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好朋友不如泛泛之交有用?

《引爆点》的作者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写了很多畅销书,比较擅长写鼓舞人心的故事。在社会科学领域是需要很多学术理论依据的,《引爆点》在格兰威尔所有的畅销书里算是做得相对不错的。

《引爆点》主要想研究清楚“流行”这件事。

在商业上,一个产品可能不经意间就成了流行的爆款。鹿晗在微博上公布了恋情,迅速成了全网讨论的热点。鹿晗从一个小众的明星一步步成为大众偶像,以至于微博的转发次数和评论次数经常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什么娱乐明星的私生活会成为超级热点?格拉德威尔在书里把流行现象的产生归结出了三个法则——

个  别  人  物  法  则

一谈到流行的东西好多人会觉得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停的传递造就了流行的现象,这个是对的,但是问题是好多人下意识的会认为流行的东西是像波浪一样往前推进的,一拨人传给另一拨人,然后再传给下一拨人,整体是波浪式往前推进的。

但是格拉德威尔研究却发现真实的流行并不是这样的传播方式,很多时候流行的东西就是突然一下子流行起来的,它并没有一个波浪似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因为传播方式往往是通过一些个别的人物,也就是一些关键的节点。

这些关键的节点先接受了信息之后再传给其他的普通人,这个一下子就会流行起来,也就是说真正的流行的传播过程不是波浪式的而是网状的结构。这张传播的大网上比较大的节点就代表的是个别人物,他们发挥的作用要比普通人大很多。这些关键人物有三类,分别是“联络人”、“内行”、“推销员”

 联   络   人 

联络人指的是人脉关系特别发达的人,《引爆点》里有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1775年,在波士顿马房里干活的小伙子听到了英国军官的谈话,说是要好好教训一下美国佬,小伙子就把事情告诉了一个银匠保罗·利威尔。

这件事情的背景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当时英美两国剑拔弩张。保罗·利威尔基本是波士顿地区的一个情报站,他在同一天收到了好多线人提供的情报,比如停靠在波士顿港的英国皇家海军军舰周围停泊了好多的小船,小船上的英国船员个个神色匆匆。

利威尔把这些信息汇总得出一个结论:英国人真的要攻打美国人了。他甚至判断出英国人首先想打的是波士顿西北的列克星顿镇,他们想去列克星顿逮捕两个当地的领袖,所以利威尔就骑着一匹马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传话,这个消息就像病毒一样在波士顿地区全部传开了。英国人也因此打了败仗,保罗·利威尔骑马夜行的故事就成了美国历史上非常经典的口头传播消息的案例。

保罗·利威尔同时散布这个消息的还有威廉·戴维斯,两人传消息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是效果却大不相同,这就说明两人的社交天赋是完全不一样的,利威尔是天生的联络人。

信息传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一个理论叫做“六度空间理论”,意思是说六层关系之内我们就能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发生联系。这个理论源于一个社会学实验,当初社会学家组织了一批人,给他们一个名字、地址和这一张纸条,然后让他们想办法把纸条交到名字和地址处。

一般人接到这个任务是先看看这个城市有没有熟人,有熟人的话就想办法找到熟人,然后让熟人利用他在本地的关系网去找到这个人。最终就发现一般通过六步之内就找到这个完全陌生的人。

最终还有一个发现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研究人员就发现大部分参与实验的人绕来绕去要把纸条递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手上,总有那么几个人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找过的。

所以“六度空间理论”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咱们常听的那种,它的实际意义是说某个个别人物跟其他所有的人相隔仅仅有几步之遥,我们就是通过个别的人物和外部的事件发生联系的。

格拉德威尔还说了一个可以去验证这个结论正确性的办法,拿一张纸出来并且列出关系最好的40个朋友,不包括家人和同事,列出之后就仔细想一下最初是怎么产生联系的。最后汇总一下很可能就会发现在人际关系里面总有那么几个人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部分人测试完了之后其实都是符合这个结论的。

联络员是非常擅长交际的,但并不是目的性特别强的交际,而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乐此不疲而且他们的爱好非常广泛比如保罗·利威尔喜欢钓鱼、打猎、打牌、看戏,还参加很多的社交俱乐部并且特别乐于助人,所以他说英国人打过来这个消息的传播效率就非常广。

联络员传播信息不仅仅是依靠认识的人多,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弱关系理论”,研究发现了56%的人都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然后18%的人是通过招聘广告、猎头公司炸到工作的,自己申请到的工作岗位的大概是20%。

可以看出来通过别人介绍找工作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社会学家进一步去研究发现靠人介绍拿到工作的这帮人有56%的人是靠那些偶尔才见过一面的人给牵线,还有28%的人是靠很少见面的人,只有16%的人是靠跟自己经常往来的朋友亲戚的推荐拿到的工作。

