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一)

        王剑冰选编的《2009中国年度散文》收七十位作家散文作品,百分之九十仍是老面孔。秋阳临窗,展读范曾先生《神话的破灭》,忽而想到范曾先生那些年在绘画界尤其是散文界也是一个神话,奇峰突起,睥睨文坛。然而读多了,腻了,总感觉有点一蟹不如一蟹。比如谈金融风暴的这篇,就觉得有点捉襟见肘了,先声夺人或为故作高深,旁征博引疑似掉书袋,设喻取譬难免弄巧反拙。看来谁都有江郎才尽的时候,谁都不可能是全才,谈政治经济学恐怕非先生所长。

        李存葆《文成山水随想》整体看似平淡无奇,局部看或有惊喜,比如写未见到的七彩山鸡、白鹇、穿山甲、娃娃鱼、短尾猴的那一连串排比兼拟人,写合欢瀑、流川瀑、玉带瀑那个小型瀑布“博览会”,还有结尾的那一串骈散相间的句子。这正如文成的山水,名不见经传,但走进去却是风光无限。

        贾平凹《从棣花到西安》三百里,父亲步行得走七天,后来有了沙土路,再后来是柏油路,再后来通了铁路,有了高速公路,通过路的变化写山里的变化,农村的变化,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时不时来两句幽默。我是一鼓作气一口气读完的,我想作者该是风风火火一口气写完的吧。

        余秋雨《门孔》给我的印象就是谢晋那个弱智的儿子阿三,一天到晚都在贴着门孔张望,等待他父亲的归来,以至连眉毛都磨没了。这次重读,方记起这里还有一个谢晋的“门孔”,这个门孔是无形的,谢晋通过他的门孔张望世界,又通过他的独特的电影语言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沉甸甸的。然而那个每天在门孔后张望的儿子先他而去了,他那唯一的头脑清醒的儿子也先他而去了,谢晋在应邀回故乡参加纪念活动时忽然在故乡的一个客栈溘然长逝,而他的另一个同样是弱智的儿子阿四,每天还在家等着帮他接包递鞋呢。而作者写他的朋友谢晋,也是从他自己的门孔观察,故而聚焦于一点,一点而窥全豹,然后驾轻就熟,倾注深情于笔端,以散文的语言给他的朋友谢晋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雕像。

        朱增泉《两汉鬻爵考略》用大量史实和数据对文景之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肇始于西汉的卖官鬻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鉴古思今,意味深长。

        韩小蕙《澳门的心》就是澳门人的心,澳门人的平常心,本文选取记者交流会、大三巴牌坊、博物馆、蛋挞和手信五组材料,精心构思,突出其里外透明和朴实纯正的特点。

        石英《国粹京剧》篇幅不长,容量不小,两百年间京剧的大致发展脉络基本清晰,一代代名角及流派也基本上点到了。观点也中肯,对传统京剧的式微不必“杞人忧天”,对京剧发展中的某些看不惯的现象要“包容”。

(摘自2021.10.22.~10.24.日记)(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9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