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书灵院第一年第三十七次课(整体观)

        今天是本学期最后一节课,老师通过案例带领大家进一步体会整体观对感悟身体,了解疾病的重要性。

        一个人心脏搏动有力,并不代表他身体好。从整体观考察,如果他血管系统都好,而且其他脏器接受血液的能力也可以,才表明他的整体身体状况是好的。如果他局部有问题,有薄弱的地方,那么这些薄弱的地方就可能会出血,因为最弱的脏腑接受不了心脏搏动太有力的那个动力,比如如果他有胃溃疡或者胃出过血,就会在胃部留下过疤痕,而且他有这种胃溃疡的病史,如果换了一个年轻人的心脏,心脏搏动特别有力,手术很成功,也没有出现排斥,但是他也有可能因为搏动太强劲导致胃出血。冬泳和常做心肺活动的老年人,通常会红光满面,因为他们的心肺功能很强劲,还有的老人喜欢通过撞树,撞墙来锻炼身体,他们通常不容易感冒,因为撞树,使气血人为的调动到体表了,他们显得很年轻,气色也很好,斑也少,但是他们这样容易出现脑出血,脑溢血或者其他的重大疾病。为什么呢?因为脑部是供血最不足的地方,心脏活动有力,内部供血不足,而脑部就会更加的不足,所以导致脑溢血。女人过了35岁,男人过了42岁,身体就会逐渐衰退,所以只有局部好是没有用的,因为单纯执着的吃某些东西来补养局部,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我们应从整体观来看,人体是一个平衡,不追求某个脏腑特别强,比如吃一个补品,会连带出现了某个问题,我们应该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使身体整体的协调,把气血从强的地方引到身体弱的地方,均衡性的衰老。

        举个例子,小孩脾胃不好,小孩一般都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胃弱,脾气大,肝气会较明显,这也是木克土,所以对孩子,平常的约束要少一些,少一些压制,疏解顺一些,这样孩子的脾胃就会提升,肝气就会下降,而且脾胃不好的孩子,舌头会很尖,也表明他压力大,这需要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少一些约束,减少压力。

        我们如果生病,应该三分治七分养,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反思,多调整。我们通过学习,对疾病的看法要转变,要多维度,多角度的去看问题。七分回到生活中,不要针对局部,一旦针对了局部就背离了整体观。局部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是聚焦,进而导致焦虑。我们的身体如果有长期重度问题,或长期的堵塞或局部被牵制的特别厉害,被传统学术调理后,总有一天会发起N场战争,发动前,我们要知道身体的一个智慧是如果他打不过的话,就不会打仗。而有的人感知会下降,身体会求和,就会长肿瘤。身体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好转反应)最早出现在《尚书》中,书中说“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即身体不出现昏迷,昏倒,很想睡觉,眩晕,天旋地转,脑子不舒服,很重的疾病,不会痊愈。局部治疗特别容易掩盖问题,比如头晕,瞑眩反应,一般治疗导致头晕内部问题没有解决,单纯吃点药解决了头晕,但实际上可能虽然头不晕了,但是进一步引申出了心脏的问题。

        传统学术的六穴,既有驱邪,又有容邪,容邪就是看得见,很多问题能以表象展示出来,这也是传统阴阳的智慧,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身体有一个窗口,能让我们看到问题,同时也有对应的机制,这样比较好。

      今天的书灵观点:整体观念,就是你存在于这个环境之中,你的能力要体现在除了自身能够修养的好,你还能让你周边的环境也变好,那你的命就改变了。

        接下来大家都谈了一下自己这一年对整体观的认识和感受。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8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12月29日 书灵院第一年第三十七次课(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