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京城(一)

汪清浅端着两杯可乐,在窗边找了个两人的位置坐了下来,看了下手表,严大姐应该也快到了。

清浅把两根吸管都插好,怔怔地盯着窗外毎一个匆匆走过的人。看着不时有一两个穿着军装的人经过,清浅遐想着:也许不久后这家肯德基店会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吧,如果真能成功进入不远处那家军队出版机构的话。

正想着,就看见严大姐的身影从窗边晃过,正推门进来呢。

清浅赶紧站了起来,冲严大姐挥了挥手。

“等久了吧?”严大姐边走边寒暄着。

清浅急切地想从严大姐脸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严大姐并没有露出一丝兴奋的表情,只是亲切热情依旧。

果然,严大姐吸了口可乐,缓缓地开口道:“清浅,可能希望不大。我等了好一会,才见到政治部的张主任,他说,你这个专业不是太对口,又不是党员,从上到下,阻力非常大。”

“一点希望都没有吗?我说怎么这么久没有消息呢。可明明我上次见他们时,他们表现得似乎还挺满意我的,让我一周内等通知呢?”清浅急切地追问。

“唉,可能当时满意也是真的。但人事这种事,复杂着呢,随时都可能出现变数。清浅呀,你还是太单纯。”严大姐叹了口气,又说:“张主任也没有最后说死,说了会再争取争取。这样,下次咱们备点礼物,把张主任请出来吃顿饭吧。”

清浅表示赞同严大姐的想法,拜托她一定帮忙把张主任约出来。

严大姐是汪清浅的老乡,是清浅亲姐姐最好朋友的妹妹,在北京某大型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这次,清浅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比较麻烦,清浅姐姐托了严大姐帮忙。

严大姐做人事工作多年,认识一些单位人事部门的人,很痛快地答应帮忙。

但汪清浅的情况有点复杂。

1991年,清浅在老家的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XX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成绩免强上线,但统招的名额已满。

就在清浅要与来北京读研失之交臂时,却突然收到该大学复试的通知,前提条件是,要自己找到一个定向的单位,三年研究生毕业后愿意接受汪清浅回去上班。其他的一切和统招生一样,三年学习期间的学费由国家拨付,生活费学校会有少量补助。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九十年代国家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当时,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人才。而高校恢复招生也不过才十几年时间,研究生招生就更晚。为了更快地为各行各业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当时的研究生招生形式有三种:一就是统一招生,学生们参加全国的研究生统考,上线的同学由报考的学校组织面试,决定是否录取;第二种形式就是为一些老少边穷省份定向培养,学生的考试录取与统招一样,就是有一份定向工作的协议。但这种招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名额;第三种形式,是一些急需人才的企业单位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由企业选送人才并支付培养费,学生毕业后必须回企业工作。

汪清浅一开始并不知道学校还有定向生一说。经学校这么一解释,清浅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反正定向的单位用不着出培养费,找个单位签个三年后接收的协议就行,三年以后万一不回去工作问题应该也不大。

汪清浅之所以报考北京的研究生,就是一门心思地想要去北京。北京,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就一直在汪清浅的心里远远地招摇着,让她心驰神往。当初考大学时,虽然知道自己的成绩没有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去不了北京,但她的高考志愿第一栏,重点大学的五个志愿满满的填的都是北京。所以,报考研究生,她的唯一目标仍是北京。

犹如神助一般,当时,比清浅大了一轮的姐夫正好在家乡的县委党校任办公室主任,清浅报考的专业对口,三年后能有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回来工作,县委党校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几乎没有什么波折,汪清浅和县委党校签了一纸定向协议,作为研究生新生顺利入读北京XX大学哲学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漂在京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