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个朋友问:怎么才能独立?是不是自己买个房就独立了?我说不是,那只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是’独自生活’的能力。独立应该是一种状态,一种情感上没有缺失感的状态”。
这是张二冬所著《山居七年》中“无非是个仪式感”这篇文章里关于孤独、关于老年生活、关于是否成家的一点总结。
我很喜欢其中的“情感上没有缺失感”这几个字,十多天过去了,仍是常阅常新。
“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只是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在看完全书之后的第一个感慨。
但实际上,能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且将其实现,这在别人看来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于本人来讲,的确是稀松平常的,甚至有的时候会开启一种贤者模式。
以至于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七年一梦,除了恍若想象的记忆,终究什么真实都没有。”
但真的没有么?
②
“对于有自觉意识的人来说,城市是有弥散感的,他们清楚,那些迷失于信息和物质生活里的自我,就是被城市幻象所吞噬的魔”
这是他山居的一个表象原因,另一个表象原因则是“世俗从来都是二选一,要么逃避,压根儿就不踏进那个被人和人裹挟着的混浊里;要么你就在泥潭里,用一生的时间去过三关(家庭、工作、孩子)、度此生,终其一生不得清明。”
出于六根不净之人对尘世的期待和眷恋,我称这两个原因为表象原因。
“我很不喜欢当今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忙碌、拥挤、浮华、不自由,并且低俗;故而我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我离群索居,曲高和寡”
这是我在好多年前就看到的一种关于人生的价值观,你能说这种价值观正确,也能说它不正确:
知道自己厌恶什么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但把基础逻辑搞错了就很有问题:参照物选错了。
你目之所及是干涸、开裂的大地、枯死的树木、烧焦的尸体,便以为全世界都是这样,然后拒绝承认一个雨露滋润、水气朦胧的雨林的存在。
甚至否定自己、抹杀自己:绝大多数的人的生活是这样,我的未来也会是这样,一想到未来我将浑浑噩噩、将不得清明,纠结、难堪、厌恶种种情绪霸占灵台,故而我混沌、放任、故而我吝啬于将自己的弱点暴露于人前,故而我与孤独为伍。
将两个不具备可比性的东西进行比较,以及只看到生活中不好的那一点,这两个东西都足以让你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叼着烟,皱着眉,吐个烟圈,烟雾朦胧中眼神迷离,内心愁肠百结,叹一句:这就是人生。
其实你自己同理心过于泛滥并且用错了地方,以及找错了参照物。
用心理学上一个专业词语来表述叫做“替代性创伤”:看到了别人的悲惨或不堪,自己也感同身受,也觉得世界昏暗了,并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理和行为上的过度反应——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所以有时候长期参照错对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不要太关注那些负面的东西——家暴、出轨、疫情之下的艰难困苦、以及各种鸡毛蒜皮的婆媳矛盾、家庭矛盾等等,不要看太多糟心的事情。
因为你没有那么强大,你解决不了那些问题,并且由于大数据的算法偏好,会持续的给你推送这些东西,看的太多你会毁了你的生活。
并不是教你要做一个麻木冷漠的人,我们仍应心怀正义与感恩、善良与热情,但一切的核心都是应该认真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管好自己,余力爱人。
③
以上,并非是说《山居七年》的作者或这个作品带有不愉、郁闷和痛苦,相反,我极力的向你推荐这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常识,人物篇“永琴”、“遗风遗民”中对特定对象的画像、一些对时代、艺术、对人生的言简意赅的感悟。
很有意思的同时,又能让你收获一份宁静、祥和。
而迷茫的人也许更迷茫,清醒的人更清醒——我到底想要什么?!
二冬想要当下、想要宁静清明、想要和谐,想要舒适;所以有狗有鸡,有鹅有田园有《山居七年》。
另外,回顾它的时候我对“舒适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努力不是为了离开舒适圈,而是为了创造新的舒适圈,让自己始终可以扎根(心安),然后枝繁叶茂(幸福)。
以上,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