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心理学筑基班第五课随堂笔记】

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098天,2021年4月18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基固本,稳步前行。心理学“筑基班”第五课随堂笔记:

社会知觉:

对社会的整体的看法。

家长很容易拿自己以为的去衡量孩子。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单方向的沟通不叫沟通,沟通不下去。双方向的沟通才叫沟通,多次往复才能完成沟通。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看法、想法,保持好奇。难在很容易就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评价、预设,一旦用的时候就忘记了。一旦能够做到,就能沟通好。保持未知,清空自己,好奇。

影响因素:

一是经验:

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每个人在他的世界都是对的。有一种强大叫你说得对。夏虫不可履冰。如:一个树桩,厨师可以做成菜板;农民当成柴火;艺术家可以做成艺术品;园林师可做成盆景。不能卷入对方的是是非非中。生活中面临孩子,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二是需要:

每个人需要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确认知觉要动态进行,每次聊的时候都要去问对方感受怎么样,对这事怎么看,随时都在变。如:父母对孩子的爱,记得孩子喜欢吃什么,总喜欢做这道菜,我们的记忆可能会保留在那里。但是孩子可能早就改变了品味,要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真爱。

三是兴趣:

即爱好。

四是情绪:

非常影响人。有情绪的地方,事出反常必有妖。多聊有情绪的卡点,一次也许看不到什么情绪,次数多了可能就会看到。心情不同的时候,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云手:情绪出得来,道理进得去。谈话时,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情绪状态,直接涉及到对方的认知和看法。做好容器,接得住对方的情绪。不要去纠正,不要硬碰硬。如:孩子说学校是个垃圾;这个世界真黑,等,不要急于去纠正,也许孩子只是想倾诉。云手三步法:一包二退三推。先通情后达理。好奇在他的世界是怎么看的。

知觉效应:

一是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如:相对象时精心收拾自己。首因效应有时会导致固有印象。但要注意人是会有变化和改变的。要永远好奇。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二是近因效应

一直感觉挺好,有事有求于他,但他不愿干,以前的好印象没了。受近因效应影响,有可能以偏盖全。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了全部。好多年的关系会因此断了关系。注意人际沟通中的边界,不能让别人对自己产生近因效应,也尽量不要对他人产生近因效应。生米恩,斗米愁,边界很重要。咨询中的规矩,如:时间观念。不能破规矩。

三是晕轮效应

以偏盖全。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多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全面。应对方法:具体化、好奇。有时候,越是炫有可能内心有危机。咨询师要永远保持好奇。通过具体化,去打破对方的以偏盖全。让他自己意识到考虑得不全面。如:我老公不是个好东西;我妈妈不称职。。。保持好奇,具体化去聊。

四是刻板效应

如:说到上海男人怎么样怎么样、东北男人大男子主义,等等,刻板效应。当一提到,大脑中就出现的印象。自证喻言,验证自己的观点。

归因:

一是内归因:

抑郁瘂的是内旭因,攻击自己容易自己出现问题。不过利于自我觉察。不幸福的婚姻是内归因。容易对身边人内归因,家庭容易伤人。不怪你,都怪我。

二是外归因:

才瞒怨别人。幸福的婚姻都是外归因。可以对爱人有更多的外归因,但不要期待对方有更多的外归因。

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多了解当事人内在的想法。

社会动机:

一是亲和:

亲近和群。感受到更多的爱、温暖。女人、青少年喜欢亲和。有的人喜欢独往。一个的亲和起源于他跟他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关系,越和谐越亲密,就跟其他人越亲和。婴儿小时需要被满足、被照顾,哭的时候需要更多关注。亲和起源于依恋。

二是利他:

每个人天生都有助人之心,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忙、社会评价、结果等影响。也受个人人格特点和专业影响。要找人帮忙的话,什么时候更容易别人更容易帮你,心情好的时候。如果有他人在场,不容易助人,会导致责任分散。如:要找人帮忙,千万不要让他知道我们还找了别人,你没有看重他。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看重,足够的重视,你要把他当回事儿。跟孩子交流也一样,把孩子当回事。对他人心怀敬畏之心。

三是成就:

自尊=成功/抱负。

1、 目标的吸引力。

对目标感兴趣。探寻他的知觉,他在乎什么,在意什么。对他有吸引力,他才会有动力。顺势而为。聊对方能聊的话题开始,再逐渐深入,慢点介入主题。卷入越多,越容易改变。让对方更多参与和卷入。家长不可为孩子定目标,否则孩子没有动力。看到他所在乎的。

2、 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

不怕努力,怕的是努力之后没有效果。当看到努力之后有改变有希望,就会去努力。如:追求美女。一般男子不敢追,怕失败。如果觉得能实现,就会更有动力去做。咨询中:多探讨愿景,让对方看到有成功的可能。风险于成败的主观概率。

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如:每天让你计算1+1=2,人会觉得没有意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如不足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可能跳槽。

四是侵犯:

1、 目标受阻程度:

如果感觉目标能实现,可能会去做。感觉不公平,也有可能会侵犯。特别希望能公平。兄弟姐妹:同胞竞争,不患贫而患不均。

2、 侵犯后果:

如果后果很严重,可能不会侵犯。家长的侵犯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模仿,以暴制暴。

3、 情绪状态:

心情不好时,容易侵犯。千万不要跟有情绪的人发生冲突。


醉酒等。跟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关系。 

情绪:

包括内阁、自责、嫉妒等。

嫉妒:

人性的特点,不希望别人过得太好。低调,不外露。和其光,同其尘。嫉妒是一把刀。少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了解人生,不至于让自己陷入被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态度:

一是依从:他愿意接触不排斥。

二是认同:了解多了就会认同。

三是内化:浸泡式学习。

态度转变:

构成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在特定的情境下,传递者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家长要转变孩子的态度,一定要选择场合,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

传递者:传递者的可信,稳定、温暖。稳固的关系。信任度(咨询关系受信任度影响)。不求不帮。来欢迎,去不留。信任是很重要的关系。安静、保密等,营造情境,对方才会放松,才会敞开心扉。(曾子杀猪),守信。失信的家长的后患无穷,所以,别欠孩子的债。

沟通信息: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

接受者:考虑到不同人的特点。

他人:

一是沟通:

澄清、具体化,你听到了什么,怎么想的,来回反馈才能真正的沟通。两人沟通实际上六个人在沟通。孩子以为自己说明白了,家长以为自己听明白了,家长再开始说,结果说不到一块儿。即便用不上心理学的技术,但可以用心理学的原理。

二是人际:

良好人际的原则:相互性原则。单方面付出关系不可能长久。交换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都喜欢认可自己的人,欣赏自己的人。焦点把最有效的东西融在了一起。平等原则。

三是婚恋家庭:

亲和、喜欢、爱。喜欢和爱的区别:爱有更多的依恋、利他、奉献、亲密,以性为基础。喜欢受哪些影响:熟悉与邻近、相似、才能。愛情的黄金法则: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人格:真诚排第一,最让人讨厌的是虚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温暖、稳定的环境,才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爱孩子就好好地爱另外一半。

四是社会影响:

下次课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分享【心理学筑基班第五课随堂笔记】)