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思考:
——如此敬业的中国教师为何都在学国外教师的概念或理论?
——如何从在职教师教育的视角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
——专家型教师、教育家有哪些表征?形成的路径有哪些?
1.问题的提出:源于调查
名师认为,哪些专业活动更重要?
哪些因素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校本教研问题出在哪里?
结 论:
——亟需提升“典型”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如集体备课、听评课、教研组内学习、公开课、课题研究。
——不能忽视“非典型”校本教研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如阅读专业文献、同事间自发的讨论、校外交流或研讨班、听报告。
——听专家报告与课题研究仍然是教师认可的。
——正确面对参与度“小(学)高中(学)低”的尴尬:越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参与度越低
2.教师专业及其发展
教学:一种完整的专业实践
(1)何为教师专业?
何为教师之专业?通过各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教师专业涉及下列三大范畴:专业知识(应知:儿童+学科+发展自己);专业技能与实践(会做:用学科教儿童+反思)和专业品质与精神(愿持:专业伦理+信念)。
发展路径:一体化,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规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领域一:教育信念与责任
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相应的行为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
领域二:教育知识与技能
具有了解儿童的知识与技能
具有教育儿童的知识与技能
具有发展自我的知识与技能
领域三:教育实践与体验
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六大学习领域
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三种功能指向
(2)教师专业发展什么?
通过各国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共同的趋势是:学会理解、尊重学生,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实践技能;具有专业反思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专业合作的品质。
132位名师认为:需要哪些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表征
(3)重建校本教研与教师研究
——涵义:重塑一种观念
改变对“教师专业生活”的看法:还灵魂于教师——我思故我教,不是“你思让我教”
改变对“教学研究”的看法:基于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我”研究“我”的教学
改变对“制度”的看法:从“约束人”走向“解放人”——学校搭台,教师唱戏
校本教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在职教师教育观念或行动哲学,避免乱套某种做法或经验,或把“榜样行为”模式化
它通过提升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品质以促进“学校中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仅当作一种“校内开展的教研方式”
它是一种基于教师的发展需求或困惑、倡导自主与合作产生新知、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制度保障的在职教师教育
——校本教研三大技术要素
——“教师研究”再概念
三种不同取向的研究
教师研究的路径和进阶
①自我反思
事件记录:记录关键事件
与人比较:把别人当镜子
自我批判:分析镜子中的我
——不会反思的人其实不是人;偶尔反思的人是凡人;持续反思的人是专业人员;持续思考一个问题的人是专家。
②同伴互导
目标发散:随时随地可以讨论
目标聚焦:有明确的目标与简单任务
目标多重:复杂任务且有明确分工
——合作是教师的专业品性;合作体的要素:有主体的意愿;有明确的分工;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
③专家引领
构件支持:帮助教师突破难点;提供方法
支架支持:经验的组织化;问题解决的出路
心智引领:思路、观念、思想的启迪;概念化
——焦点:教师个人化的专业特性。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教书匠只有方法,而教育家不仅有方法,而且有解释该方法的思路(大观念)。
聚焦教师研究的意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时期,对课堂的探索意义非凡,不管是从政治的高度,还是从专业的角度……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旨在使学习增值
动力值——更想学
方法值——更会学
数量值——知识与技能获得更多
意义值——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更有意义
4.走向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的表征
如何说好自己的故事:做-说-写
教师们总以为自己:做得比说得好;说得比写得好,最麻烦的事就是让他们写。
其实,很有可能是:写不出来意味着经常在——胡说;说不出来意味着经常在——瞎做
——光做不说——老黄牛,不适应信息化社会;
——光说不做——老吹牛,那是“后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需要你说好自己所做的故事。
如何积累与认识自己的经验?
——写教历: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或片段的记录,类似医生的病历
——说故事,明确的主题,真实的情景,典型的行为,完整的过程,隐含的理论
——建专业档案,前言,我的教育信条,学期工作职责,课程材料,学生成就,个人成就,反思与发展
如何将自身的经验概念化?
理论的形成:从概念到理论
——主题词(符号):明确的界定
——概念系统(一套关联的命题):有结构;合逻辑性
——方法(核心内容):新颖、独创、科学
——情境(真实性):针对性、局限性
——价值(背后的哲学观):真实存在;代表先进性
我国教育概念的形成——案例1
——李吉林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手段,以能为核心。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
——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以自学为基础,以引导为前提,以议论为枢纽。
——马芯兰四性教学法: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创性。
我国教育概念的形成——案例2
——政治:读想讲练教学法、五步教学法、作业五程式教学法
——语文:六步教学法、三主四式导读法、八步教学法、三步阅读教学法、三三教学法、六环节指导法
——数学:自学辅导法、三算结合教学法、引探教学法、引疑五步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化学三环教学法、地理四步循环教学法、历史六步教学法、美术四步教学法、
需要学习“专家思考”
深度或原点思考:把问题推到原点。如子问题-父问题-爷问题;两张皮问题;学业负担问题
宽度或网状思考:把问题置于大背景或网络中。如期望什么—教什么—怎样教—学会了吗;高考改革
关联思考:把别人认为无关的东西建立联系。如打牌与基础教育;白猫黑猫说;产婆术;木桶理论与课堂教学底线
精致思考:逻辑检验。如“口号”“信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切为了儿童……”
证据思考:效度检验。如课程改革成与败;“中国基础教育好,而美国高等教育好”
一则老笑话
——小张的汽车出了故障,把车子送进维修厂。只见技师一下子就把一个螺丝拧紧,然后开了一张100元的发票。小张有些不服,就问这位技师,为何一个只需要数秒钟的工作要索取高价维修费?技师答的好:开价的计算基础是,拧紧一个螺丝要5元,判断到底是哪一个地方出错并找到那个螺丝需要95元。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
——要改变教师的缺点是很难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优点。
——教师行当主要是做中学、悟中学,我们应该降低对外部培训的期望。
——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不是评选出来的。关键是给教师专业的“悟”的机会和时间。
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新课程变了,教师马上就会变;我们能做的只是与教师总结与分享经验、促进思考、积极鼓励、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