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试论陇南香山(观音)文化对创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观世音菩萨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神,菩萨秉承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宗旨游说天下,表现出来的“爱人如己,鼎力相助”的慈善之心,特别是孝道文化,更加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源远流长的观音文化,蕴含着改善人们道德心理、道德人格、道德规范,从而美化人生和社会的深邃内涵。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陇南香山(观音)文化成为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如能将该地域文化,运用在文化旅游方面,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不可估量。

关于妙善公主道化为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各地流传虽略有不同但大体故事情节相近,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寻得,文云:“蒋颖叔守汝日,用香山僧怀昼之请,取唐律师弟子义常所书天神言大悲之事,润色为传。载过去国庄王,不知是何国,王有三女,最幼者名妙善,施手眼救父序。”[2]而后赵孟頫之妻管道昇居士所撰的《观音菩萨传略》将其具体化、完整化,成为中国观音故事的蓝本。其文云:

观音生西土,讳妙音,妙庄王之季女也。将笄,王以三女觅赘婿。长妙因,次妙缘顺旨,妙音以忤王被贬。后王病疮濒死,乃自幻形为老僧上奏:非至亲手眼不可疗。王以二女为至亲,宣取之,俱不用命。僧云:“香山仙长济度生灵,一启口必可得。”王使臣从仙长求,即自断剜其两手眼,付使臣持去。王服之而愈,往见仙长,果无手眼。吁叩天地,求为完之。于是叙父子之情,极欢。劝王修善,王从之。

        陇南西和也是观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末《渡迷船》与《汉阳舟子集》(民间文学)《香山宝卷》记载久远,内容描述的故事发生纪年、地名人物极为详细,完全符合现今的地点、地名。当地的戏剧《香山还愿》、《火烧白雀寺》在陇东南地区上演几十年,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一直以来,佛道两教人们信仰观音,人数占的比例极高,释道两家诵的“黄经"末页也有西峪佛国之记述,我们查阅很多黄经,确有同段此经文。经文

并非近代添加,或许在编撰该经时就有了。西礼一带,自古以来当地的人们遵循观音文化精神“真善美”,“慈悲、宽厚”等美德,并将观音故事口耳相传至今。

        陇南的观音文化能得到社会认可,是佛教向中国内地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大转折点,中国式观音菩萨(俗身)的出生地在陇南,观音菩萨由男相变女相,广施慈悲心,传播中华孝道精神的开端在这里起步。真正认知观音文化中的“真善美”精神,它可陶冶世人情操,让人们对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修德积善,造福人类。观音文化不是单一的宗教文化,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正能量文化,它让世人以慈悲,孝顺等行为为人生宗旨,建设和睦家庭,创建和谐社会。

    依托当地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增加农村经济收入,陇南的观音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大计,在建设美丽乡村之际,提倡弘扬观音文化,传承中华孝道美德,提高人们素质涵养犹为重要。观音文化中的“真善美”精神,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门社会美学,其主要显现在:

      在爱国和社会和谐上,观音菩萨以智慧慈悲仁爱的教法,告诉人们以平等心对待处理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用菩萨精神根除人们的占有欲望,净化心灵、倡导慈悲、平等和平,有助于降低纷争、减少争端、消弭冲突、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在家庭和与人相处方面:观音文化以“自在人生、慈悲情怀”为主题,体现修身自历,注重自我完善,实践身心和合,弘扬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互敬和爱、世界和平的“六和精神”,进一步突现中国式观音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上的博大精深。

      社会和处世的内质若离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就会成为精神的废品。历史已经证明,不真的文化不能感人,不善的东西没有价值,不美的文化没有艺术元素。美育是让社会大众懂得什么是精神垃圾什么是精神营养。美的内容是无比宏大的,它具有善良、真诚、质朴、纯洁、高贵、典雅、深刻、宏伟、喜乐、平和、节制、恩慈、庄重、超越等品质,都是正能量的特质。所以,以观音文化美德教化民众是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不能依靠单一性的宗教信仰去看待,应该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观点去看待观音文化。

它无时无刻在陶冶人们情操,倡导人们树立当代主人翁精神。贵在以德化怨,以善化恶(而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导人们放弃往日的恩恩怨怨,团结邻里关系,与人和谐共处,去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目前,新疆昌吉市,四川遂宁市,河南平顶山市,河北南和县,陕西耀县,浙江湖州、舟山市,上海等地,都成立了观音文化研究会。其中昌吉、遂宁和平顶山市被先后列为观音文化之乡。特别是四川省遂宁市和浙江省舟山市把观音文化树立成发展地方经济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品牌,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树立文化品牌上,他们并没有视其为宗教文化,而是将它当做社会正能量的文化去树立,去宣传,以文化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所以,文化是旅游业的魂,文化旅游更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初步探究陇南香山(观音)文化的基础上,在涉及观音文化的地方,悬挂旅游宣传标示牌。利用民间集捐资金,在部分景点上,在原来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些配套景点。添加部分公共设施(有些宗教场所的善款,在庙宇健全的情况下,建一些庙宇周围的附助景点)比如:西峪坪遗址周边可增添遗址公园〈观音生处〉;以西峪坪为观音文化起点,利用仰韶石器文化遗址,白雀寺增添经舍。何坝镇铁箍坪观音梳妆楼(石)景点上,把梳妆石周围搞点护理工作和植被,将梳妆楼庙宇内重新设置一下等。小香山庙宇的统一规划和公共设施配套。这些都几乎不需要政府资金支持,而是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合理规划,引导和帮助这几处宗教场所,支配和布置庙宇外的建筑筹划。做好前期文化宣传工作,做好前期与研究观音文化人员的衔接工作。在国家的振兴乡村的大计中,利用当地浓厚的传统文化和观音文化,将这片区域建造成全国性群众和游客们瞻仰观音文化的圣地,借建设美丽乡村之先机,把观音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融合为一样的规划,南北(西峪坪至香山)贯通成一体协调发展”的就地多元化理念,将观音文化与生态环境、民居风貌、农耕文化、乡土气息等元素结合起来,建成集修身养性、康养休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元富民产业示范型美丽乡村。通过以文化牵头,旅游和观光并施的措施,改变乡村容貌,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

        结合本地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乞巧文化,三国文化,氐羌文化,陇蜀故道文化,连接全县全部风景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县域文化品位标志,带动美丽乡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营造和谐社会,利国利民。学术方面设立专门机构,由市县有关领导牵头,结合文旅、宗教、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举办每年观音文化研讨会、论坛、祈福法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高等院校教授和观音文化研究人员,佛道两界知名会长、道长参加,开设新闻发布会,以此提升文化档次。  陇南民间书法爱好者甚多,每年举办观音文化方面的书画交流,征集一些社会正能量的书画作品,每年做一次展现地方文化风彩的展览宣传,与国内一些文化团体作文化和书画艺术交流。还可举办塑像、木雕、石雕和盆景工艺品交流或展览,加工一些各式各样的观音挂件、吉祥物,当地农产品参加活动。为今后的工作铺垫好扎实基础,奠定陇南观音故里和观音文化发祥地的地位。

        观音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止是神学,更是彰显的社会正能量,为大众服务的学说。观音信仰反映出了华夏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它涉及儒、释、道三教,并且涉及哲学、宗教学、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陇南是伏羲生处,更是伏羲文化的孕育之地,同时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弘扬观音文化,传承中华孝顺美德,发挥本土千年文化的优势,营造和谐社会,树立当代人主人翁精神,创建本县文化旅游品牌。以文化推动旅游产业,是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

撰稿人:石和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