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故事(一)

昨天听007第六课,因为是边卖东西边听的,可能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内容,以后找时间再听一遍。先尝试着凭记忆回顾一下听到的内容吧。

(一)只讲故事不讲理

只听到了这一句,举的例子没听到。讲理不容易被接受,讲故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

(二)说服对方的时候要让人看到利益。

这个似乎是第一个,先不管吧。

例子很搞笑“养老李要比养猪强”。很新奇的故事。

(三)几种故事类型

①目标型故事

②成长型故事(要有逆袭)

③用户体验型故事

课中还穿插了覃杰老师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一个八岁小孩讲写作很容易的故事。

有一句话的印象深刻“自立才成人”也不知道自己记得对不对。

作业是“写一篇自己的成长故事”。

哈哈,我的成长故事很好的印证了苦难是笔财富这句话。

                  ( 一)童年

我是留守儿童,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门打工了。上学之前的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是住在村落之外的林场里的,没有邻居,没有玩伴。我常常一个人坐在门前看蚂蚁,听鸟叫。我学龄前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常常说,“你看你妈,把你送到你外婆家,到底不是还得回自己家,人家也不会让你永远住那儿的。”小小的我,也不知道奶奶为什么常常重复这句话,只知道自己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到了学校,同学们玩的游戏我大都不会,我常常感到很自卑,但好的是,我成绩很好,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我,而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绩会好,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尤其是别人表扬我的时候。那时候,只要一放假,我就喜欢往外婆家跑,我喜欢外婆家的清静。

很快升入初中,外婆家从林场搬到了村里。再放假自己便常常钻在屋子里或拿本书跑到田野里去看。那时候,我似乎很喜欢学校的生活,回到家里反而是无所事从。初三那年,父亲因为常年喝酒而酒精中毒,回来看病。我看他常常自言自语,那种心情到现在我也描述不出来,没有担心,没有害怕,只有更深的自卑,可能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温文尔雅的人,他不像母亲一样常常充满戾气,我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骄傲,我仅有的骄傲在那时候也没有了。

高中之后,奶奶也去了温州,只留我一人在家。那时候的我,最怕放假,因为无处可去,我住过不熟悉的邻居家、亲戚家。其实那时候的我已经能自立了,我宁愿一个人住在自己家,住在陌生人家里我总感觉无所事从,可是没办法,父母把我安排到了人家那儿,一放假,别人就会来叫我。我不得不去,那时候,我开始厌学,想要离开,想去与远方的亲人们相聚,我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没在初中妈妈劝我出去打工的时候跟妈妈一起出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成长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