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很多人的一个不眠之夜

本征文活动链接:【战疫日记】征文活动公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月6日到2月7日凌晨,不知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多少人无眠?因一位“普通”的武汉医生。

2月6日晚,我写完日更文,刷了一下朋友圈。居然被一条消息刷屏了,李文亮医生去世。大家都在表达着哀思与嘶喊。

有不少人说希望这个消息是谣言。

而后,又有人发消息,说还在抢救中。

于是,又有很多人为李医生祈祷。希望他能挺过来。我也默默地为他祈福。

可是,最后还是得到了一个不想要的消息。有一张图看了令人心碎。原来,有些痛不用言语便能传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整夜,我都在刷朋友圈。希望看到官方出来辟谣,希望奇迹能出现。

上午读到无戒老师写的疫情小说,真希望如文字中的场景,只存在于文字。

可是,这不是文字里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没了,永远地离开了……

死亡的数目又将添上一个。

有所不同的是,这是这么多天里,那几百个人的死亡数字里,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

也许他本人也不知道,他与这么多人息息相关。有这么多人一起为他点起蜡烛。

世界真的很小,我们都会因某种机缘被链接。

兴许,我们很多人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只是平时表现方式各异,而此刻,此情此景,让大家有了一个相同的出口。

武汉疫情后,我师父持续发声。有些文字被封,但他仍发声。

他在《这个残缺的世界,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沉默,而变得更美好》一文中说:

我可以沉默,但我知道,这个残缺的世界,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沉默,而变得更美好。
所以,我选择了继续言说,虽然这残缺的世界,可能也不会因为我的言说而变得更美好。
今天是2月4日,立春。在昨天的文章里我说,这是一个被口罩“封印”的春节。但是,我相信,再厉害的“口罩”,也封印不了即将到来的春天。

看到师父的文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时点个在看,有时赞赏一下,有时只是默默地转发。

兴许,我们都能有所言语。哪怕常常要闪烁其辞,文字才能存活得久一些,才有传播的可能。

但这不是我们不发声的理由。

正因为有众多普通人的发声,我才渐渐地了解了这位普通而又特別的医生。知道了他曾经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知道了他是疫情的“吹哨人”。哨声却没传多远就被当谣言,被训诫。尽管他有一个医生的敏感性,声音却如此微弱,刚发出就被压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想到了另一个人的发声——钟南山院士。当他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时,大家便行动了起来。官员也不再想方设法去避谣、遮掩,而是引导大众积极防疫。

因为钟南山院士的声音有足够的穿透力。他的专业,他的声望已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跟2003年那场非典战疫时,他的付出,他的持续发声离不开。也跟他平时积累的专业能力分不开。

要想自己的话语有份量,就要让自己足够专业,让自己能力超强

如果李文亮医生这次能挺过来,相信他以后的声音也会更有份量。可惜,亿万人的呼声没能留住他。他再也发不出声了……

一个健康的身体多么重要啊。只有健康的身体,你才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承受更多该承受的东西。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昨天接到通知:元宵节期间一律暂停各类集市、灯会、庙会、祭祖、宗亲聚会等各类民间群体性活动。

此时耳边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民间活动被取消,但大家各自的活动一定还不少。

希望这段时间大家的聚会少一点,再少一点;希望不幸染病的人能得到有效救治,早点痊愈;希望安康的人能继续安康……

希望,这样的不眠之夜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张文质老师也是那个不眠之夜很多人中的一人。不知那晚他有了怎样的思考?我想他的视角一定与别人不同吧。

刚接到消息,他在正月十六要开一节公益课“活着就是幸福与希望—— 2020年,张文质送给父母们的第一堂课 ”

不知是否与那夜的思考有关?

春天总会来的,但有人却看不见了,因为他们的身体已被侵袭,被迫罢工。但愿他们的付出会被看见,他们的牺牲有些价值。但愿我们都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吸取一些教训,让事故不再发生。

元宵节可以不聚,不闹。愿疫情过后,我们都仍活着。那时,我们再闹一个通宵可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疫日记】很多人的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