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现在的孩子怎么办?

图片发自App


周一,九年级晚自习。

说实话,我真不理解现在孩子的行为。面对着中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他们居然还是那样波澜不惊,浑浑噩噩,甚至,盼望着中考早点到来,他们好脱离在校学习的日子,可以疯狂玩手机,疯狂打游戏,疯狂睡懒觉,疯狂吃美食。

我知道,他们一直在盼望这一天的早点到来。而从不问问自己:“面对中考,我准备好了吗?”

老师们兢兢业业,唯恐漏掉了什么知识点,唯恐哪方面强调不够,唯恐该讲地讲得还不够到位。于是,他们没日没夜得埋头于备课,埋头于研究考点,埋头于哪个学生还需要谈话……

可是,学生领情吗?

答案,估计你也能猜出来。是的,他们不领情,所以,在每一个九年级课堂上,都能看到这样的一幕,老师口若悬河、扯着嗓子、累得口干舌燥讲课,学生昏昏欲睡,还有的跟同学说点小话,开点小差,疯疯乱乱。

所以,老教师们提到现在的学生常常气愤难平,但又无计可施;年轻老师们,刚入职场就看到这样的一幕,都觉得自己选错了职业:让现在的孩子学习太难了!

是呀,老师能怎么办呢?

现在的孩子说不得,训不得。罚站都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加上,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一大帮人都护着呢,你当老师的人微言轻,又能敢怎么样呢?稍不留神,家长来揍你,媒体报道你,主管部门处理你。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教师群体里的败类。赔礼道歉、行政处理、开除公职等等一大帮处理意见,让你颜面扫地,无颜见人。

你还敢让这些“国家的栋梁”学习吗?

难怪有人感叹,如此“保护”我们的下一代,终将会造成大乱。

西汉的宋濂,在向老师求教时“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如此的谦恭,如此饿勤奋,如此的刻苦,才让宋濂成了“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从而名垂青史。

宋代理学家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一次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等到程颐醒来发觉他们,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深,他们通身披雪,两人双足都没在雪里。

为了向老师程颐请教,居然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在门口站成了“雪人”。我在想,如果这事发生在现在,估计又成了特大新闻,老师就成了反面典型:怎么可以让学生在大雪天让站在门口,自己休息呢?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这样的事例,在今天彻底绝迹了。是呀,学生敢这样做,老师也不敢接呀?

可是,现在地孩子受到那么多优待之后,是不是就促进了他们成才了呢?好像,并不见得。

据统计数字表明,最近几年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比例占其中的70%,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呢?

当人微言轻的老师们都夹起尾巴做人,把孩子们捧上天的时候,任他们为所欲为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随笔】现在的孩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