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新诂(周南•汉广)

009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本篇可以看作《关雎》的姊妹篇。诗文运用各种比喻,反复强调“娶妻不要好高骛远”。全诗若细分可以分为两段叙事和四个比喻,先来看叙事部分: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翘翘,高扬之貌。错,交错。薪,木柴,这里指可作柴火的树木。
言,语助词,无实义。刈(yì异),割。 楚,荆条。
蒌(lóu楼),蒌草。 楚、蒌,结合上文,这两字都指细小的枝条。
这两句字面意思是:去砍柴,在大树上取些小枝条就行。《诗经》中的“砍柴”是筹备婚嫁的符号。比如,《豳风•伐柯》的“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唐风•绸缪》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都是说男方在筹备物品,准备迎娶新娘。为什么婚礼要准备柴火呢?先秦典籍中没有详细记载。古人婚礼在夜间进行,是确定的。婚礼的照明和酒宴,一定需要大量柴火。 这两句显然还含有比喻的成分。粗大的树木不好砍,烧火又不如小枝条方便。与本篇主题“娶妻不要好高骛远”是一致的。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之子,人称代词。归,出嫁。 秣(mò莫),喂马。驹,少壮之马。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新娘要来了,新郎要把马喂饱。《诗经》中“秣马”也是筹备婚嫁的符号。比如《小雅•鸳鸯》的“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古人婚嫁六礼中的“亲迎”,是需要马匹跑远路去接新娘的。全篇单纯叙事写实的句子,只有“之子于归”,其它都含有比喻的成分。综合以上两段诗文是讲:别再好高骛远,老老实实地筹备婚礼吧。接下来看比喻的部分: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南,远方。《诗经》中多数的“南”并非实指方向,而是指远方。
乔木,高耸的树木。 不可休息,《韩诗》作“不可休思”,“思”应是正字。
汉,汉水。汉水源自秦岭重山之中,向南注入长江。相对于身居周地的人,渭水、黄河是母亲河,而汉水、长江是遥远的存在。
游女,汉水之神女,参考《韩诗》。
休思、求思,即思休、思求。诗文为了押韵,经常动宾倒装。旧解认为“思”是语助词,也可以讲得通,但不够简明。比如《周南•关雎》有“寤寐思服”。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别想着,到远方大树下休息;也别想着,去追求汉水的神女。歇脚乘凉,肯定是要就近;娶媳妇,不能盼着神女下凡。喻义明显,与全篇是一致的。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永,长远。方,木筏。
这两句诗文重复了三次,字面意思是:别想着,游泳横渡宽广的汉水;也别想着,乘木筏漂流万里长江。比喻,做事要现实。 全篇诗义是一位长者在教导子弟:娶媳妇不要好高骛远,珍惜现实中的人,做好婚礼的筹备。还有两点细节值得注意:其一,繁复的婚嫁之礼是贵族家的事情;其二,筹备婚嫁,显然是已经有了婚约。


本文系原创,引用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新诂(周南•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