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笔记01

花99大洋剁了这本被罗胖和脱不花称为改变他们认知的奇书。中国史纲课程刚上线的时候,我就订阅了,原因有二:其一,历史,是我喜欢的学科。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不管是小时候读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还是中学时期收看百家讲坛的历史系列,亦或是大学研究生期间不间断的看《晓说》,我总在期待历史给我带来的思考与快乐。其二,施展老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牌子够响亮。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施展便是大家,是名师。找个好老师,是高效学习的捷径。没听罗胖过多的介绍,我毫不犹豫的买下课程。好在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要有新的角度,新的细节,很多历史问题都值得人们重新思考。

中国史纲,这门课,只有50讲,基本上每4讲讲述一次较大的社会变迁。我泱泱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不够听啊!后来得知,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一本书《枢纽》,50万字的大作,用一个我们不曾想过的视角解读3000的中国。其实在听中国史纲第一讲的时候,我就被施展老师的角度震住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为中国史?是汉族史?还是超越汉族之上的?首先,我们连中国和中原的关系都没搞清楚,谈什么中国史?

何为中国史?大概历史课本里是怎么讲,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怎么接受的。夏商周、秦统一六国、东汉末年分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完了。按朝代理解中国。谁在中原的土地上称霸,谁就是中国的王。那草原地带呢?游牧民族呢?边疆地区呢?高原地区呢?中国≠中原,中国人≠中汉族人。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概念。

施展老师笔下的中国史,以中原地区的发展为主线,以农耕文明为经济依托,以草原—中原的关系为秩序的生成线,以中原—海洋的关系为秩序的传播线,向我们展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得到”的中国史纲课是由一位研究世界政治的老师来主理。因为世界观才是全局观。

收到《枢纽》时,我懵了,再厚一点儿就赶上《中华汉语词典》了,随手翻翻,内心隐隐害怕,是本难读的书,仿佛在看学术文献,想必能成为睡前最佳读物。同为罗家人,人家罗胖就能啃下这书,还能为他背书,而我,却连读都读不下去,丢人。为了能认真消化这本著作,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我决定,每看一部分,就写一篇文章,用输出倒逼输入,更文字逼迫自己吸收,思考。真正的吃透一本文献类的著作。好了,flag立下了,千万别打脸。

导言+绪论,读了一个礼拜。施展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比如,“超大规模国家”,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超大规模国家,人口与财富,国土面积与帝国内部秩序,是解释中国超大规模性的两个原因。其次,在讲述中国历史经历的复杂变迁时,作者提到了划分历史阶段的重要因素——“社会结构”,从商周之际的封建社会,到汉唐之间的豪族社会,再到宋清之间的古代平民社会。社会结构的变化深深的影响着帝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对力量关系。这与我在“得到”的“每天听本书”中听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有异曲同工之处。

绪论一共分为两篇,上篇是哲学篇,从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开始,告诉我们,天子领受天命,被授予天命的人才拥有统治的正统性,周武王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第一次把自己通过天命与“天下人”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周天子不再是周人,而是“天下人”与天命的连接人。抹去了民族和姓氏的差异,同为天下民。天子便也不再是一家之私主,而且四海之共主,所承载的不再是一姓之兴衰,而是天下之运数。

再讲到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国占据欧亚大陆的中部和东部,是轴心文明国(具有无法剥夺的原生性文明),其地理条件有森林地带,草原地带,受西边草原环境和南部农耕影响的中国东北(东亚秩序的地缘轴心),中亚游牧地带,华北平原黄土地带(自然环境的优势、降水量与土壤的加持滋养出庞大的人口与财富,是中原文明最初的核心地带),长江中下游流域(后期东亚帝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丘陵(因交通不便而导致家族势力的壮大和保存)。所有的文明,孕育,发展,导致社会变迁的农业技术突破,朝代更迭,都与地理位置和空间结构密不可分。

读史,怎么解决当下的问题,比方说,中国历来倡导的国际政经新秩序怎么建立;在新一轮反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如何应对其他国家的挑战。施展老师说,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决定了当其卷入世界秩序时,不可避免的因自身的体量而重新定义着该秩序,并将形成秩序内部的制衡机制。

本人实在是才疏学浅,只能提炼出这几段精华,光是一个绪论的信息量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书中还有更多的知识营养我没能力表述,施展老师的博学令人钦佩,唯有认认真真啃下知识,才对得起这超大规模国家公民的身份。

期待笔记02。

你可能感兴趣的:(《枢纽》笔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