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过的电影之《钢琴家》

    《钢琴家》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钢琴师》改编的。《钢琴师》一书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席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怀揣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用朴素的语言,平淡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惨痛经历。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 席皮尔曼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有幸躲过集中营的噩梦,被迫开始逃亡生涯,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随时处于死亡的恐怖阴影当中。

      逃亡中遇到曾经做过音乐教师的德国军官威廉·霍森菲尔,他对德国的暴行深感失望,深深的被席皮尔曼的钢琴声打动,决心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帮助席皮尔曼苦撑到二战结束。后来这位正义的军官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

      和儿子一起看这部电影,心一直揪着,身体都紧缩着,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令人发指,死亡的恐怖随时随地随便就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犹太人身上,他们每天就在头上悬着一把刀的阴影下屏住呼吸苟且偷生。

      席皮尔曼是一个艺术家,也很软弱并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他很幸运总是得到朋友的帮助,最终活了下来。在最绝望最恐惧的时候,音乐始终是他心里埋藏最深的渴望,是身处绝境一道温暖的光亮。面对钢琴,却不敢触键不能发出声响,悬空手指弹奏,旋律在他的脑海里,在他心中奏响从未曾淡去。德国军官让他弹琴,他虽然形容枯槁犹如乞丐,但当他的双手触到琴键,冒死勇敢弹奏出波兰舞曲,展现出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浑身散发着坚决和高贵的光芒,一路逃亡颠沛流离的辛酸苦痛化作手下悲怆激越的琴声,震撼了德国军官,震撼了屏幕前的我们。

      看资料知道,后来席皮尔曼请求波兰政府出面解救在俄国战俘营的霍森菲尔,未能实现。俄国人认为霍森菲尔说他帮助犹太人是弥天大谎,最终杀害了他,让人唏嘘。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久久不能平静。

      能平静的活着,平常的活着,平安的活着,平凡的活着,平淡的活着,真好。

      和平,全世界的愿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起看过的电影之《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