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一问——你觉得手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技术时代,手机成为必需品。它便利生活,同样也引发问题。有人把手机当作通讯工具,这也是其根本所在,有人则视它为象征资本,有人用它干起“写作”的营生,有人却对它嗤之以鼻,因为它浪费时间,但是写信又太过繁杂,于是免不了接受现状,只是坚持他的“砖头”,等等。

手机当然不是怪物,也许,能称得上怪物的也只有人了吧。你是可以面对手机的,并非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你只是普通人而已,有血有肉,你会思考。时代推进至此,恰恰与手机产生了微妙的联系。手机怎样推动世界转型?手机怎样改变生活方式?手机怎样造就别样空间?众说纷纭。这些问题显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考虑到它有些大而无当。各位朋友皆是有手机之人,虽牌子不一,于联系玩乐却也通融。那么,就可以从细处入手了。涓涓流水,也是活泼有趣。本期来谈谈——手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懂小生:

人工智能时代,手机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表现。我又有些相信媒体决定论,手机不仅仅是一部机器这么简单,它是人类制造出来的,然而,它也在塑造着人类。到底怎样塑造?不会一两句可以说清楚了。


松山:

手机只是器具,而器的属性由道决定。同样,手机的功用又由使用主体所决定,只有上升到体用不二,道器一如的境地,心方不为形役,也才能游于艺(技术工具)。手机于我意味着一种新的体道方式,一种世界观,朋友圈是江湖,亦是道场,端赖使用者的修为和工夫。


胡蒙:

一座牢笼。


元帅:

手机:那么近,那么远。缩短声音之间的距离,扩大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为手机累,不被手机牵着走,用好手机这个工具在技术,更在人心。


晓辉:

手机仅仅是手机而已。我不在乎品牌,不玩游戏,不善于交际。我有手机仅仅是环境趋使。我有恒定的三两朋友,手机使我们方便找到彼此。手机当然也开拓了我们的视界,了解到不少精彩的人,精彩的事,精彩的东西。但更多时候那些漫天的真假难辨的资讯会淹没我们,如果你耽于此,只会越来越浅薄,越来越粗鄙,越来越物化,越来越空虚,麻木,很可怕。总之,要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我现在知道了,鲜活的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去行动。


春风:

记得第一次使用手机是刚上大学,对于这个新奇的工具,充满怀疑。后来它变得熟悉,网上聊天,和亲友打电话,看电子书,玩游戏……写日记,似乎缺了它就感觉脱离整个世界,好奇—熟悉—依赖,这种变化,又常常令我恐慌,因为心中又有莫名的空虚,在它面前的那个我,有时候并不“我”。如果可以,希望自己能戒掉它,安静下来才是真实的。


杨帆:

手机就是世界。


谭雪臣:

我越来越怀念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了。车马信邮都慢,人心却充满温暖和希望。手机的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今日中国据说一机在手其余都可以不带,方便但没有了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电子缩短为零,也被无限拉远,一念之间就可成可毁,不禁忧心忡忡。离身体越远,越让人畏惧。有时候很想刻意和手机保持距离,让自己回到山水田园手写时间,但总是被大潮带着奔跑,手机已经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安全感都得依靠它,很是沮丧。手机于我,意味着方便也意味着失去,追忆不可及,只能勉强保持一丝灵台清明不泯灭。


侯知佩:

手机是工业文明催生的产物,它天生拒绝农业文明下的慢时光。手机的出现使我们局限在掌寸之间,逐渐忽略了大地、阳光、森林、大自然。有了手机,我们的生命套在了一个定闹钟、消费朋友圈、娱乐无极限、欲罢不能的异化马车上。手机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了它,我们心烦意乱、如坐针毡。手机催生了一场革命。先祖留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手机时代成了笑柄。我们宁愿盯着手机傻笑,也不会再看一次美丽的夕阳。看吧,发一条短信的时间是一秒,发一封电子邮件的时间是五秒,通一次电话的时间是十秒。因为太快了,我们不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不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个时代,鸿雁传书已成传说,马路边的邮筒已成骨灰盒。

