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寻宝记】没有暖气的古人该怎么过冬天?来看古代奇葩御寒方法~

临近春节,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

北方的同学可以呆在室内,边吹暖气边吃冰棍,享受四季如春。南方的同学除了“一身正气”,空调、电暖气、电热毯、暖宝宝也是齐上阵,还要穿好秋裤、捂好被子抵御严寒。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古时候,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古人,会用什么奇葩的方法抵抗寒潮呢?

【01“辣眼睛”的花椒涂墙法】

花椒我们都知道,吃了能让人体发热发汗。机智的古人也想到了用花椒来御寒,但不是吃,而是涂墙!在汉代的皇宫中,会用花椒捣成的泥涂在四周墙壁上保温。

再挂上锦绣壁毯、羽毛幔帐,或铺上豪华的西域毛毯,就成了所谓的“椒房殿”。后来“椒房”甚至还成了皇后的代称,这就是“椒房之宠”的由来。

【02棉衣不够纸来凑】

对于平民来说,最简单的取暖方法就是穿棉衣,一件不保暖还可以穿两件。如果买不起棉衣,还有性价比更高的纸衣。

唐宋时期,人们会用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防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首选之物。除了纸衣,还有“纸被”、“纸帐”,大诗人朱熹就曾在寒冬时,送给陆游一套纸被,陆游为此作诗感谢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03手炉与汤婆子】

古代也有便携的取暖设备,比如手炉,就是古装剧中娘娘们手里捧着的小铜炉。炉内装有炭火,既方便又暖和。

「清-红铜椭方形手炉」

除了手炉外,还有暖脚的“汤婆子”。用现代话说就是“热水婆婆”,它的原理和热水袋一样,只不过它是用金属做的。

古人主要用来暖脚、暖被窝,据说它的保暖性非常好,放在被子里可以一晚上不冷。难怪诗人黄庭坚称赞它:“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04穿越的“地暖”】

没错,在古时候就有“地暖”了。清朝人在紫禁城中,修建了一条专门用来取暖的地下火道。

只要由太监在地道中点燃炭火,暖气自然会通到紫禁城各处。其中皇上的暖阁则是最重要的地方,不管外头有多冷,暖阁中永远都四季如春。

「暖阁结构示意图」

【05自动加热办公桌】

清朝时期有一种特别的暖桌,桌子下是专门设计的一个抽屉,抽屉中放入炭炉,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火炕。

坐在上面看书、写字,再也不用担心双手冻僵啦。


【06火盆御寒法】

这或许是古时候最常见的御寒方法了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过冬的时候总少不了一个火盆。里面放上暖呼呼的炭火,再烤上几个红薯,多冷都没有在怕的、

「清-《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烘炉观雪 》」

描绘了清代女子,使用炭火盆取暖的场景。

——————————————

【07画图驱寒法】

按照古代历法计算,从冬至算起,过完八十一天后,冬天就过去了。于是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种“九九消寒图”。

它类似现在的填色游戏,人们在冬至时节画上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九片花瓣,共八十一瓣,每过一天就给一瓣填上颜色,等全部涂完,温暖的春天就来啦。

小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风雅,不如等到明年冬至的时候,我们也来画一幅“九九消寒图”,体验一下古人是怎么过冬的吧~

——————————————

【本文为“京鼎动漫”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中华寻宝记】没有暖气的古人该怎么过冬天?来看古代奇葩御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