这个结论就是说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关系比较淡的关系发挥的作用比那些发小、死党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因为死党、发小儿生活的环境非常接近的,接触的圈子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能给推荐一份好工作的概率肯定不大。而那些所谓的泛泛之交就不一样了,他生活的圈子可能就跟你不一样了,这些人跟你就是一种弱关系,所以弱关系推荐工作的效果要更好。

联络员就是处于人际圈子里面一个中心的位置,四通八达的人际关系大部分也是弱关系,而他们就非常善于利用弱关系达成一件事情,这就是他们能发挥出联络员的巨大威力的主要的原因。

弱关系原理反映出一个道理,跟处于弱关系中心位置的联系人关系特别近的话,可能拥有的社交能力就特别强。同样的道理,一个观念要流行、一个产品要变得流行也是需要掌握大量弱关系的联络人,这样成功的概率才越大

  内      行 

因为联络人要负责要把信息最大化地传播出去也要依赖别人给他提供信息,那别人提供的信息质量是高低不同的,所以要通过内行来高效率的判断信息的价值。我们身边有很多购物达人、数码达人、化妆品达人,这都算是一种内行。

内行跟外行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心态问题,一旦发现了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之后,他们就非常有动力它分享给别人,也就是意见领袖。一个小众的产品如果想变成非常流行的话,就要找到一帮内行的人,想办法打动他们,然后他们在用他们的话语权去影响更多的联络,然后联络人再把信息传递给好多的普通人,这样一个流行才能做出来。

互联网做产品的方法论中的“种子用户”或“天使用户”并不是随便拉一帮人,通常要求这个用户是行业里的意见领袖。比如小米手机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就是在各种手机论坛上手工拉起来的。

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北大硕士张天一,他自创了一个湖南常德的米粉品牌伏牛堂,他就是用种子用户的思维去做米粉,让用户参与到米粉的研发过程,主要想让在外地工作并且怀念家乡米粉的那群人。

他找了50个朋友,然后给每个朋友分配任务,让他们去微博上搜关键词并且每个人检索50个人,这样检索出来的2500人就是他的第一批的种子用户,这样在种子用户的基础上,他的互联网米粉的品牌就做起来了。

 推  销  员  

有了联络人和内行之后就等于有了一个非常高质量的信息源头和强大的人际关系网,这时候还需要推销员才能形成流行。为什么需要推销员呢?拿美国独立战争的例子来说,保罗·利威尔把消息传播完之后也会有很多变数。

比如有一些人会心存疑虑,因为英国的职业军人训练有素、装备先进,而我们去对抗不类似于自杀吗?也有不熟悉利威尔的人,他就会怀疑情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要想达到消息传播出去之后,所有人都会行动一致,还需要推销员说服所有的人都接受这个消息。

这就是推销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推销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是要善于谈判、善于说服其他人。每一家公司的领导基本都是这一类人,他们都特别擅长说服别人,CEO主要的职责就是把公司的价值观、愿景、产品对外推广出去。

一个推销员来为什么能把东西推销给别人,促成所有人去追逐同一种流行的东西?其实推销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有比较强大的暗示能力,并不是他们多么巧舌如簧。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摇头实验”,让一批学生去听录音机里的新闻节目,节目说的是大学高校要把学费从587美元提高到750美元。研究人员把听节目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要求他们听新闻的时候要不停地点头,第二组要求他们听新闻的时候要不停地摇头,最后一组作为对照组就很正常。

三组对比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第一组人认为提高学费是有道理的,第二组人认为提高学费不对,第三组的观点就比较正常,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这个实验就说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面上好像跟意识、认知没关系,可是它却足以改变人们的认知。

而且还有实验证明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认识,还可以改变行为。比如里根总统和竞争对手竞选总统的时候,电视台直播辩论,其中有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在里根总统演讲的时候脸上的微笑比平常稍微多了一点,结果所有看这个电视台的老百姓大都支持了里根。

正常来说,这些老百姓并不是特别亲近里根总统的共和党,但是这个节目播完了之后居然这么多人支持里根,所以好多人就怀疑跟主持人的面部微笑有关。主持人微笑太多,所以误导了大家的选项。

所以,只要是做一种暗示,不管是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会对说服效果造成一个非常大的影响,而且有些语言学家还研究发现两个人谈话的时候的动作、姿势会出现和谐同步的效果。这就说明了动作、语调、语气、语速这些细节的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完全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更不用说看法和认知了。所以,格拉德威尔认为销售员具有超过常人的感染力。

其实,去观察身边特别善于说服、善于推销的这帮人就很容易被带到一个跟他一致的状态里去,这就是为什么推销员能完成说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爆点:好朋友不如泛泛之交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