测我的人生观的有“义务教育”、“家庭教育”、我个人爱看历史片的“文化教育”,以及在我大学及之后的老杨的以身践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最近愈发让我坚守这个人生观的两件事是我“外公的去世”与在“游中山陵”。
一个是小人物对家庭的贡献,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生节俭也坚持供子女读书走出去,带动了整个家庭的后2代人都走出了破落的小乡村,成为全村大学生最多的知识分子家庭。
一个是大人物用一生去改写国家的命运,拜访中山陵的旅人络绎不绝,当我边挤边攀到中山陵的顶部时,俯望钟山,山清水秀。远眺南京,繁荣兴旺。再看如今中国,山河大好、国富民安。100年之后,中山陵依旧人山人海。
二、保持持续学习的强烈欲望
1、养成学习的习惯
读书的开端
进入国际人之前,不善读书,也不爱读书,进入国际人后,看到了很多前辈大牛的经历让我很是震惊。一个是博哥每天精确的时间管理,用来自我提升与工作,真正的将时间的价值用到了极致。一个是周彬在毕业前,发了2张图在群里去赠书,两垛堆得齐腰高的书,估摸着有百八十本吧,我头一次见身边实实在在的有人在大学四年读了这么多“课外书籍”,这让我感觉我如果不逼着自己养成这个习惯,等我毕业的时候,可能真的不好找工作了。读书的过程
后来,我也开始做起相对科学的时间管理,以及大批大批的购进互联网相关书籍,以及经济、金融、心理学等内容,并一本本的全都啃完了,当年毕业的时候,也留了齐肩高的一垛书赠与了师弟师妹们,也算是一种传统了。
至今,仍坚持每一到两周会读一本书,也没有刻意逼自己读。就是在一个人静下来,没什么事儿做,又不想刷一些没逻辑没营养的视频时,就会优先考虑读书。可能这就是前些年习惯驱使的力量吧。
2、花20%的时间学当下不需要,未来大概率会需要的内容
这个灵感来自老杨课件里的乔布斯在斯坦福的那场演讲,主要讲了当年他在大学选修书法课,当年仅是兴趣爱好,但10年后应用在了第一台Mac上,才是我们有了这么多优美的字体可用。
老乔毕竟天才,学习的内容有10年后也能用得上。
我在想,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如果可以知道自己未来3年需要用到什么知识,而我们能在一些空闲的时间提前学了,那是否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呢?
事实确是如此,我当时毕业时就坚定的选择了零售行业,当时AI又很火,我粗暴的想法是AI+零售未来应该会有很大的就业与成长空间,所以大四这一年学习了很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内容,从基础的统计、概率到优化论,到实际拿Python去应用神经网络计算一些简单的分类问题。乃至于后面的本科论文也是做的神经网络的课题内容,都是为了期望能够对最前沿的技术很较深的理解力。
然而当时我拿到的仅仅是一个互联网的运营岗,压根就不需要懂技术,更何况算法了。所以当时学的这些内容在我工作2年内,一点都没用上。
而第3-4年,我因为对机器学习有了基础的理解,在承接搜索、推荐工作过程中得心应收,且在不同的业务线都做出了一些成绩,也为我越来越顺的职业生涯助力了一把。
所以,如果你很早就明确的你要走的方向,那么有些东西,你可以提前学,当真正开始接触到的时候,你会比别人更快上手,并且做得更好,资源也自然会向你倾斜。
3、跨领域学习,用综合思维解决复杂问题
第一次见到这个概念是在混沌大学李善友的课里见到,后来读《穷查理宝典》才知道源出此处。
解决一个复杂问题,需要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决策、创新解决方案、资源整合、沟通推动、复盘总结等,这就意味着考验的是我们的综合能力。而单一的学科知识仅是为了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故需要学习若干个常用的其他领域的经典知识。
产品工作中,感受尤为明显。市场和机会的洞察,常常需要从宏观的经济、竞争角度分析,商业模式的分析则需要财会、行业的领域知识去理解,用户及产品则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看普适性和需求,而最终的落地到市场推广,并不断做大。就需要营销、金融等领域知识。
感受最真切的是,最近一个帮助我晋升的项目,就是从广告领域习得的知识,启发后落地到零售,并带来了较大创新和业务价值,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所以,在读书时,还得抽象问题用哪个领域的知识能解决,去研读就好了,一定会豁然开朗。
三、不断夯实体力、脑力、心力
体力是万事之源,一天睡8-9个小时必不可少,偶尔加班没睡足,在最近的假期里也得补上。同时持续的锻炼,以前我经常会一个人去跑步,但是坚持不下来,后来打篮球之后,发现这种方式既能锻炼,还能社交。于是我这一年坚持每周早上8-9点起来打2-3个小时的球,以保证充沛的体力。同时在球场上还能释放许多压力,产生很多欢声笑语。
脑力,保持清醒、可深度思考的脑子是工作高效的基础。休息好了,身体好了,就需要把时间管理做好,每天早上梳理今天要做的几件事,定了优先级后就安排去做,同时有空闲时间就会思考自己最重点的那部分工作接下来如何开展推进。
心力,这个是我认为最难的。我想我从一个薪水微薄初阶运营,逐步转岗产研到走上职场的快车道也是由于这份力的功劳。它又回到了你的人生观,如果你相信你的人生观可以实现,如果你的家人朋友能给你这份相信,剩下的就是你不计得失,一往无前了冲了。
四、做坦诚的人,广结善缘
家人、爱人、亲戚、朋友、同事,坦诚沟通、真心交往,在力所能及之处,都伸一把手。命运会安排,在某一时刻,他们会拉你一把,让你一路向前。
Willsland
写于202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