唉……有了手机,我们快乐着,我们痛苦着。手机就像一个难以舍弃的机器人恋人,我们和它的关系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手机成了我们唯一的陪伴。试图做爱是徒劳的,手机没有会生殖的肉身。一切都是冷冰冰的,如窗外布满寒霜的月光。我们只是抚摸,抚摸……偶尔,它叫出了声。


蘩:

在备忘录里随时记录灵感;看到好的有故事性的风景和画面拍照;听音乐;刷微博;看豆瓣主页的文章;偶尔翻翻朋友圈……手机是一个伴侣吧,现在的人都太孤独。


弱水三千:

手机可以让我找到我想要找的人,也可以让我找不到任何人。


天空上尉:

对我来说,手机是工具。可能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吧。我们都认为手机只是工具,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们都只是手机的傀儡。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拥抱手机,拥抱技术的。我记得我的第一部手机,是按键机,我爸淘汰给我的,我带着它过完了整个高中。我用它发短信,一条信息可以打到几百字,我用它聊QQ,用它看NBA的文字直播。直到快毕业那个学期,我看到我朋友用手机聊微信,不用打字,直接对着手机说话,太方便了。太震撼了。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坚信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便利和进步。所以,现在我依然认为,手机会让人类生活得更好。出问题的是人们自己,技术无罪。这就好像一个人脚臭,你不能从袜子和鞋那里去找原因,导致脚臭的,永远是脚。


喷火的土地公:

手机是第一性器官,在亲密关系容易被空间捣毁的今天,它先于(甚至是替代了)对话、亲吻、安抚、告别,记录了我关于爱情生活的所有感觉。


蒲敏:

智能手机产生之后,人类与无聊共处的能力大幅下降。我们几乎不再有直面空闲时光的机会。同时,社交网络时代,手机对我而言意味着“我存在”。


李发荣:

这是人手一个“牛铃铛”的时代!话是母亲说的。“牛铃铛”这个比喻很形象,连母亲在不久前都换了智能手机。至今,我用过四个手机。一个是初中辍学的弟弟不要我拿来用的,仅限于给当时的“女朋友”打电话和发短信,里面有一个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我打通关了好几次。第二个是个三星的滑盖,我从大一用到了研一,非常小巧,我时常装在牛仔裤右边用来装打火机和安全套的口袋里。第三个是女朋友给换的,现在她成了我的妻子,叫什么小米还是辣椒来的,记不清了,老是死机,索性放在老家我装日记和情书的抽屉里,不料某一天被母亲翻出来,换了几个铝制的小盆 。现在用的这个,主要是用来微信,内存小,总是显示存储空间不足。我用手机,只要能用就行。微信我经常用,但从不刷屏,对于那些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的人,屏蔽、删除就行。订阅号我关注了近三十个,都是关于文学艺术,音乐摄影的,每天都看,有的只是点进去,看一眼标题,把所有标着红点的都点进去,看一眼。朋友圈人不多,大多是志同道合的,好多学生和家长都来申请加好友,都被我一一拒绝了。用手机买书也很方便,这项技能我两天前才学会,容易上瘾。我不知道怎么开通支付宝,麻烦,懒得去弄,所以每次买书都得向妻子申请。用手机写东西可以,写在便签上,可以反复修改。有一点就是,只要哪一天你离开了手机,你就会浑身不自在,不舒服,惦记,牵挂,担心,烦躁接踵而来。但是,这些都仅仅和你的职业有关,只和你的职业有关,除此之外你不会想到你的父亲,你的母亲。这里的你也包括我,我们,就是这样。


S:

手机对我而言,仅为传递的媒介而已,它既替代不了纸笔文字的温度,也无法取代面对面的交流陪伴;不过庆幸有它,让爱我们的人心安。


智障的王三三:

通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期一问——你觉得手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