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君心似我心|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两位“网红”妻妾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流传甚广的词作者是宋代词人李之仪。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

李之仪性格耿介,一生仕途坎坷,可是官场失意的他情场却得意,他的一妻一妾都是当时的名人,如果放在现在是绝对的“网红”了。

他的妻子叫胡淑修,字文柔,是常州晋陵著姓大族人家的小姐,以才学著称。

据记载胡淑修年轻时跟着祖母去到宫中,宋仁宗的皇后拍着她说:你就是胡家那个博学多才又会写文章的姑娘?”

后来正月十五看灯时,相随皇后的贵族夫人有很多,皇后回头问胡夫人说:“你家会写文章的那个姑娘没来?”当时胡文柔正好在后面,于是唤她出来赐给她冠帔。

得到皇后如此厚爱的胡淑修到底有多厉害?

首先是博学多才。

据《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志铭》记载:“(胡文柔)性高严,喜风节,自许与甚重,练达世故,喜论事,于人物取舍,则毫发不假借。上自六经司马氏,更及诸纂集,多所终识。于佛书则终一大藏。作小诗歌词禅颂,皆有师法。而尤精于算数。”

可见这个女子真是不一般,尤其是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竟然精通算数。大家知道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吧?他曾经多次感慨说:假如胡淑修是一个男子,一定是我的益友。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沈括遇到疑难问题经常要请教文柔。

其次,温柔贤惠,治家有方。

一般有才情的女子容易孤傲,可是胡淑修却不在此列。

她会缝纫衣服,她抚育小姑长大直至嫁人,她孝顺公婆为他们养老送终。李之仪时时在监狱或者被贬中度日子,就算俸禄不足时,她也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苏轼在《答李之仪书》(其三)中说:李端叔一生坎坷,但能坚守晚节。正是因为他的夫人贤德,能委屈相顺,才可以让他忘掉那些糟心事。

苏轼让自己的夫人与孩子们敬重胡文柔,实际上李之仪是苏轼在定州时的幕僚,他应该比苏轼小11岁,他与苏轼相识并不早,但因为性情相投,后来互动颇多,两家人之间也来往密切。

等到苏轼又被贬时,胡文柔亲手为苏轼缝制衣服,临别时赠送给他,并说:“我一女子,得是等人知我,我复何憾?”

得到沈括和苏轼的赏识,这个女子果然是不一般,但是这不是她最传奇的地方。

她遇事有决断,机敏果敢

一个温柔体贴,饱读诗书的女子,从一件事情中表现出侠士的风范。

这件事情得从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说起。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病重的时候,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病榻前就传来他的门生李之仪口授遗表,让李之仪笔录,并呈报给皇帝。

范纯仁去世后,李之仪又写了一篇《范纯仁传》歌颂范纯仁生前行迹及其功德。

可是当时范纯仁长子范正平曾因事得罪了权臣蔡京,于是蔡京掌权时,就说范正平杜撰了父亲的遗表,又说李之仪所叙述的一些事情也是虚妄。于是范正平、范克明和李之仪都被下狱。

胡文柔听说范纯仁生前曾经亲手写过一份表文,寄存在他亲家家里,如果能够拿到这份表文,就表明丈夫等人并未杜撰。

胡文柔一个弱女子可能没有能力惊动范纯仁的亲家,也可能是有其他原因,反正最后文柔选择了花重金买通其家佣人,然后把这份表文“偷”了出来。

胡文柔提供的这个证据惊动了朝廷,虽未完全为李之仪脱罪,但有力地回击了诬陷之词。

后来李之仪出狱后被贬太平,即现在安徽的当涂,胡文柔相随。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可是就像王弗早早离开苏轼一样,胡文柔也先李之仪而离开人世,和她一起先后去世的还有他们的一儿一女。

李之仪在《与祝提举无党启》一文写到:到了当涂后,可以说是祸不单行,第一年儿媳妇去世;第二年整个夏天自己都在生病,差点死去;第三年妻子胡文柔去世,子女也相继离世;第四年年初,则浑身长满癣疮,不久又患寒疾。

胡文柔去世时,李之仪已经57岁,至此,晚年的李之仪可谓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另一个女子的出现让他的人生柳暗花明。

这个奇女子叫杨姝,是当涂的一名当红歌妓。


  好事近·太平州小妓杨姝弹琴送酒


    (宋)黄庭坚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1101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词人黄庭坚来太平州任太守,听杨姝弹琴,写下了这首《好事近·太平州小妓杨姝弹琴送酒》盛赞杨姝琴艺。

