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滴滴强奸案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一般不追热点,也追不到热点,一个是体力不行,一个是也写不过时政公众号。


最近想必大家已经被漫天飞舞的关于滴滴强奸案的文章和评论刷屏了,愤怒、谴责、遗憾是所有的文章和民意的主旋律,甚至有自媒体直接将矛头指向滴滴CEO程维,如果程维不下台或者滴滴不倒闭,那根本无法平民愤。


首先,对于被害者的死确实值得遗憾和惋惜,对于滴滴公司之前的不作为,也确实是值得问责和质疑,在司法机关宣布本案最终结果之前,滴滴公司应该是目前除犯罪嫌疑人之外的第一连带责任人,这个是没有异议的。

第二,我先申明我虽然对滴滴也没有什么好感,但对于网上一面倒的口诛笔伐滴滴,几乎看不到不同角度的声音,是我写本文的目的。

第三,对于很多网民简单粗暴的回应,比如怒卸滴滴改用其他打车app之类的行为,这有卵用吗?就算有这么多关心「社会」和「民生」的媒体在,我们的社会依然没有进步。



下面就具体来说说我的看法,再次申明我对滴滴并没有好感,也不是为滴滴洗白,只是从我内心而言:


01

对于把滴滴从头到脚骂了个体无完肤的文章,我们来看下几个常见的论证。

比如质疑顺风车的营销方式是偏于「约会」和「软约炮」心理暗示,这个就是诱发强奸案的可能的原因吗?首选,不可否认这个是有心理暗示,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想得到,但是我相信滴滴绝对不只用了这一种类型来打过广告,顺路、方便、省钱之类的宣传口径我相信绝对也用了不少。最后定位为异性结伴通行作为主要的核心营销口号,我觉得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除了有些个案宣传版本比较猥琐,这个我也很厌烦)

试想一下,你作为开一个正常开顺风车的男士,你是想拉的客人是糙爷们多点,还是小姐姐多点?就算你是一个正人君子,如果你拉到年轻貌美的小姐姐比例很高,是不是会极大刺激你开顺风车的兴趣?如果你正好是个单身男士,如果小姐姐看起还不错,你愿不愿意加小姐姐一个微信?

好,那换过来,如果你是一个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单身小姐姐,如果你能打到一个干净有礼貌男子的顺风车,如果他跟你闲聊,你会无情的拒绝吗?如果你经常坐他的车,从这位男士的车况和谈吐中,透出是一个条件还不错的适婚男青年,他如果表示想加你微信,你会拒绝吗?

大家仔细想想,滴滴只是说了大家心照不宣的意图,从营销本身来说,我觉得是很成功的。特别是30岁之前的未婚上班族们,你们大部分心里难道不是这样想的吗?



对于网上暴露的某些城市滴滴顺风车司机的群聊截图,充斥着对女性的侮辱和性意淫等言语,ok,确实不堪入目,理论上说这些人都是潜在强奸犯也讲的通。我们反过来想下,当我们堂而皇之在谴责这些司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过这些想法呢?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大学教授学术地位很高,但他有自慰的习惯,或者偶尔嫖娼的行为,但没有伤及无辜,如果不小心被人公布出来,需要否定他的专业性,或者怀疑他人品有问题吗?

稍微懂点心理学的人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甚至阴暗的一面,不管男女,或者说每个人其实心里面都是有多个人设,面对家人、同事、朋友,大家已经习惯了在不同人设之间自由切换,树立不同的形象,大多数人都能维持不同人设的基本良性运转,并不会给社会带来恶性的影响。关键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让与相关人设不想干的人了解自己的多面性(也就是你为什么很多朋友圈你并不想让你妈知道一个道理),这是应该是人性社会大家默认的秘密。

那好,回到顺风车司机的「变态」聊天群,还是那句话,当你是个世俗的男人,你心里难道没有点逼数吗?难道你就没有跟朋友聊过这些话吗?你难道就没有意淫过某个女生吗?那你是强奸犯的概率有多少?

所以,把这个拿来作为指责滴滴公司的论据的男性自媒体们,别把自己太圣母婊了,这种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的做法,但又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让人觉得很恶心好吗。





02


上面说到,关于滴滴本身的责任是跑不掉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希望滴滴真的好自为之。

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我们是不是应该上升到人身攻击的高度,同理,对于一个公司也是如此。诚然,这次的事情足够严重,滴滴的漏洞也足够明显,但是我发现我们有两个定式习惯,一就是特别善于从结果反推原因。二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先来说下第一种:从结果反推原因。这个貌似是自古以来所有总结最好用的一招,大到地球演变,国家兴旺,小到一场球赛,一个决定。

开始说到滴滴被诟病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审核不严,客服拖延,营销恶心,甚至上升到管理层策略。好,这些都是滴滴的问题,一点没错。那是不是每个都是导致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果说客服的问题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话,那其他方面只能说是潜在隐患,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任何潜在隐患都是导致问题升级的因素啊,没错,但是这个并不是个人指责企业的目的。如果滴滴不连续出这两起事故,有多少人会关注他企业内部的问题,或者给消费者带来的安全隐患?第一次强奸案发生后,我们的大V们有号召大家抵制顺风车吗?我们的交管部门有严肃对待这件事吗?假设滴滴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恶性事故,或者我们并不知道,那么又有多少媒体关注网约车的安全问题,关注偏僻路段出行不便的问题?既然我们的自媒体们那么擅长找原因,为什么不早点炮轰滴滴,出了问题感觉你们全都是分析大师一样,所有的证据都挖出来了,这样感觉真的只是为了报道而报道,我觉得很恶心。

