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四部曲》:直面真实的自我

《那不勒斯四部曲》

比世界更广阔无边的是人的想象——这是我读《那不勒斯四部曲》后的最大的感受。

晚上去操场跑步,网栏那边是篮球场与网球场,看着其他人的快乐投篮或接网球的快速移动身影,或随着流行音乐舞动的小同学。远处小孩子的哭声,带着特有的童稚声音说“爸爸,我们走吧”。天气有点闷热,小腿被蚊子咬了三个包,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

在少年时期,人生的女性偶像是《简爱》中的简。哦,这很俗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简在葡萄架下对爱德华说的那段“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吗....?”。这些话,简的自我成长与爱情故事感动你我。直到我读到这本,我觉得埃莱娜才是真实生活的偶像。《那不勒斯四部曲》包含《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消失的孩子》四部作品,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在《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主要描写两位主人公在那不勒斯的少年生活,后两部则是青年以及中年的生活变化。两个人长达六十年的友谊,有嫉妒,羡慕,痛苦,背叛以及快乐。

在《我的天才女友》这部中,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以“我”的视角描写好朋友莉拉,写莉拉的聪颖,勇敢,不屈,别出心裁。似乎是“我”无法赶上的,“我”默默的模仿莉拉的行为,语言,这样似乎才能“赶上”莉拉。所以我以为书的名字“我的天才女友”指的是“我”的女朋友莉拉。直到“我”的成绩考到了班里的第一名,莉拉赞扬“我”说,“你是我的天才女友”,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天才女友是指“我”,而不是莉拉。这里十分惊叹于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引人入胜,不到最后并不能猜到这本书名字的含义。

在前三部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莉拉,莉拉的人生变化,而“我“的变化是索然无味的,“我”是依附于莉拉而存在的,“我”所取得的成就是依靠模仿莉拉而得到的,离开了莉拉,“我”似乎什么都不是。而实际上,莉拉由于家庭环境原因只上到了小学毕业,而“我”在经历一段人生迷茫后,考上了大学,并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小说,因为优异的成绩而得到丈夫以及他家人的帮助。这里的“我”是十分出色的。在小说中,“我”是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并且很小心的隐藏了这种心理,没有像莉拉那样去勇于反抗。表面是上一个听话的,老实值得信任的女孩子,实际上内心是有一些想法的,只是在与莉拉相处中,隐藏了这一点。但是作者善于描写这种心理,以及各种事情的关联,读起来仿佛已置身其中,惊心动魄,不舍离去。

在最后一部《失踪的孩子》,“我”出版了几部比较有名的小说,在那不勒斯或者意大利都小有名气。也终于认识到莉拉对于“我”的影响,逐步远离了莉拉。更多的是对自我成长的描写。这里由于“我”出版了几部有名的小说,去不同的城市乃至整个欧洲参加会议,对于自我的肯定已经大于那不勒斯曾经带来影响。书中这里的描写如此的真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只有当你取得一点点让别人认可的成就时,你的自我肯定才能更坚定一些,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辽阔一些。在这部里,有描写莉拉的女儿——蒂娜,莫名的失踪了。但是在这部的开头和结尾,提及到莉拉在自己的六十多岁年龄,也失踪了,让别人找不到她的痕迹。所以“失踪的孩子”,可能不仅仅是指莉拉失踪的女儿,可能也是指莉拉。这里不得不又一次惊叹于作者对小说名字的蕴含意义,十分的高超。在这一部中,是描写“我”的生活最多的一本,相信在“我”的中年时期,已经能够很好的平衡住现在的生活与那不勒斯曾经带来的影响。“我”来源于那不勒斯,深陷于那不勒斯,又离开了那不勒斯。这是“我”的心路历程。

书中“我”的爱情线,也是出乎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作为现实中的我,对于书中的“我”埃莱娜的选择,表示十分的敬佩。

在写这些感想的时候,我想起《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也是一位女性作家。读《呼兰河传》时,只是惊叹于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并没有感受到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直到偶然机会的机会去到萧红的故乡,那里已经是一个纪念馆,陈列那时的各种耕作工具以及保留的生活的陈设。想到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突然明白为什么作者文字中透露的那种“疏离”。如果有机会去意大利,希望也能去看看那不勒斯这个城市,或许那里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呢。

直面真实的自我,软弱的,贫穷的,希望的,忍耐的,痛苦的,骄傲的,怯懦的,欢快的,开心的的样子。才会给你面对现实的勇气,知道来由,知道归路。这就是最好的。

萧红故居中的雕像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里所表达的仅仅是作为看这篇小说自己一些感想。每个人都是一座信息孤岛,但又会与其他孤岛相连。所以,欢迎讨论留言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直面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