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再啃三年老,可耻吗?

图片发自App

      一提到“啃老”,往往会招来骂声一片。“啃老”确实与我们主流价值观相悖。但事物不是绝对的,不同的情况要不同地对待。在讨论是否应该“啃老”之前,请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

      刚毕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领微薄薪水,要租房、吃饭,又要储蓄,于是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久而久之,把自己的人缘缩到只剩桌子及计算机,变成了宅男宅女。在连生存都是问题的情况下,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谈梦想”。

      是啊,梦想在哪里呢?


      父母对子女的投资培养,起码要持续到孩子出社会三年以后?

      “你的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理学家王浩威在《晚熟时代》一书中指出:年轻人在刚从校园毕业后步入社会的前几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为了避免成为宅男宅女,为了拓展对工作有帮助的人脉关系,为了看到更大更广的世界,在月收入没有达到城市平均收入水平之前,除了留点必要应急的钱,也不要勉强自己节衣缩食地储蓄——因为即使是储蓄,工资那么少,也存不了太多钱,反而倒缩小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在几乎能决定一生高度的20—30岁的黄金年龄里,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会。

      其实刚毕业的前几年,我们都一样,收入低,没有多余的钱花在社交上,导致变宅男宅女,越来越孤单;买不起房,结不起婚。

      王浩威把这种现象称为“晚熟时代”。晚熟不是指生理上,也不是指心理上,而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在当今的高度竞争化社会里,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教育,才能胜任许多技术性或专业性的工作。大学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成了必要,成为独立成年人的年龄自然也就延缓了。

      在这个“晚熟时代”,要想超越同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那就是:不仅要在学校中学习,还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在社交中学习。尽快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思考梦想与未来。

      “晚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也是全世界都在面对的问题。日本社会的低生育率、低结婚率;欧美社会的游戏化、虚拟化,这些都是一代人的整体特点,年轻人也在努力着去理解其自身。晚熟的一代不再接受前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既面临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又需要适应着时代的快速进步。


      你有手有脚,凭什么啃老?

      “啃老”这个词一被提到,几乎就是不可饶恕的。

      一种“啃老”是在刚毕业后,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上的积累,而不得不接受父母的“资助”,用于生活、进修、拓展人脉等,以求在社会中立足。

        而另一种,则是“完全的啃老”,是对走入社会感到恐惧,拒绝去工作。因为他们过于敏感,而嗅到了太多成年带来的压力。

      年轻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计划,但父母和周边的人,通常不会理解。出于关心,身边的亲友和家人都不知不觉给了年轻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压力。

        另一种压力则是来自每个年轻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和不知道的事物,都会有一种深层恐惧,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而对于这种情形,年轻人必须有足够的理性分析和感性的自信,才可能继续走下去。

      那究竟怎样,我们才能从心理上不再拒绝长大呢?

      首先你要明白,并不是你选择了逃避,问题就会消失。

      然后,想清楚你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当你不能识别你所恐惧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试着抓住那些害怕的感觉,将你害怕的东西具体化,这样才能一个一个地解决它们。

      最后你也要知道,人的一生还是要为自己而活,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哪怕是对于“必须结婚生子”这件事来说。

      而成年人的世界,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不是充满了苦难和压抑,而是充满了未成年人体会不到的快乐。比如,能够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而不是再任由家长摆布;可以和自己在意的人相处,并真心地让对方快乐;可以以更广阔的视野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可以通过在工作上的业绩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只有当你走出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的世界时,才能感受到这些真实的快乐。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晚熟的时代来临了。

      心理学家王浩威老师之所以强调“晚熟时代”,而不是“晚熟的现代人”,是因为“晚熟”并不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优秀、不努力了,而是社会发展节奏变快了,对年轻人成熟、独当一面所需要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年轻人迈入独立成人的年龄自然也就延缓了,需要更多时间去进行自我探索。

      面对“住房、医疗、教育”这新的“三座大山”,年轻人开始变得缺乏安全感,恐惧独立,不想过早结婚生子,依赖心强,希望随时可以有人帮忙来满足他们的任何需求……即使赚了很多钱,也不等于真的实现了心智成熟。

      当你不再被时间拖着前行,而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时,好的人生就此来临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后再啃三年老,可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