就是这位杨姝在自己青春年少时遇到了“丧偶无嗣,老益无聊”的李之仪。

姑溪河畔,杨姝为李之仪弹唱古曲《履霜操》。《履霜操》暗含伯奇无罪却被父亲放逐的故事,后来也指忠良被小人谗害而被贬。李之仪听曲伤怀,想起黄庭坚也和他一样因政见不同被贬到当涂,就激动地以黄庭坚赠给杨姝的《好事近》韵脚和了一首词:

好事近


李之仪


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别有恼人深处,在懵腾双睫。    七弦虽妙不须弹,惟愿醉颊香。只愁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

至此两人开始频繁以琴诗互动,逐渐发展为互相欣赏,最后李之仪纳杨姝为妾。

大观四年李之仪写的《李氏归葬记》,说自己有幼子尧光四岁,尧光即生于大观元年(1007),那时李之仪已经将近60岁,几年后杨姝还为他生了两个女儿。

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并没有阻挡他们恩爱有加,期间李之仪为杨姝写下了大量诗文。杨姝的出现抚平了李之仪的身心创伤,也为他带来一点麻烦。

李之仪在新党垮台后,得以平反并官复原职。因逢朝廷恩典,他的儿子李尧光也得到了荫封。可是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等到蔡京再掌权时,又有政敌诬告说:李尧光并非他和杨姝的孩子,他们冒领了朝廷的恩赐。杨姝被处罚,李之仪再度贬官。

面对再贬李之仪没有太多的伤心,可能这么多年起起伏伏已经让诗人看淡了名与利,他在此时写下了《浣溪沙·为杨姝作》:

玉室金堂不动尘。林梢绿遍已无春。清和佳思一番新。


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月边人。何妨沉醉到黄昏。

可见,官职再降但他们的感情似乎并未降温,之后杨姝一直陪在李之仪左右,直至1127年80岁的李之仪去世。

可能因为有幸得以娶得这样两位妻妾,李之仪虽然历经宦海浮沉,但依然能够从容,写下了大量的词作。这些词作中尤以爱情诗见长,这类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胜于其他类词作。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韩华所著《李之仪及其诗词创作研究》一书对李之仪的词进行分类和统计。如下:

《李之仪及其诗词创作》一书统计

李之仪的爱情词集多家的风格,写出自己的特色,为其在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慢词取柳永“铺叙展衍”的特点又不失委婉含蓄。

如《玉蝴蝶》一词:

坐久灯花开尽,暗惊风叶,初报霜寒。冉冉年华催暮,颜色非丹。搅回肠、蛩吟似织,留恨意、月彩如摊。惨无欢。篆烟萦素,空转雕盘。


何难。别来几日,信沉鱼鸟,情满关山。耳边依约,常记巧语绵蛮。聚愁窠、蜂房未密,倾泪眼、海水犹悭。奄更阑。渐移银汉,低泛帘颜。

描绘了主人公在深夜思情百转的情景,写得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用铺叙的手法把一段相思之情写得缠绵悱恻。不过,毛晋、“四库”提要都认为李之仪的小令更具特色。

他的小令(此处小令,按照王力先生所定62字以内为准)汲取民歌特点,通俗而又不失韵味。

如开篇所引用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有民歌的回旋往复和真率动人,也融入了文人创作的技巧,使得词作呈现出一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

另外如他的一首《西江月》

念念欲归未得,迢迢此去何求。都缘一点在心头。忘了霜朝雪后。


要见有时有梦,相思无处无愁。小窗若得再绸缪。应记如今时候。

“要见有时有梦,相思无处无愁”,同样汲取民歌特点,捕捉了相思情人细腻的心思,颇似口语,传达出相思之苦。

另外,他的爱情诗多写相思,而写相思常用“对写”手法。

所谓“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诗人或者抒情主人公思乡或者怀人,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将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李之仪的爱情诗中常常会出现女子形象,诗人心思细腻,用心体察,善于捕捉女孩子的心理,写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效果。如他的一首《江城子》,该词本来写自己思念远方的人,但是他想象爱人“应为我,首如蓬”,从对方着笔,让诗歌的情感丰富而浓烈。

李之仪生性磊落,多才多情,这为他赢得多位女神的垂青;而与妻妾相处的时间又给他提供了创作灵感,得以写下传世的名作。


参考资料:韩华著《李之仪及其诗词创作研究》一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但愿君心似我心|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两位“网红”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