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读书笔记3-高考后的专业选择(技术才是硬通货)

高考即将结束,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人力资源经理,此后一段时间后又将是朋友们电话咨询的高峰期。

人事圈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通常我们在家人和朋友的眼中,体现工作价值的无非在以下4个时间段:孩子考大学时,孩子在实习或就业前写简历时,孩子要找工作时,自己或孩子在公司将要出现劳动纠纷时。这4个时间段是我们有机会为家人和朋友奉献的最佳时机。被需要也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具备一定的专业价值:)

考试完,高三的孩子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家长们迅速陷入焦虑不安状态,所以特意提前读了这篇文章,并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来做分享。因为我多年仅在江浙沪一带外企混,所以一些个人经验更适应于外企。

从打工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公司的职业生涯通常可以参照下图(请原谅随手画的图不够精美):


即专业人才路线和管理路线两大类。

99%的大学毕业新人刚进公司一定是左边专业人才路线的最下层(1号位置),比如各种助理啊,初级的工程师啊,出纳和普通会计啊等等。凭着自身的努力,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年左右),才可能有机会进入管理路线的最初级阵营,即2号位置担任小组长,小领队等位置,这还要取决于公司是否正好出现基层主管的空缺或是架构调整或是公司处于上升期队伍扩大等情况。或者进入到图上的3号位置,走专业路线,上升到高一级别的工程师,或是专员等职位。如果不巧,你就会一直呆在1号位置。其实,这才是公司里人员分布的最真实状况,也就是大部分人都是基层做事人员。

由此可见,

1. 关于专业:

“如果出身普通”,没法拼爹,那么专业越与技术挂钩越容易找工作,因为这是企业里最大的一个需求群体。

比如男生经常选的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女孩子经常选的会计专业等。越是务实的专业越容易找到机会。

并且走技术路线的人很容易赢得尊重,比如我曾经面试过一位内部同事来应聘采购工程师。当时面试过程我对他印象一般,因为他一没办法将过往的工作讲清楚(理工男的通病是把值得表扬的过往成绩经常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二是全程无意识将指关节捏的啪啪响,衬着一张略黑的脸和一件极其随意的T恤衫,仿佛我们是在和街头党聊天而不是面试。但是没过多久经人推荐我找他来帮我做一个复杂文件的宏,他做的相当棒,自此我改叫他小王老师。

我不主张去学外语类的专业,除非你打算当翻译。如果你是学技术类专业,英语或其他语言很好,那将是你的加分项。如果你以后不想当翻译,除了语言,没有相应其他技能,你择业的面会比较窄。我看到的很多外语类专业的小姑娘出来都是做办公室文员或助理,等于一切重新开始。

关于金融专业,九边在书中评价严重过剩,很多街头摆小桌子办信用卡的都是金融专业。我倒是见到很多金融专业转来投简历做出纳的。

我曾在公司里安排过一位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实习,小伙子能力不错,但是这个专业并非一般公司选择的对象。据他说以后的方向是党政机关。

医学专业投入期比较长,而且这次疫情大家已经看到了,整个医务体系都很辛苦,他们是值得敬佩的群体。医生收入是不错,但是越是能力强的医生越没时间花钱。

我也不赞成选择什么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类专业。早些年很多毕业生的愿望就是做管理人员,他们以为在办公室坐着就是管理人员。管理一定是通过不断实践才具备的能力,在学校里学几门课,而且这理论知识与现实有可能是脱节的,怎么可能就领悟了管理的要领和精华呢?企业也没傻到将一个团队交给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手上。

当然,如果家里条件好,以上意见都可以忽略。

2. 关于学校,非常赞同九边的说法:“先选学校再选专业。你毕业两年后,基本没人问你哪个专业的”,谈起你的对话通常可能是:他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厉害滴。“等到你工作五年之后,几乎不会再有人关心你的专业了,你的标签是由你之前工作的单位和你的毕业学校共同组成”,所以选学校比选专业重要。很多人毕业后就开始折腾跟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或从事不对口的工作,知识全靠后来积累。

3. 关于学校所在城市:“能去大城市就去大城市”。我还想加一句是最好能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所在高等院校。

大城市的资源信息丰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当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的大学生一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无形中比外地孩子有更多涨见识和实习锻炼的机会。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信息规则比较公开透明,普通人的上升通道也容易一些。

另外,你的同学关系就是将来走出社会形成的第一批人脉。在发达地区大城市里,很多同学会留在当地就业,想想看你刚毕业就已经积累了初步的资源,不是很好吗?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欠发达地区里的小地方本质还是人情社会,盘根错节,没有关系背景很难获得成功机会。

以上三点,仅供参考。以后有机会,再来谈谈我最喜欢发言的写简历和面试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上生长读书笔记3-高考后的专业选择(技术才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