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浪》,再来《非浪》,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日前,b站发布的《后浪》在网上大火,刷屏了各位的朋友圈。这不,朱一旦的《非浪》也登上了热搜。

其实我挺佩服朱一旦,在一片叫好的情况下,光速出了这样一段视频来嘲讽B站。如果没有反对的声音,那么其实夸赞也毫无意义。

熟悉朱一旦的观众都知道,朱一旦团队的拍摄手法,就是极致模仿现实,却又荒诞的夸张讽刺现实。开篇一样,布景一样,演讲的主体都一样,何冰、朱一旦,都是事业有成的“前浪”。不过不同的是,朱一旦的《非浪》送给了“新员工”,朱一旦代表资本家们;B站的《后浪》送给了“新一代”,何冰代表“前浪”。

在朱一旦宇宙中,朱一旦的员工都是被朱一旦“剥削”的,被朱一旦“玩弄”后无可奈何的,被朱一旦“施舍”后感激涕零的,在资本的裹挟下无可奈何的年轻人。这些人的范围相比于《后浪》说的“新一代”要窄的多,相比于《后浪》是在青年节代表新青年给前浪的一份答卷,《非浪》是资本家面对即将被剥削劳工的洗脑演讲。

也就是说,尽管《非浪》的形式和台词都是“致敬”《后浪》的,但《非浪》没有正面讽刺和否定《后浪》,仅仅是借用相同的形式,讲述了另一个故事。这给《非浪》奠定了嘲弄的基调,也为这次危险的“致敬”保留了回旋的余地。

最后说说《非浪》的起名。字面意思,《非浪》是建设非洲的后浪,也很切合演讲的题目。但如果结合《后浪》,这个题目就更加值得玩味。

朱一旦集团的员工,不全是去建设非洲的被剥削者;同理在《后浪》中光鲜亮丽的中国青年,也不是全部的中国青年。团队的表达不言而喻:《后浪》不代表所有的青年,那些过得没那么轻松快乐物质富足的青年,成了真正的“非浪”。如果《后浪》定义了中国青年,那么毫无疑问一大批人会被“后浪”开除,成为“非浪”。

并不是说《后浪》拍得一无是处,也不是说《非浪》就真的多优秀。《后浪》的确是一部精美的广告,给大家展示了哔哩哔哩百大up主的风采,它确实没有那么高的现实意义。它也只是一部精美的广告。《非浪》用调侃的方式自嘲了现代很多年轻人的困境和迷茫,但生活却永远是充满了希望的,只有努力才能摆脱被发往非洲的命运。而哔哩哔哩的百大up主是生来就是这样吗?也并不是。他们可能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后浪》,再来《非浪》,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