我们再来看看,滴滴的出现,跟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脉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半路杀出-解决便利-野蛮生长-问题显现-混沌前行-信用习惯-立法保障。滴滴这个行业,只是在若干依托互联网行业中,需要买卖双方直接身体力行的高危行业,那么必然就会有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这里并没有对死者不敬的意思),只有出现问题,才能不断促使行业纠错走向健康的发展,慢慢的去降低事故的概率。所以,从概率上讲,就算安全措施再完整,制度再完善,始终还是会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还是会有无辜的受害者,那我们是否就应该否定一家公司,否定一个行业,否定整个互联网呢?教训可以总结,但是这种人身攻击式讨伐让人觉得很反感,就像一群朝阳大妈事后在说,我就知道你这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说毒奶粉,毒疫苗是人品问题,大家吐口水是泄愤没任何问题,那么滴滴这次的事件确实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严重的运营事故而已,还没有上升到企业和管理者人品有问题的角度。你们若真的关心受害者家属的感受,就不要反复说施害者有多么的无耻,这样只会加深人们对社会的仇恨。





03


最后来说下,关于社会和官方的处理方式问题,即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每次一件恶性事件发生后,一系列针对此种事情的规避指南和补救措施就出来了,比如说之前程序员连夜赶出的疫苗的查询功能,这次的出现的各种应急报警办法,交管部门紧急约谈滴滴。ok,这些做法也没有任何问题,确实应该立即亡羊补牢。似乎大家的思维定势都是解决相关问题本身,说句丧气的话,如果一件恶性事情刚发生,又经过媒体的渲染,那短时间内再次发生概率道理又多少,相信其他犯罪分子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傻到干同样的事情。那么,过了事件的热度期,又有多少人对这些问题和防范措施那么在意,毒疫苗、阴阳合同、me too运动,我们现在这个时间点再想想还那么较劲吗?

再热门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定关注和重视程度都会慢慢消退,这个是人类社会的本性,我们无法规避。那个人觉得,与其当下解决一个问题,不如把一切有类似关联的行业都重视起来,一起来想规避问题的措施。

比如,滴滴是属于互联网行业的共享经济板块,那么相关子行业还有很多,比如共享单车、充电宝、车位、租房等等,这些跟本案有没有类似的隐患?我们在谈论滴滴的制度有问题的时候,那么其他类似的行业是否都有问题?比如,我自己在做的一个共享短租行业,其实我也随时担心房客会不会在家里吸毒,甚至杀人,又或者一把火把我的房子烧了?我们是不是该在房间内装监控装置,房客的隐私该如何保护,房东的权益该如何保证?

又比如,如果一个外卖小哥入室将女客人强奸了,这次被口诛笔伐的是不是又变成美团或者饿了吗?是不是又要将这些公司营销手法,制度漏洞全部掀个底朝天,从而要求国家取缔快递和快送行业?





说到这里,大家也知道我想表达的什么意思了,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也确确实实给整个中国社会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模式带来了效率和收益,就像中国的GDP一样,正是因为高速的发展,才有这么多漏洞。魔鬼总是和天使同行的,所以当某些行业出现恶性事故的时候,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人民可以用人民币和脚来选择,没有必要乘人之危使劲踹黑脚。

当然,做错了事的企业,受到批评,受到监督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没必要因为一些个案就对某些公司,某些行业,甚至整个互联网产生大规模质疑和抵触。这里再次对受害者表示哀悼和深深的同情,说句不恰当的话,希望受害者的死不是白死,而是对整个社会有价值的,正式因为无数的血淋淋的案例,才导致了公司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人类自己的进步。

所以,第二次强奸发生后,并不全是滴滴一家公司的错,之前整个社会的无视和纵容,我们都有责任。我们在谴责滴滴的时候,除了寄希望行业更加规范,法律更健全,我们想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家人,保护女友、保护妻子、保护女儿吗?



说些题外话:

共享经济的宗旨是尽可能提高卖方物品的使用率,同时给买方经济实惠的价格得到服务。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权益、风险和收入的博弈。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类产品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评估是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种风险,如果出现问题,自己能承受的度是多少,再决定是否应该使用这种服务。拿顺风车为例,其实司机和乘客都有人身被伤害的风险,只是女乘客的风险更大而已,希望的我们社会公知和自媒体与其在事后口诛笔伐,不如平时多写一些风险教育的科普文章,帮更多的人知道共享经济的利弊。作为平台方,也需要尽可能客观的向用户传递风险和责任告知义务,不要为了业务发展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告知,这样只会让你一步棋走错输全局。


这里再啰嗦下,对很多年轻小姐姐给个忠告,打车虽然舒服,但不管是顺风,快车,还是专车,理论上都有风险,因为你永不知道坐在前面的司机心理有多阴暗。如果自觉得应变能力比较差或者弱小的女士,不紧急的话,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省钱又安全!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谈论滴滴强奸案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