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同学
01
昨天刷朋友圈时,我又看到了“学会某某技巧,月入十万”的海报,当这样的信息被反复灌输太多次之后,我本能感觉有些无聊。
这类似于将漂亮的女孩比作花朵的人,第一个我们觉得他有创意,第二个我们觉得他会抄袭,第三个我们会觉得他没脑子。同样的,我也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在反复的呼喊与造势,在信与不信之间,我们的信任感终将丧失殆尽。
很多人,他自己都没能月入十万,却在扯着大旗,教别人如何月入十万。
02
这些年,我们放下了曾经追过的男孩女孩,转头开始追斜杠青年。
那么到底什么是“斜杠青年”?
百度百科这样说: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里有几点关键元素:多重职业、多重收入、多元生活,而这三点,是我们很多人所不具备的。因为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向往,所以自然而然喜欢他们——他们看起来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他们仿佛活成了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仅靠业余爱好便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一点从很多青年追捧大冰的书就可以看出来,而大冰,也给我们做了最生动的斜杠展示:作家/主持人/酒吧老板/流浪歌手……
于是乎,斜杠青年成了自由的代名词,超越了个别现象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究其原因,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大众心理、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新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成长,大量的产业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平台应运而生。整个社会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崇拜,而在心灵最深处,其实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放大。
慢慢的,我们开始将父辈强调的稳定扔在一旁,丰满羽翼,渴望自由翱翔。
在平凡琐碎的生活背后,是声音越来越大的狂热呼喊:我们不一样!
03
媒体对新事物的展现,总会结合其他元素,让它们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加吸引人。
所以当我们通过各种媒体去了解斜杠青年时,他们身上的元素总能轻松打到我们的痛点。我们因为买不起房在大城市挣扎,他们却可以年纪轻轻月入六位数;我们因为假期太少放弃了环游世界的梦想,他们却能辞职走遍天下……
归根到底,媒体给我们的,总是我们想要的,而包装之后的人,更像天边闪闪发光的星。同时,这次的星更吸引人,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仿佛就是我们自己。
于是“斜杠青年”就被部分神话了,成为了有钱、优秀和成功的代名词。然后一大批学生坐不住了,浮躁焦虑蠢蠢欲动,他们每天都觉得,同龄人正在抛弃自己。
很多大学生开始找各种兼职,为自己身上贴各色标签,微信名换了,自己的简介花哨了,甚至还没工作,就先印了几百张名片:外联部部长/新媒体资深运营/图书出版人/专业讲师……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其实只是在学院的学生会待过,自己搞了一个几百读者的微信公号,在当地一家出版社实习了一个月,在中小学辅导机构兼职当语文老师……
过硬的实力没有,虚荣官气矫情小毛病,倒是有一大堆。身上的斜杠横七竖八,能立住的,几乎没有。
真正的斜杠,其实并不是这样。
04
在我看来,“斜杠”更多是一种实力经过检验和沉淀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是一开始便盲目追求的唬人的噱头。
斜杠的样子应该是一棵大树,先有最扎实的根基,慢慢长出坚强的树干,然后枝叶繁茂,而不是一块小花园,虽有各种品类的花,但暴雨过后,全部零落成泥。
这也是一名斜杠青年的成长过程,根基和树干是立身之本,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养活自己,让自己衣食无忧。同时,这项能力决不能只是60分,必须不断修炼慢慢做到极致,最后足以超越大多数人。这是第一步,也就是专。
之后各种斜杠的衍生,更多是因为树干而来,或者引来了资源,或者争取了时间,让我们可以有机会做其他事情,并且站在已有的平台上,利用势能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成绩。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女生。她通过自己的文字,在各大平台积累了很多读者,然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之后通过约稿、广告收入和出书等方式,得到了可观的收入。因为她还喜欢绘画与旅行,所以一些旅行社经常付费邀请她做旅行体验师,同时她也开了自己的小画室,周末招学生教授课程……
这样她就慢慢成为了一名斜杠青年:青年作家/插画师/旅行家/摄影师,生活自由,收入越来越多,过上了身边人羡慕的生活。
外人以为她是全面开花,但我们再看她的成长足迹,是先用写作积累了名气和资金,然后再用得到的资源发展爱好,用平台传播出去,逐渐有了多重收入和多元生活。
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先专而后广+锦上添花。
05
写到最后,对于想成为斜杠青年的小伙伴,有几点建议。
第一,树干是一定先要有的,而且必须超越绝大多数人,什么都会一点点,就等于什么都不会。
第二,最开始不要为了钱去做事,因为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也只有不断打磨,才能把事情做好做精。给一件事情附带太多东西,之后它很可能会不堪重负。
第三,好事多磨,速成的东西就像气球,一扎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