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矿泉水的孩子VS弹钢琴的孩子

晚上围着松雅湖去跑步,夏天热,出汗多,跑着跑着口渴得很,刚刚走近自动售卖机准备扫码买水,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小孩冲过来拦在前面。

“哥哥,买水不?”(叫的可甜)

“多少钱一瓶?”

“3块!”(旁边的自动售卖机一样的价格)

“有人卖两块啊,就两块吧。”(真有卖两块的,上次我杀价了一个幼儿园没毕业的,看情况,价格不稳定的)

“3块,没得少。”

“算了,3块就3块。”

“谢谢,谢谢!”

这中间有个人情胁迫!~

(我一个成人,他一小毛孩,热情的跑过来问我买不买水,若是我不喝这杯敬水,中国人的文化里叫做以大欺小,有失体统...)

他麻利的掏出二维码,让我付款。

“哥哥,付完了给我看一下,我没带手机。”(什么没带手机,钱是付给他家长的)

现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都这么早熟吗?人情练达,我成人都自愧不如…

爸妈教得好!

回家打开朋友圈,嫂子发来一个状态,孩子不愿意练钢琴,教育过程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

灵光一闪,我有一个直觉上的认知:弹钢琴和卖矿泉水不会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

为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直觉?

我冷静下来仔细一想,行为都是孩子的,但背后都是父母的意志和教育。

卖矿泉水孩子的父母与弹钢琴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不一样?

底层思维逻辑不一样。

卖矿泉水,是一种实用主义,生存实践,从小就教孩子如何获得生存,硬技能。

弹钢琴,是一种艺术审美追求,追求快乐与自我实现,软实力。

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在马斯洛需求模型中是完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需求。

父母在教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了下一代。

突然我内心一紧,我传递了什么给孩子,想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年初给还在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报了一个英语班,一万多。

第二件,年初我办健身卡,客户经理建议我办亲子卡,多500块,孩子可以过来游泳。

当时没办,到了夏天来了,孩子要游泳,又办上了,其实当时就是心疼500块,觉得游不了几次。

一万多的英语班都报了,为什么五百块的游泳卡犹豫了?

因为在家长意识中,英语是实用技能,游泳是娱乐。

父母传递给我的价值观,首要第一位就是生存,而不是快乐,我逐渐改变了这种观念,以至于我的孩子可以去追求一些快乐的事情。

终于明白我妈为什么骂我败家子了,花大价钱带孩子出去旅游是与生存无关的。

魔咒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因为第一代富了之后,会逐渐的瓦解掉以生存为目的的价值观,转换成为追求快乐的人生,那不就变成了败家了吗?

在现在的中国,甚少有传承几百年的富裕家族,但是欧洲非常多,中国人的钱大多是新钱,欧洲很多家族的财富很古老。

传承几百年的财富家族,如何对下一代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呢?

价值观传承,所有繁荣兴旺的大家族,都注重将一种好的价值观传承给后人,价值观传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财富的传承。

保持价值挂观“不变质”,延续第一代创富者的吃苦耐劳精神。

当然,有也一些体制上的处理方式。家族会将家族的财富装进信托,交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打理,若是后代没有表现的足够优秀,这些财富将于他们无缘,后代对家族财富的支配比例受到严格的限制,这种运作方式的机构在欧美相对比较成熟。

当然,说这些扯远了。

肯定有人要问,到底是支持生存实用还是追求快乐?

根据不同的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策略不同。

生存导向在富裕的家庭中,必要性会降低,但是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谨慎的价值观管理,防止下一代的腐化和堕落,败家子确实不少滴,不用多说。

在相对仍然处于生存线上的家庭,适当的放开一些实用性,让孩子体验追求快乐,有易于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穷人家的孩子,整日为生存,甚少获得半刻的停歇与享受,人性上将不完整,不利于适应激变的时代。

所以...

卖矿泉水孩子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钢琴。

弹钢琴孩子的家长,可以让他去卖卖矿泉水。

真的可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矿泉水的孩子VS弹钢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