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应该多一点儿专注,少一点儿功利

今天翻了up主Shine的历史记录,发现她从15年就开始发文做记录了。这个公众号从她大二持续更新,一直坚持到工作数年。六七年的时间,积累了570+篇文章。多为心情随笔,生活感悟,也有写人写事写书评。

没有特别高大上的内容,也很少踩热点,什么国际关系,金融政治,娱乐新闻,时事动向,似乎与她无关。她书写的是普通人最易读,最能懂的随笔,不时注入一些力量,一些感悟,一些豁然,就像身边的某个文艺青年,用文字帮助自己成长,蜕变。

我常思考,自己的公众号如何展现出来别人“想看”的东西,如何踩到大众的“热点”,如何吸引到大家。思考过来思考过去,发现这基本无解。运营火爆的公众号,也许有些是以“个人”名义注册的,但事实上,他们多有运营团队,其内容从质量到频次,我都无法与之抗衡。没有过硬的系统知识,没有特别的技能,也没有网友急需的各种资源。写文营销,都是我一人自导自演,即兴发挥,满足自己的展示欲罢了,何能“迎合”他人的需要?

想来便知惭愧。曾经自命不凡,以为自己见识通透,满腹经纶,谁知连系统稳定地输出知识都做不到。曾自认为自己文采横溢,落笔生花,谁知到了公开展示的平台,便时常陷入“写了上文没下文”的窘境。更别说满足他人的需求,做大做强,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了。

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知乎,B站,小红书,运营者都不自觉地以“浏览量”“播放量”“阅读量”为重要关注点。毕竟是公开的网络平台,网友的关注量代表着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以及自己工作的成效,对社会的价值量。这东西跟工作很像,在缺少资源,缺少能力,暂时无法为社会输出价值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面。

最简单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小到大,我便惯于把“成绩”当做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这些“成绩”可以是考试分数、体育成绩、社会活动,甚至是个人性格、品行等“软性”标准。总之,一定要有个“标准”,一定要在某个方面有“成绩”。长大后,学会了“待人宽,对己严”,不再以哪个刻板的“标准”来片面地认识他人。但这种“用某种成绩来评价人”的习惯还一直保留在对自己的要求中。运营公众号,也不由自主地以“结果”为最终导向,处心积虑地追求公众号的浏览量、关注量,由此产生了相当的挫败感。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如此。领到作业,收到任务,关注的都是:“我要得多少分(通常是我达不到的分数…)”“别人做得怎么样”“为什么我的分数没有他高”等等。记得上大学时,我曾跟一个老师“打招呼”,希望通过自己的“活动”,让他再多给几分,让我有个更漂亮的分数。老师当然不同意,他还看了我一眼:“劝你一句,野心不要太大。”当时我不是很懂。现在隐约意识到,与其说“不要太有野心”,不如说“不要太功利”。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厉害人,他们的优秀让我羡慕,但背后的艰辛跟痛苦也是我难以想象,不愿承受的。那时候我就明白,不肯经受磨炼,就不会有成绩。抛掉过程只追求最后的成绩,只能让事情变得空洞,浮躁。这些成绩,看上去只是几分,几个字的差别,就像冰山一角,其实它们的背后,代表的是整座山的不同,甚至可以说,代表了鸿沟级别的差距。

况且,有多少人是形式所迫,有多少人是不明不白地“被磨难”,都很难说。

还未真正学会纯粹地做事。多一点儿专注,少一点儿功利。不再拿一些数字一些结果评判自己。在“追求成绩”与“专注做事”间,找到一个稳固的平衡点。努力耕耘,努力增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事应该多一点儿专注,少一点儿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