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长春市第六医院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据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率为22.23/10万,已成为我国人群的第五大死亡原因,更位列青壮年死因首位。
因此,自2003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公众更为全面地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及对其进行有效干预。
一、非自杀性自伤和自杀的具体区别有哪些?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并且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所认同和允许。换句话说,他并不是企图自杀,只是做出一些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这些行为多见于青少年人群,而且常首发于青少年的早期阶段,近几年关于NSSI行为的发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自杀行为是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使个体在意识清醒情况下,自愿或蓄意地以结束自己生命方式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它通常呈现出一个由“意念——计划——行动”构成的行为复合体,我们也可以认为自杀行为就是明确地指向要结束自己生命这个结果。
听起来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的目的完全不同,那非自杀性自伤的人群就真的不会自杀吗?
二、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有着怎样的关系?
据相关心理学学者及专家调查研究后显示,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学者在对2667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非自杀性自伤 (NSSI) 转变为自杀想法和行为(包括企图)的可能性调查研究后发现,NSSI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32.3%,无NSSI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8.9%。
明确地说,随着NSSI终生发病率的增加,存在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发生自杀风险的可能性也会显著增高。专家在对13396名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后同样发现,在控制性别和心理病理症状等混杂因素后,自杀行为的发生风险与NSSI的频率呈曲线相关。
随着研究的逐层加深,更有学者发现,通过调整抑郁症、家庭功能障碍、心境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危险因素的排序后,NSSI仍是自杀行为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后,自杀行为的可能会显著增加,这点不容忽视。
三、影响青少年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因素有哪些?
对青少年产生非自杀性自伤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种:
个体因素
非自杀性自伤(NSSI) 作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以下有三种性格的孩子身上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第一类是性格易冲动或是情绪调节能力差的孩子;
第二类是对体型外貌持有消极态度的孩子,尤其是在共病进食障碍患者中,这种影响的作用更加明显;
第三类则是从小自尊心较低,容易产生自卑感的孩子。
同时,在众多学者的实验中还证明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性格有关,具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人多具有追求刺激性人格的特征,喜欢参加具有风险刺激性的活动。
童年时期的虐待经历
童年期虐待经历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是最早被关注和发现的,有研究指出,这些童年期的创伤经历与NSSI行为相关的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如低自尊、自我批评、精神病理性特征、对自身形体的消极评价等。
家庭矛盾、不良同伴的影响
家庭矛盾、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同伴影响,也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家庭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同伴关系、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而情绪失调又是同伴、家庭问题与NSSI行为的中间变量。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核心因素,同伴关系不良,尤其是不受同伴欢迎或被同伴拒绝、欺骗,容易导致像抑郁、低自尊等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此外,NSSI行为还具有同伴效应。有很多心理学实验表明,有NSSI行为的学生比没有NSSI行为的学生认识更多的自伤同伴。同伴自伤行为是一个能有效预测个体实施NSSI行为状况的预测因素。
四、青少年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该怎样应对?
目前,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DSM-5)已将NSSI纳入了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这足以说明NSSI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 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当我们发现非自杀性自伤(NSSI)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积极进行NSSI评估,鉴别是否有共患精神科疾病的可能性。大量的NSSI人群会同时共病抑郁症、进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因此需要精神科医生积极处理共患疾病,防止精神疾病对NSSI人群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如发现存在共患疾病时,应尽早针对性给予药物或心理治疗。
针对NSSI人群应加强心理治疗,在一些回顾性研究中曾显示,辩证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均可有效减少NSSI行为。
五、当孩子出现非自杀性自伤时,家人应如何应对?
近年来,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随着疫情的出现,非自杀性自伤也开始涌现,而且并非个例。它们通常出现在青春期早期,在青春期晚期及青年期达到顶峰。
为了让家长们更注重孩子在情绪上的宣泄,让孩子们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有两种有效方式,帮助他们能够更早地识别非自杀性自伤,以免对孩子造成的难以挽回的损害。
1.早期识别。很多孩子出现非自杀性自伤时一般都会有迹可循,例如夏天穿长袖子(用来遮盖伤口),在换衣服、洗澡时有意回避家人等。当出现同时共病其他心理疾病时,孩子可能出现饮食、睡眠等变化,也可能出现回避社交、情绪低落、心烦、焦躁不安等症状。
2.不指责、不忽视。很多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孩子被父母发现后,家长往往会因为受到事件的巨大冲击而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进而指责或者回避孩子的自伤行为。孩子的自伤行为是孩子心理上“生病了”,是所谓“残酷青春”的一部分,也是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问题。如果父母采取指责态度,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使自伤行为更加隐蔽,使得孩子更为严重的问题被掩盖,难以暴露出来。同样,如果父母采取忽视态度来处理孩子的自伤行为,可能错失孩子自伤行为的最佳干预时期,从而导致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如果当孩子出现自伤问题或严重的相关情绪问题,家长应尽量温和、耐心、不带评价的逐步了解孩子,并尝试探寻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家长还要积极寻找专业人士帮助,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