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联,即上下联出自同一诗词作品,两句正好对偶,自然成联。
上联:日落沧江静
下联:云散远山空
上下联对句出自隋炀帝杨广《夏日临江诗》的诗句。此诗当作于杨广在江都度过的,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夏季——大业十三年(617年)之夏。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曾参加渡江平陈之战,后曾任扬州总管,即位后又三次游幸江都(其中第一次未在江都度夏),他临江赏景的机会很多。但在三次到江都之前,不论是其父杨坚(隋文帝)在位时,还是自己当皇帝后,国内都比较安定,尚未酿成大乱。比如,直到第二次幸江都时,他还有兴致在扬子津(扬州、镇江之间长江中)大宴群臣,并有力量北上涿郡,攻打高丽(见《隋书·炀帝纪》,《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在那样的情况下,杨广是不会“怅望”的。而第三次到江都就不同了,史称他“见天下危乱,意亦扰扰不自安。退朝幅巾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台馆,非夜不止。汲汲顾景,唯恐不足。”(《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杨广甚至“自知必及于难,常以罂贮毒药自随。”(同上)这里所说的“汲汲顾景,唯恐不足”,正是诗中“有余兴”的体现,而唯其“自知必及于难”,才会发出“情不终”的忧叹。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原文】
《夏日临江诗》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隋】杨广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馀兴,怅望情不终。
【译文】
修竹荫蔽着江边的平地,长大的枫树耸立在高岸上。
太阳下山江面平静,云霞散去远山更显得雄浑广阔。
鹭鸶飞翔,林外闪过一片洁白,莲花开放,水面漾着一派娇红。
我闲游的兴致正高,却又怅恨这种乐趣不能长久。
【注释】
1.潭:此处读作xún,义为水边地。
2.空:广阔。
3.逍遥:安闲自得的样子。余兴:未尽之兴。
4.怅望:失意、怨恨。情:趣味。终:长久。
【赏析】
《夏日临江诗》是隋代隋炀帝杨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三联以烘托、反衬、点染等手段,富有层次多角度地写出夏日滨江之地秀丽、宁静的景色;尾联则抒发了作者内心惆怅的情绪。诗中以乐景写哀情,使诗人的怅惘之情显得更加深沉。在诗的艺术形式上,颈、颔两联工对的运用,已和唐人的五律无异,显示出从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的轨迹。
这是一首不甚成熟的五律,它的不甚成熟主要在于声律即平仄方面。而在文字技巧上,如对仗,则已经与成熟的唐人五律无异了。全诗着意写恬静的客观景物,写景在诗中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诗人对不同的景观,运用不同的艺术方法,去描绘其不同的特点,使得各个景物画面以及各画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多彩。而写景,写景物的恬静,又是为了反衬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竹树森茂、生机勃勃的江滨夏景。出句写修竹荫蔽的江边平地,对句写长大的枫树耸立在高岸上。诗人把一低平、一高峭两种景观摄入一联,具有错落美。一个“坐”字,使静立的长枫带上了动感和生命力。
颔联二句分别按照从天空到地面的顺序,写出了两组景观,两组景观又共同构成一幅广阔的画面。“日落”和“云散”给人以虚旷飘逸之感,在它们的映衬下,“沧江”和“远山”愈显得沉实高远。“静”字从声响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日落之际的江面。静,既写江流平稳得犹如静止,悄无音响,又表明江面上帆橹稀落,而这种景象又只有在宽阔的江面才会出现。“空”,用来写山的多与大。整个诗句描绘了云霞散尽,远山望去更加雄浑苍莽的景色。这一联所写的景物,富有立体感,空间广阔,景与景之间虚实相济,动静相资。
颈联所写的景物本身,具有动作感强和色彩鲜明的特点,如“飞”和“开”,“白”和“红”。在艺术处理上,诗人运用一种把特写镜头置于广阔背景中的方法,写出了林外白鹭、水上红莲,画面简洁而丰富,宽阔而集中,层次分明,诗意盎然。图画美妙,境界明快而富有诗意。
尾联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诗人闲游的兴致正高,却又怅恨这种乐趣不能长久。这股“怅望”的愁思,在前面所写那些美好景致的反衬下,愈加显得抑郁难排。而诗人心中因“怅望”而生的不平静,也在前面所写那些景物的幽静气氛烘托下更强烈地反映出来。杨广一生嗜游如狂,荒淫无度。但在被他的暴政所激起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反抗下,他的统治地位亦即保障他纵欲的条件发生了无情的恶变。这就是他之所以“怅望情不终”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首诗写得很美,艺术上是成功的,尤其是写景,屡见佳处。一联之中、一句之中,不同的景物之间,或烘托、或反衬,自然和谐,各得其妙。景为情的服务,情与景的交融,也是诗的成功之处。
备注:
1)图片来自网络,有异必删;
2)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