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特征《大概念教学》182--186

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为培养学生未来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素养而创设的、具有”真实性”的问情情境。

真实性问题情境在项目化学习中也被称为“取动性问题”而评价中表现性任务往往也蕴含真实性问情境。但这里要指出的是,真实性问题情境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而不是真实。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元性和限制性的表现特征。

1.真实性问题情境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而不是“真实”

希尔(Sh)认为问题情境表现为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一端是完全真实的学习任务“,“连续体的中间是现实世界表现性任务”,“连续体的另一端是需要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基本任务”。实际上,真实性问题情境和非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不能说是一个连续体。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问题情境设计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真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实性”。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未来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专家素养,而非真实性问题情编常常是为了传授专家结论而人为制造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真实性和真实是不能画等号。

可以说,模拟问题情境一方面从客观条件上看,具有成本低、风险小和可能性大的优点。另一方面,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遵循学习的规律,控制学习的进度,以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架,更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素养。

同时,范梅里恩伯尔还提出了三种逼真度,即心理逼真度、功能逼真度和物理逼真度。“心理通真度”是指模拟问题情境复制真实问题情境中所经历的心理上的相似度,比如通过电脑模拟场景学习开车等。“功能逼真度”是模拟问题情境以类似于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方式发挥作用的相似度,比如师生扮演客户对设计方案进行评论。而“物理逼真度”是指模拟问题情填在“看”“听”“摸”,甚至“闻”方面,与真实问题情境的相似度,比如亲身进人现实场最中完成真实的任务。(范梅里恩伯尔等,2015)从逼真度由低到高的序列来看,一般都是先有心理逼真度,再增加功能逼真度,最后有了物理逼真度,和真实或现实的情境非常接近了。或者可以说如果有物理逼真度,一般都有能逼真度和心理逼真度,但有心理逼真度不一定有功能逼真度和物理逼真度。

2.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表现性特征

开放性

条件开放。学校教育中影响问题解决的条件常常是显性的,静态的现场的,清晰的,现实世界中影响问题解决的条件信息则是多样的,而且形态各异。

资源开放。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资源是开放的,这里包括物的资源和人的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工具使用常常被限制,而真实性问题解决,往往需要使用工具。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常常是团队行为,因此需要学会和他人合作沟通来解决。

复杂性

真实性问题情境是开放的,与外界始终保持联系,这也决定了它必然是复杂的。解决问题,背景知识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多元性

现实世界的问题往往具有多元性,一方面因为现实世界的劣根性所致,也就是说目标、条件和途径往往需要人们自己去界定和寻找,并且资源和条件都是开放的,所以有无限的可能。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给人很大的空间,每一个人以及团队的兴趣专长,过往经历、能力水平、拥有资源等都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因此问题解决必然呈现出多元性。

限制性

现实世界的问题情境常常是有限的,包括时间空间以及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同时,限制还表现在条件与条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特征《大概念教学》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